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4年第4A期
编号:10444848
经内镜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4A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4)04-0423-02

    我院2001年8月~2003年10月,采用十二指肠镜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26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例患者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45~76岁,平均58岁。其中单发结石18例,多发结石2例,泥沙样结石6例,结石直径最小0.5cm,最大直径5cm。病人在内镜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胆管炎及胆道梗阻症状,伴有白细胞增高,经超声及ERCP确定有胆总管结石。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日本OlympusJF-1T40JF160十二指肠镜,德国ERBE-200EA高频电切器,Bostos3086PR-104Q造影管,Bostos斑马导丝,KD210Q-0720、KD-6G10Q、KD-10Q切开刀,FG-22Q、FG-301Q取石器,BML-4Q碎石器,上海春菖鼻胆管。术前肌注安定10mg,654-210mg,度冷丁50mg。常规进镜后采用拉直法找到主乳头,将造影管插入胆总管,先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定胆总管结石后再行乳头扩约肌切开(EST),根据结石大小采用拉刀法做中-大切开,对壶腹部结石嵌顿者采用针形刀做乳头切开。切开后直接应用取石器取石,对于直径>1.2cm的结石首先应用镜下碎石器碎石后再应用取石器取石,对于多量泥沙样结石及一次难以取净的结石放置鼻胆管引流胆汁冲洗残石。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6例病人中,23例病人一次取石成功,治疗后腹痛、黄疸消失,扩张的胆总管复原;2例病人由于泥沙样结石较多及碎石后残石较大放置鼻胆管冲洗胆道,1周后取石成功;1例结石由于直径>5cm,碎石器无法套取转手术治疗。治疗26例病人除有不同程度的血淀粉酶增高外无其它不良反应,增高的淀粉酶2~3日恢复正常。

    3 讨论

    胆总管结石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损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胆道结石残余及复发率较高。随着内镜器械的完善及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的成 功开展,内镜已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手段。该方法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病人不需要开腹手术等优点。本组EST全部成功,除1例由于结石直径>5cm、取石器无法套取转手术治疗外,其余全部取石成功。

    EST的常见并发症有乳头部位出血、穿孔、急性胰腺炎、胆管炎等,发生率为4%~17% [1,2] 。本组病人术后除有不同程度的血淀粉酶增高外无其它不良反应发生,切开时出血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多为少量出血,大量出血少见,小量出血可用1:10000的肾上腺素液喷洒出血部位,效果不良可改用2%的孟氏液,动脉性出血可用金属夹止血,出血量大、内镜止血无效时应考虑手术治疗。防止出血发生的关键在于切开时刀丝应位于12点方向,刀弓不能拉得太紧,防止拉链式切开,采用混切电流,德国ERBE-200EA具有内镜电切功能,极大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减少了出血的发生。防止穿孔关键在于切开时刀丝方向应在11~1点方位,切开长度不应超过口侧隆起的4/5。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与反复胰管插管及胰管显影时高压推注造影剂有关。手术应尽量取净结石,对于泥沙样结石及较大结石碎石后难于取净的结石应放置鼻胆管引流胆汁,可防止胆管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福新,蔡乾荣,吴键飞,等.经胆囊管内镜下处理胆总管结石86例.中国内镜杂志,2000,6(5):51.

    2 冯秋实,张宝善,魏九久.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中国内镜杂志,2001,7(2):12-13.

    作者单位:135000吉林省梅河口铁路医院消化科

    (收稿日期:2004-03-03)

    (编辑 李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