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8期
编号:10445430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72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8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08-0720-02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是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的严重型皮肤感染。多发生于婴幼儿。临床上因其起病急、进展快,重症者可导致死亡,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注意。我科从1992年3月~2004年2月,进行了SSSS治疗的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2例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10天~5岁,平均2.8岁;病程2~5天。18例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6例病前有化脓性扁桃体炎病史,8例病前有脓疱疮病史,4例病前有软疣或湿疹的继发感染史。其余未见明显诱发因素。

    1.2 临床表现 72例患儿中59例先从口周、眼周发病,表 现为水肿性红斑,迅速波及到全身。所有患儿均表现为弥漫性红斑,伴有不同程度灼痛或触痛。59例表皮起皱易擦破,或在红斑表面出现松弛性水疱及表皮剥脱,尼氏征阳性。7例出现手套、袜套样剥脱。6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和白细胞升高,其中20例做血培养,只有1例金葡菌生长。8例在原发皮损处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 百拇医药
    1.3 方法与结果

    1.3.1 治疗方法 7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抗生素组35例,给予头孢曲松钠50~75mg/kg,每日1次,静脉滴注,二组为抗生素+激素组37例,给予头孢曲松钠50~75mg/kg,每日1次,静脉滴注;地塞米松0.25~0.4mg/kg,每日1次,静脉滴注,3天后激素迅速减量以至停药。其它症状对症处理。

    1.3.2 观察方法 对所有患儿在治疗后的第3天、第6天、第9天进行疗效观察,观察内容包括皮肤红斑、水疱、表皮剥脱、体温、皮肤灼痛及触痛等情况。疗效判定分为基愈、显效、进步、无效。基愈为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90%);显效为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60%~89%);进步为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20%~59%);无效为临床 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20%)。基愈与显效合计为有效,计算出有效率,对两组有效率进行χ 2 检验。

    1.3.3 治疗结果
, 百拇医药
    见表1。表1 两组患儿不同疗程的临床疗效 从表1可见第3天抗生素组的有效率为25.71%,抗生素加激素组的有效率为48.64%,第6天抗生素组的有效率为80%,抗生素加激素组的有效率为100%。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第9天两组无差别。

    2 讨论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由凝固酶阳性的第Ⅱ噬菌体组金葡菌所产生的表皮松解毒素所引起。其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由于血液细菌培养一般为阴性,且发病急、进展快,所以依靠药敏试验选择用药的可能性较小,一般可首选耐β-内酰胺酶的抗生素。关于本病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是否加用激素目前仍有争议,有人不主张合用 [1] ,本文的观察结果支持在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合并使用激素,这与张德春等 [2] 的观点一致。我们认为激素有较强 的抗炎作用,能减少渗出,有利于皮损的消退、恢复,缩短病程,并能在早期明显的改善发热等临床症状,所以在疾病的早期应用是有益的。并且在合并应用激素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一例由于使用激素出现不良后果或副作用的病例,需要注意的是激素的用量不宜过大,减量要快,以及早停药为宜。

    参考文献

    1 孙传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17:252.

    2 张德春.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疗效分析.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36:345.

    作者单位:1121001辽宁锦州医学院附一院皮肤科

    2辽宁省绥中县人民医院皮肤科

    (编辑海 涛),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