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4年第8期
编号:10444395
儿科用药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8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4)08-0746-02

    药物治疗在儿科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占重要地位,不同年龄对药物的敏感性,耐受性及药物的反应各有特点。根据小儿药物动力学特点,用药时要考虑到该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及排泄等差异,实现合理用药,发挥其药物的最大疗效,减少其副作用及毒性反应,这是小儿药物治疗的重要原作者单位:417000湖南省娄底市卫生学校 则。我科自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健康教育的宗旨是教给病人及家属正确的医学知识与护理技术。

    1 指导合理用药

    1.1 抗生素类 目前儿童抗生素类药物在口感、香型上均迎合儿童口味,使小儿与家长易于接受。在临床上,我们应使家长明确抗生素是一类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它对于除细菌感染以外的其他病变,疗效甚微。(1)指导家长了解抗生素的抗菌谱与适应证,不能认为是炎症均可用任何抗生素治疗,而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用药;(2)使家长明确并非多用及早用抗生素即能加快疾病的恢复,更不能拿成人标准来对待小儿,而应诊断明确后用药;(3)由于小儿生长发育存在个体差异及用药目的不同,药物剂量不应完全遵循说明书,应在医生指导下具体应用。
, 百拇医药
    1.2 退热类 (1)让家长明确发热是机体的一种正常防御机制,指出滥用退热剂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相反会掩盖病情,延误诊断;(2)指导家长正确运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浴,酒精擦浴,额部冷敷等,多补充水分,利于毒素排出,新生儿体表面积大,血流丰富,易于散热,宜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而不宜用退热剂;(3)向家长介绍不同退热剂的适用年龄、剂量、使用间隔时间与给药途径;(4)指导家长掌握给药指征,一般肛温低于39℃,建议最好不用退热剂,可给予物理降温,同时密切观察神志、面色、生命体征变化,如体温继续上升或出现寒战等症状,可适当使用退热剂,但针对有惊厥史的患儿应提早用药,以防再度发生惊厥。

    1.3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类 虽然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但过量长期服用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如维生素过量服用可引起持续血钙过高和钙盐沉积在各组织器官中,患儿多在用药后1~3个月出现,最早的症状有食欲减退、烦躁、精神不振、嗜睡、腹泻或便秘,以后夜尿多,可有脱水和酸中毒,严重者出现精神抑郁,昏迷惊厥、肾衰竭等,因此,应正确指导病人家长用药:(1)正确评估小儿的营养状况,有无缺铁、缺钙等营养缺乏,必要时可给予化验来确定; (2)介绍人体必需元素的日常需求量和富含此类营养的食物,指导家属饮食多样化,合理调配;(3)介绍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使家长在用药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以便及时反馈,调整用药,达到最佳治疗效果;(4)向家长介绍服用时的注意事项,如钙剂不宜与牛奶同服,铁剂宜与VitC等酸性物质同服增加其吸收,VitD等脂溶维生素宜与脂类同服利于吸收。
, 百拇医药
    1.4 微生态制剂类 乳酸杆菌等活菌类药物应选用温开水送服,在与抗生素配伍时不得同服,以免抗生素等药物将活菌杀死或抑制而降低药效。

    2 家庭备药指导

    2.1 一般药物须放置阴凉、干燥,小儿不易取到之处,如遇光容易变质或潮解的药物,应装在有色密闭瓶中。

    2.2 成人与小儿类用药应分别放置。

    2.3 外用药与内服药应分别放置。

    2.4 注意备药数量不宜过多,以免过期变质。

    3 抗药心理护理

    3.1 小儿对有味道如酸、苦涩等药物不愿服用,应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他(她),配合家长让其把药服下。

    3.2 如长期服用激素的副作用是向心性肥胖或化疗药物引起的脱发等,影响患儿的形象,而发生拒药心理,给患儿耐心解释药物停止使用后会恢复其原状。

    作者单位:417000湖南省娄底市卫生学校

    (收稿日期:2003-12-23)

    (编辑子 萱),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