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4年第8期
编号:10444344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35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8期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大剂量维生素C静滴,并配合中药治疗,根据正邪虚实不同分二期,急性期采用清热解毒,扶正固表,佐以滋阴养心之法,中后期以调整阴阳气血为主,佐以活血通脉,用银翘散、生脉散、甘麦大枣汤合方加减治疗。结果 本组35例中治愈14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0%。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本病疗效好,中药无毒副作用。

    关键词 心肌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复方(中药)治疗应用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4)08-0717-02

    笔者从2001年2月~2002年10月收治病毒性心肌炎患儿3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 http://www.100md.com
    诊断标准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儿科学》第5版教材,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依据为准 [1]。本组共35例患儿,男20例,女15例,2~5岁12例,6~12岁23例,病程1~5周不等,就诊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咽痛,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部分患儿伴有腹泻。心电图异常:早搏16例,窦性心动过速29例,窦性心律不齐22例,心肌劳累18例,心肌缺血16例。心肌酶谱:丁酸脱氢酶升高17例,乳酸脱氢酶升高30例,同功酶升高28例,肌酸磷酸肌酶升高29例,谷草转氨酶升高16例,肌钙蛋白升高10例。

    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西医常规给予利巴韦林,大剂量维生素C,能量合剂静滴,口服肌苷,维生素C片,中医辨证施治分为二期治疗。

    2.1 急性期 多为发病2周以内,皆因外感时邪由表入里,热伤心阴,症见发热,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且还有心悸,胸闷痛,便干尿赤,脉疾数或结代,舌尖红苔黄,治疗以清热解毒泻火为主,随症加减,同时,多应顾及热毒伤阴一面,纵然无明显伤阴的症状,也应加入适量的滋阴养心之品。处方:黄连3~6g,黄芩6~9g,板兰根10~20g,生甘草6g,银花12g,连翘12g,党参12g,五味子6g。胸闷不适,加瓜蒌皮10g,薤白10g,郁金10g;心慌不适加磁石8g,乌梅12g,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10天为1疗程。连服1~2个疗程。
, http://www.100md.com
    2.2 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病程多在1个月以上,此时多已无外邪的存在,邪去而伤正,其病变的特点是机体阴阳气血的紊乱和由此产生的痰浊,瘀血及心肾亏虚,心血亏虚等病理变化。症见心悸气短,胸闷乏力,面色白,心烦,自汗, 盗汗,舌暗红,苔白,脉细数或结代。治疗以调整阴阳气血,活血通脉为主。处方:黄芪20g,党参15g,麦冬12g,五味子6g,炙甘草10g,丹参15g,当归、白芍各10g,淮小麦10g,大枣5枚。早搏者加苦参6g,桑寄生10g,虎杖6g,偏阳虚者加桂枝、附子,心动过缓者加桃仁、红花各5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10天为1疗程,连服2~3个疗程。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2]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心电图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心电图、心肌酶明显好转。有效: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有一定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等无改善。
, http://www.100md.com
    3.2 治疗结果 35例治愈14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

    4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属中医“温病”“心悸”“怔忡”范畴。其临床症状表现各不相同,约60%~80%的病人在发病前2周左右有发热,咽痛、身痛等上感或腹泻等先驱病毒感染史。而病毒的感染与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等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所以,中医认为正气亏虚,邪毒内侵,肺卫失调,心气不足,邪毒闭阻心脉为本病发病的根本原因,病变日久,气虚运血无力,可致病情恶化。治疗以清热解毒,扶正固表,活血通脉为主,可有效地阻止病变的发展,并使其逆转。方中黄芪、党参、麦冬、当归、丹参养血活血,益气固表养阴。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可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对病毒的DNA复制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增加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调节机体免疫及细胞免疫,增加抗病毒能力。丹参能改善微循环,且有良好的强心作用,可明显改善心肌炎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提高生存质量。银花、板兰根均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麦冬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能量供应。以上诸药,相互为用,通过多方面的作用来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目前,现代医学对病毒性心肌炎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1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儿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2-263.

    2 吴瑞,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491-1497.

    作者单位:721300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医院

    (收稿日期:2004-02-14)

    (编辑罗 彬),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