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疏肝排石汤治疗胆石症68例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08-0748-01
胆石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于40~55岁,尤以女性多见。近年来,笔者运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以自拟疏肝排石汤治疗胆石症6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2例胆石症患者均为门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男26例,女42例,年龄28~62岁,平均(45.26±7.32)岁;胆囊内结石46例,其中泥沙样结石12例,充满型6例,多发性13例,单发15例;肝内胆管结石12例;胆囊结石与肝内胆管结石二者并见者10例。结石最大者1.0cm×0.9cm,有胆囊炎病史者28例,黄疸者10例。对照组44例,男17例,女27例,年龄27~60岁,平均44.65±7.82岁,胆囊内结石30例,其中泥沙样结石3例,充满型4例,多发性8例,单发10例;肝内胆管结石8例,二者并见者6例;结石最大者0.9cm×0.8cm。有胆囊炎病史者18例,有黄疸者6例。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1993年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胆石症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两组病例合并症状均以右上腹部胀或痛不适为主,并可见向右肩背部放射性疼痛。排除急、慢性肝炎病史。两组病例在结石部位、结石类型及大小、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以自拟疏肝排石汤治疗。基本方:金钱草、葛根各30g,广木香20g,枳实、柴胡、郁金、香附各15g,赤芍18g,川芎、陈皮、大黄、地龙各12g。加减:若伴见黄疸者加茵陈30g;口苦、心烦加龙胆草12g,栀子9g,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20g;苔白腻、湿重者加茯苓20g;气虚乏力者加党参15g,黄芪30g;阴虚口干渴者加沙参、麦冬各15g。每天1剂,加水1000ml,文火煎取500ml;复煎加水750ml,煎取400ml,2次药液混合后,分早晚服,连服3剂休息2天。方中金钱草用量,每服3剂增加30g,增至120g为止,继续服用;18剂为1疗程,1疗程后复查B超、X线摄片1次,2疗程统计疗效。
1.2.2 对照组 服用中成药胆石通胶囊(广东省汕头制药厂生产,zz-5430-粤卫药准字(1994)第301195号,批号000105),每天3次,每次6粒,30天为1疗程。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疗效判定标准拟订。治愈:用药1~2疗程后,症状和体征消失,B超、X线摄片检查结石消失。有效:用药2疗程后,症状和体征减轻,B超、X线摄片检查结石减少或缩小。无效:治疗2疗程后,症状和体征无变化,B超、X线摄片结石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 经2疗程后观察统计,治疗组胆囊结石46例,治愈40例,好转6例,有效率为100%;肝内胆管结石12例,治愈6例,好转5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1.7%;二者并见者10例,治愈6例,有效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80%。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胆囊结石29例,治愈14例,有效7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2.4%;肝内胆管结石8例,治愈2例,有效2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50%;二者并见者7例,治愈2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71.4%。总有效率62.8%。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 http://www.100md.com
3 体会
胆石症的发生,笔者认为与精神因素和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胆汁是受肝之余气而成,胆汁淤积是结石形成的关键,所以方中柴胡、枳实、广木香、香附疏肝理气,赤芍、郁金凉血散瘀,金钱草与广木香二味配伍有较强利胆排石作用,且随金钱草用量的增加而愈强;川芎、地龙有活血和增强胆道舒缩功能,有利结石的排出;大黄有散瘀、利胆之能,且有轻度泻下作用,有助改善胃肠消化功能;葛根一味有佐药之功效,且能解痉,缓解疼痛,方中诸药配伍共奏疏肝解郁、利胆排石之效。其改善肝胆疏泄功能,散解胆汁瘀积之作用,能阻断结石形成的机制,这是治疗本病提高临床疗效和减少或杜绝胆石症复发的关键。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亦相当重要。
作者单位:476900河南省睢县人民医院
(编辑刘 静), 百拇医药
胆石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于40~55岁,尤以女性多见。近年来,笔者运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以自拟疏肝排石汤治疗胆石症6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2例胆石症患者均为门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男26例,女42例,年龄28~62岁,平均(45.26±7.32)岁;胆囊内结石46例,其中泥沙样结石12例,充满型6例,多发性13例,单发15例;肝内胆管结石12例;胆囊结石与肝内胆管结石二者并见者10例。结石最大者1.0cm×0.9cm,有胆囊炎病史者28例,黄疸者10例。对照组44例,男17例,女27例,年龄27~60岁,平均44.65±7.82岁,胆囊内结石30例,其中泥沙样结石3例,充满型4例,多发性8例,单发10例;肝内胆管结石8例,二者并见者6例;结石最大者0.9cm×0.8cm。有胆囊炎病史者18例,有黄疸者6例。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1993年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胆石症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两组病例合并症状均以右上腹部胀或痛不适为主,并可见向右肩背部放射性疼痛。排除急、慢性肝炎病史。两组病例在结石部位、结石类型及大小、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以自拟疏肝排石汤治疗。基本方:金钱草、葛根各30g,广木香20g,枳实、柴胡、郁金、香附各15g,赤芍18g,川芎、陈皮、大黄、地龙各12g。加减:若伴见黄疸者加茵陈30g;口苦、心烦加龙胆草12g,栀子9g,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20g;苔白腻、湿重者加茯苓20g;气虚乏力者加党参15g,黄芪30g;阴虚口干渴者加沙参、麦冬各15g。每天1剂,加水1000ml,文火煎取500ml;复煎加水750ml,煎取400ml,2次药液混合后,分早晚服,连服3剂休息2天。方中金钱草用量,每服3剂增加30g,增至120g为止,继续服用;18剂为1疗程,1疗程后复查B超、X线摄片1次,2疗程统计疗效。
1.2.2 对照组 服用中成药胆石通胶囊(广东省汕头制药厂生产,zz-5430-粤卫药准字(1994)第301195号,批号000105),每天3次,每次6粒,30天为1疗程。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疗效判定标准拟订。治愈:用药1~2疗程后,症状和体征消失,B超、X线摄片检查结石消失。有效:用药2疗程后,症状和体征减轻,B超、X线摄片检查结石减少或缩小。无效:治疗2疗程后,症状和体征无变化,B超、X线摄片结石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 经2疗程后观察统计,治疗组胆囊结石46例,治愈40例,好转6例,有效率为100%;肝内胆管结石12例,治愈6例,好转5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1.7%;二者并见者10例,治愈6例,有效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80%。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胆囊结石29例,治愈14例,有效7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2.4%;肝内胆管结石8例,治愈2例,有效2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50%;二者并见者7例,治愈2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71.4%。总有效率62.8%。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 http://www.100md.com
3 体会
胆石症的发生,笔者认为与精神因素和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胆汁是受肝之余气而成,胆汁淤积是结石形成的关键,所以方中柴胡、枳实、广木香、香附疏肝理气,赤芍、郁金凉血散瘀,金钱草与广木香二味配伍有较强利胆排石作用,且随金钱草用量的增加而愈强;川芎、地龙有活血和增强胆道舒缩功能,有利结石的排出;大黄有散瘀、利胆之能,且有轻度泻下作用,有助改善胃肠消化功能;葛根一味有佐药之功效,且能解痉,缓解疼痛,方中诸药配伍共奏疏肝解郁、利胆排石之效。其改善肝胆疏泄功能,散解胆汁瘀积之作用,能阻断结石形成的机制,这是治疗本病提高临床疗效和减少或杜绝胆石症复发的关键。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亦相当重要。
作者单位:476900河南省睢县人民医院
(编辑刘 静),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