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4年第7期
编号:10444298
麻风误诊为恶性淋巴瘤1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7期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4)07-0579-01

    患者,女,32岁,本市人,2003年2月来我所麻风病门诊就诊,被确诊为晚期瘤型麻风。患者于1997年因左上肢“红色瘤结”来武汉市内几家部级、市级综合医院皮肤科就诊,均未查出病因,1999年再次到市综合医院检查,被一家市级医院确诊为恶性淋巴瘤,于当年7月到市肿瘤医院进行化疗,但病情不见好转。直至次年5月,因经济和身体差等原因而停止治疗。临床症状:面部重度浸润,耳垂肥厚,轻度鞍鼻,眉、睫毛全部脱落,头发稀疏,呈狮面样;胸、背、四肢散在暗红色斑,压之不褪色,呈弥漫、浸润性,有许多大小不等结节,部分结节破溃渗液,淋巴结明显肿大,上肢双侧尺神经中度粗大,下肢双侧腓总神经轻度粗大,质均较软,并伴有压痛,手、足麻木并伴有水肿。实验室检查:皮肤查菌强阳性,细菌指数5.6。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符合瘤型麻风,皮肤科临床诊断为瘤型麻风。

    讨论:本例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皮肤涂片查麻风杆菌阳性及皮肤组织病理的特异性变化,均符合瘤型麻风的特点,而患者发病已6年,被误诊为恶性淋巴瘤且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毁容貌、畸残。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为我市麻风病已达到基本消灭,皮肤科医生对麻风病的警惕性放松。另外麻风病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特别是多菌型病例,症状和体征往往涉及临床各科,易造成误诊。该病例说明:各级临床医生应加强麻风知识的学习,提高警惕性,遇到可疑病例(有一种慢性,进行性,无痛痒,闭汗的皮肤病和/或有周围神经及相应功能障碍),经有效治疗却无效果者应详细问诊,仔细鉴别,综合分析,做细菌涂片检查及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早期确诊。早期发现患者及时给予治疗是麻风病防治的关键。

    作者单位:430015湖北省武汉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

    (收稿日期:2004-01-05)

    (编辑 罗彬),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