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4年第5期
编号:10445694
二维超声心动图对肺心病人治疗前后测值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4年第5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4)05-0448-02

    超声检查对早期慢性肺心病已证实是一种敏感的诊断技术,然而对肺心病心衰变化观察价值尚缺乏探讨。本院2001~2003年4月共对83例住院肺心病人,在临床治疗前后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测定心脏各径线数值,以探讨其临床价值。

    1 临床资料

    按肺心病的诊断标准,收集不同程度肺心病人96例,经2DE检测,其中13例因心脏各径线显示不清无法检测外,83例做了系统观察。男53例,女30例;年龄40~77岁,平均58.9岁。心衰程度:治疗前Ⅲ度30例,Ⅱ度40例,Ⅰ度13例。治疗后Ⅰ度50例,0度33例。

    2 仪器与方法

    分别在治疗开始及治疗后心衰改善时,用2DE测定心脏各径线。使用日产SAL-38AS型和SSD-630型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分别为3.5MHz、2.5MHz。操作技术要求标准,规定检查部位以最佳显示图像为准,病人取仰卧位,通常在胸骨左缘第5~6肋间及剑突下,取左室长轴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为减少操作技术误差,均由同一医生操作检查,采取同部位及体位,心室各径线切面取舒张末期内径,每次检查均摄片保存,反复测量核实。

    3 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2DE测定值

    4 讨论

    4.1 治疗前2DE各项指标测值比较 表1显示RVD、 RVOT、IVC、AOD/RVOT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可作为心衰动态变化的观察指标。

    4.2 心衰改善程度与治疗前后2DE指标差值的关系 表1显示RVD、RVOT、IVC等指标差值的变化,以及和心衰改善程度的关系,说明RVD、RVOT、IVC三项指标的变化程度可作为观察心衰和病情变化情况程度的参考指标。

    4.3 2DE各指标在病情好转时的比较 本组病人符合2DE肺心病诊断标准的病例数83例,好转83例,说明反映肺心病动态观察2DE较为敏感。

    4.4 2DE检查可客观地反映早期肺心病的病理和临床改变 本组资料证明,肺心病人随心衰改善,右心室和下腔静脉均有明显缩小,在各指标中RVD、RVOT、IVC的变化具有显著的意义,可作为动态观察指标。下腔静脉不受肺气肿 狭小“声窗”的影响,图像清晰。本组测定60例无一例失检,45例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故我们认为IVC可作为肺心病的心衰时动态观察指标之一。IVC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呼吸的影响,吸气时管腔较窄,呼气时趋于扩张,下腔静脉同右心室、右心房容量和体循环有关。通过进一步观察心衰改善过程中,增大的心脏相应缩小,肺动脉段突出和右下肺动脉增宽减轻,因此在肺心病人心衰动态观察中,2DE检查是一项有效的客观诊断技术。

    作者单位:271608山东省肥城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收稿日期:2004-02-24)

    (编辑秋 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