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比较常规治疗与低分子量肝素钙+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后。结果 治疗组49例,治疗后有1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53例,治疗后有6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组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显著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改善预后。
关键词 低分子量肝素钙 不稳定型心绞痛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08-0745-02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表现形式之一,这种病的性质是可怕的,并可致残,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兆 [1] 。本研究旨在观察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后及有无显著副作用。
, http://www.100md.com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自1998年1月~2002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2例,男66例,女36例,年龄(62±14)岁。符合Braunwald提出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并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分类的Ⅲ级。即所有患者在就诊前48h内均发生过一次或多次静息时心绞痛,且无严重的原发性高血压、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100×10 9 /L)及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等抗凝治疗禁忌证,随机分为二组:(1)治疗组:49例,男32例,女17例;(2)对照组:53例,男34例,女19例。
1.2 方法 对照组:阿司匹林100~300mg/d,辛伐他汀10mg/d,消心痛10mg,每日3次口服,酌情加用β受体阻滞剂、长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所应用的药物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钙(广东天普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500IU腹壁皮下注射,每日2次,1周后每日1次至半个月。经上述治疗半月内,仍有发作性胸痛反复发作,最终疼痛时间延长>20min,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心电图定位性ST段抬高>1mv,坏死性Q波形成或ST段压低和(或)T波倒置,特异性心肌酶谱升高;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即可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 百拇医药
1.3 统计学方法 记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ˉx±s),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 2 检验,以P值<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年龄、性别、心肌缺血部位及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二者间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与对照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情况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机理和临床上密切相关。大约一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报告在梗死前有不稳定型心绞痛先兆。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重、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以及血管张力的改变是不稳定型心绞痛重要病理生理机制,而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其病理生理中的关键因素,也是导致心肌梗死和(或)猝死的重要原因。
, 百拇医药
目前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阿司匹林与肝素联合治疗比单用阿司匹林更能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已被证实。低分子量肝素特点:分子量小(1000~10000),抗因子Xa和抗凝血酶Ⅲ活性比增加,生物利用度高,血浆清出率低,半衰期延长,而无需实验室指标监测。
本研究发现,在使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一例出血,减少了患者的致残率,改善预后。且低分子肝素使用方法简单、安全,无需实验室指标监测,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Braunwald E.Fifth Edition,HEART DISEASE:A Textbook of Cardioˉvascular Medicine,1999,1023.
作者单位:118000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医院
(编辑海 涛), 百拇医药
关键词 低分子量肝素钙 不稳定型心绞痛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08-0745-02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表现形式之一,这种病的性质是可怕的,并可致残,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兆 [1] 。本研究旨在观察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后及有无显著副作用。
, http://www.100md.com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自1998年1月~2002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2例,男66例,女36例,年龄(62±14)岁。符合Braunwald提出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并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分类的Ⅲ级。即所有患者在就诊前48h内均发生过一次或多次静息时心绞痛,且无严重的原发性高血压、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100×10 9 /L)及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等抗凝治疗禁忌证,随机分为二组:(1)治疗组:49例,男32例,女17例;(2)对照组:53例,男34例,女19例。
1.2 方法 对照组:阿司匹林100~300mg/d,辛伐他汀10mg/d,消心痛10mg,每日3次口服,酌情加用β受体阻滞剂、长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所应用的药物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钙(广东天普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500IU腹壁皮下注射,每日2次,1周后每日1次至半个月。经上述治疗半月内,仍有发作性胸痛反复发作,最终疼痛时间延长>20min,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心电图定位性ST段抬高>1mv,坏死性Q波形成或ST段压低和(或)T波倒置,特异性心肌酶谱升高;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即可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 百拇医药
1.3 统计学方法 记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ˉx±s),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 2 检验,以P值<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年龄、性别、心肌缺血部位及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二者间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与对照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情况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机理和临床上密切相关。大约一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报告在梗死前有不稳定型心绞痛先兆。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重、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以及血管张力的改变是不稳定型心绞痛重要病理生理机制,而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其病理生理中的关键因素,也是导致心肌梗死和(或)猝死的重要原因。
, 百拇医药
目前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阿司匹林与肝素联合治疗比单用阿司匹林更能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已被证实。低分子量肝素特点:分子量小(1000~10000),抗因子Xa和抗凝血酶Ⅲ活性比增加,生物利用度高,血浆清出率低,半衰期延长,而无需实验室指标监测。
本研究发现,在使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一例出血,减少了患者的致残率,改善预后。且低分子肝素使用方法简单、安全,无需实验室指标监测,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Braunwald E.Fifth Edition,HEART DISEASE:A Textbook of Cardioˉvascular Medicine,1999,1023.
作者单位:118000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医院
(编辑海 涛),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