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28400
医疗专家跳槽:从“单飞”到“集体行动”
http://www.100md.com 2004年7月23日 《现代护理报》 2004.07.23
     最近,南京市第一医院的心胸外科专家陈振强和9名搭档,集体跳槽到江苏省中医院,引起业内人士强烈关注。因为南京医疗系统近几年虽频频出现专家跳槽,但都属于个人行为,而这次却是一次“集体行动”。

    个别医生跳槽是很正常的,2002年初,南京一家三级医院突然有三位科室主要负责人分别“单飞”跳槽到南通的一家民营医院,对医疗界震动很大;但随后,医疗界的人才流动开始越来越频繁,直至最近发生的这起“集体行动”。熟悉南京医疗市场的人都知道,心脏领域的人才竞争是南京医疗市场中最激烈的部分,而这一领域的人才竞争,正是医疗人才竞争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投资分别达9亿元、10亿元的两所民营大医院很快将在南京开诊,这必将导致医疗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的流动也会更加频繁。业内人士分析,这两家医院,肯定不会带大批医护人员“空投”南京,大量人才必然就地招兵买马,届时,医护人员大规模跳槽将是不可避免的。

    “人才流动是社会的需要。医院要发展相关科室,通过引进人才绝对是个捷径,可以不用花费过多的人力、财力去培训他们。”随同陈振强一起跳槽到江苏省中医院的主治医师张辉说:“现在医疗人才的流动已不用再通过各个部门的批准,只要有施展才能的地方,只要有认可、接受的地方,基本可以自由流动。”
, 百拇医药
    不管是个人跳槽也好,集体跳槽也罢,医疗专家跳槽的确不再是新鲜事。医疗人才频繁流动的现象,一方面说明了医疗市场竞争的繁荣,另一方面,医疗人才在流动过程中所受的束缚越来越少。

    专家跳槽为哪般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很多的综合性大医院,人才众多,强手如林,但岗位总量是有限的,内部岗位竞争已趋白热化。每个岗位正职只有一位,难免有人不满;每家医院的发展空间也是有限的,如果感觉个人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势必产生抵触情绪,进而选择跳槽。

    有关人士认为,医疗专家频繁跳槽的现象折射出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机制模式、发展空间对吸引人才的巨大诱惑力。很多人才跳槽并非是为了个人收入,能否发挥最大潜能才是首要原因。

    日前,陈振强和他的搭档已经穿上江苏省中医院的工作服,联手心内科联合义诊,一个上午仅心外科就接诊了100多位患者,不难看出陈振强的名牌效应。“我们在新单位的工作已经开始了。”他说:“关于这次跳槽的原因,外界众说纷纭,工作上的矛盾当然是部分因素,但最主要的是我想寻求一个个人能力发挥更大的空间。”
, 百拇医药
    从医20多年的陈振强,原来是南京中大医院的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1997年才跳槽至南京市第一医院。尽管他的技术和实力有目共睹,但种种原因使他的发展空间受到了很大限制,陈振强越来越不满意。与此同时,江苏省中医院加快了发展西医科室的步伐,心外科更是虚席以待。双方多次接触后,陈振强春节后最终决定:走人!到江苏省中医院开辟新天地。

    “我们都想有所作为。”一同跳槽到江苏省中医院的主治医师张辉,原来在南京第一医院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是陈振强搭档之一。“中医院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我想谁都会这么选择的。”

    从河北一家百年老医院跳槽到民营南京东南眼科医院的史副主任医师,他的经历和陈振强非常类似。“我相信自己的实力,医院也非常认可。但在科室里,我的观点得不到认同,我的方案无法实施,就是因为我是科室副主任。传统的医院体制不能体现个人价值,我无法施展手脚。”史医生对现在的岗位比较满意:“现在要好多了,不光是我,我科室的所有员工都可以直接找院长,谈观点、谈看法,只要方案确实可行,院长会立即拍板决策,省却了很多程序。我觉得,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实现个人价值。虽然家属还在河北老家,但我还是决定到南京来。”
, 百拇医药
    鉴于广东省中医院心胸外科发展势头强劲,4月下旬,江苏省中医院出资让陈振强和他的搭档到广东考察学习,医院还给陈振强辟出整整一层楼,40张床位。目前,中医院对心外科的各种投入已达1000万元。“满负荷运转的话,就目前的规模,一年五六百例手术是不成问题的。”对发展前景,陈振强充满信心。

    “中医院并没有给我允诺什么优厚的待遇,只是给了我一个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由我担任心外科主任,全权负责。我和我的搭档一样,工资奖金都没有改变,但我们很快都会成为中医院的正式职工,手续正在办。”陈振强笑着说:“我们要的并不多,只是一个发展空间而已。”

    医疗人才流动有待规范

    “一山难容二虎”,如果都是人才,医院某个科室的某些人才必然要生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如果安于现状,也就相安无事;如果急于实现自身价值,锥在囊中,必然要破囊而出。

    “十几个将军组成一个班是绝对没有战斗力的,过多的人才在一起会有屏蔽作用。”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副处长胡晓翔曾经做过医生,比较理解跳槽医生的心态:“专家跳槽并不是件坏事,至少可以避免一些人才被冷藏,减少浪费。”
, 百拇医药
    “如果每个医生都跳来跳去,那医疗系统不是大乱了?”“如果每个自认为是人才的人都来跟医院谈条件,那医院还怎么管理?”很多医院院长和卫生主管部门的人虽然一定程度上认可医疗人才的流动,但对“频繁”二字却表示出很多忧虑。

    南京一家三级医院院长说,他们医院近几年一直在从院外、市外乃至省外引进人才,壮大相关科室,做大做强医院,但无法杜绝本院的人才流失,只是进多出少而已。“有个前提,这些人对其他单位来说,可能是急需的人才,但对本院来说,肯定不是紧缺的人才,否则我们不会让他们流失的。”话是这么说,但“吃了秤砣铁了心”要走的人才,医院想留也留不住。

    不少专家表示,医疗人才频繁流动,也会带来一些弊端,不仅直接影响到原单位的正常工作和合法权益,还会导致各单位不敢在人才培养上加大投入,因为培养出来的人才说不定哪天就要跳槽,“今日是我座上宾,明日又成门前客”,就会协助其他医院成为本医院的竞争对手,得不偿失。长此以往,各家医院对人才都缺乏安全感后,就无法培养出真正的“高手”,反过来则会影响医疗技术的发展。而对于固定在一家医院就诊的患者来说,医生跳槽后,他们的诊疗势必也会受到一定影响。陈振强及其搭档的出走,对南京市第一医院的刺激并不小,据说医院将对这10位医护人员作“除名”处理。

    “如果纯粹是个人成才的,与医院两不相欠,寻求合理发展空间,那是可以理解的。”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副处长胡晓翔说:“但医疗专家跳槽也要讲‘江湖道义’。正所谓‘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特别是那些完全由医院培养出来的专家,如果再赤裸裸地跟医院谈条件、提要求,似乎就不太妥当。现在尤其是一些年轻医生,动不动就想跳槽,总指望能跳出好的岗位、好的空间,功利性太强了。”胡晓翔表示,行政部门也应该在人才流动上更好地发挥调剂、干预的作用,促使其形成有序流动。□朱旭东,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