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7期
编号:10444695
抑肝泻肺汤治疗肝火犯肺咳嗽101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7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07-0638-01

    咳嗽为常见症状,在临床上较常见,多见于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病,而肝火犯肺在临床上常见于多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古代关于本证的认识较为全面,而且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笔者用前人的抑肝泻肺汤治疗肝火犯肺的咳嗽101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组共2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1例,男44例,女57例,年龄16~75岁,平均35.6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1天;对照组103例,男49例,女54例,年龄18~80岁,平均37.8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0天,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1.2 诊断标准 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
, 百拇医药
    1.3 辨证标准 按《中医内科学》咳嗽病里的肝火犯肺为标准拟定: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粘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或舌边红,舌苔黄少津,脉弦数。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白细胞多于正常者,静滴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每日2次;白细胞正常者,口服氨苄青霉素胶囊,0.25g,3次/日,咳嗽有痰用复方甘草合剂10ml,3次/日;无痰咳者用咳必清25mg,3次/日;咯吐不利者用必咳平8~16mg,3次/日。

    1.4.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不用止咳药,加服抑肝泻肺汤(出自《辨证施治纲要》)。处方:柴胡10~15g,黄芩10~15g,青皮10g,桑白皮10~30g,杏仁10g,枇杷叶10g,法夏10~15g,甘草6g。火旺者加山栀10g,丹皮10g;胸闷加瓜蒌10~15g;胸痛加郁金10g,姜黄10~18g;痰粘难咯加川贝母10g,海浮石10g;咯血加藕节炭10~15g,改黄芩为黄芩炭10~20g;咽喉干燥、口干、咳嗽不减去法
, 百拇医药
    夏加沙参10~20g,麦冬10~15g,花粉10~20g;咽痒加蝉衣5~10g,僵虫5~10g。上药加水

    600ml,煎至200ml;二煎加水400ml,煎至200ml,两煎混合,分早晚2次服,日服1剂。两组均

    服药10天,10天后统计疗效。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咳嗽、咯痰消失,体征消失或好转;显效:咳嗽和体征均明显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2.2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结果及疗效比较 (略)

    3 讨论

, 百拇医药     《素问·咳嗽》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肝火犯肺乃肝失条达,气郁化火,气火循经上逆犯肺,即木火刑金之咳,治宜清肝泻肺,化痰止咳,教科书中主张用黛哈散合黄芩泻白散主之,笔者则采用前人的抑肝泻肺汤治之,方中柴胡性味苦辛而微寒,入肝胆二经,能舒畅郁滞之气机,又可和解退热;青皮舒肝止痛兼和胃;桑白皮、黄芩清上焦之火,起泻肺的作用,此四药合用,清散并举,共奏清肝泻肺之功;法夏、杏仁、枇杷叶化痰止咳兼肃降肺气,甘草调合诸药,故诸药合用,则气火下降,肺气得以清肃,咳逆自平,此方乃我院名老中医治肝火犯肺的常用方,从以上对比来看,抑肝泻肺汤的作用明显优于西药的止咳药,故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据其说此方治肝火犯肺之咳嗽比黛哈散与黄芩泻白散合用效果更好,因笔者未曾对比,不敢妄言。

    作者单位:419200湖南省新晃县中医院

    (编辑 维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