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感染时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感染时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对86例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患者分组使用单一抗生素与联合抗生素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单一抗生素组有效率40%,联合抗生素组有效率77.9%。结论 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患者联合抗生素控制感染效果好,可降低感染死亡率,提高缓解率及生存率。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感染 抗生素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4)09-0831-02
对我院2000~2003年8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感染时,使用抗生素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6例均系我院近3年住院期间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患者,男50例、女36例,年龄5~65岁之间,其中急淋28例,急非淋36例,多发性骨髓瘤12例,淋巴瘤10例。
, 百拇医药
1.2 感染部位 口腔感染12例,软组织感染8例,上呼吸道感染14例,肺部感染20例,胃肠道感染6例,尿路感染5例,肛周感染8例,肺炎并肺结核2例,真菌感染3例,败血症3例,无明确感染灶5例。其中有50例进行血细菌培养、尿细菌培养、痰细菌培养,计64例次。检出菌株18例,革兰阴性菌8例(大肠阴沟杆菌3例,克雷伯杆菌3例,绿脓杆菌1例,肺炎杆菌1例),革兰阳性菌5例(肺炎球菌2例,表葡菌2例,金葡菌1例),其中2例为产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
1.3 抗生素应用情况 将86例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患者分成两组:使用单一抗生素组30例,联合抗生素组56例。
1.3.1 使用单一抗生素组 首选新青霉素Ⅱ或氧哌嗪青霉素或红霉素,效果不佳者改用喹诺酮类或三代头孢或氨基苷类等,或用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药。特别注明:单一抗生素无效时,应及时联合应用强力抗生素,以免错失治疗时机。
1.3.2 联合使用抗生素组 首次使用青霉素,新青霉素Ⅱ、氧哌嗪青霉素+丁胺卡那或喹诺酮类联合,效果不佳可改为联合用新天欣(或先锋必)+丁胺卡那或第三代喹诺酮类;如为金葡菌可联合用红、氯霉素,效果往往明显。
, 百拇医药
1.3.3 所有患者均加强隔离、灭菌措施,保证患者口腔、肛门、皮肤、粘膜清洁卫生,并预防用药:用3%硼酸水、苏打水嗽口预防口腔感染,便后清洗肛门预防肛周感染。特殊感染者如为MRSA(耐甲氧青霉素菌)可用去甲万古霉素或稳可信。如为产ESBLs用泰能、特治星、舒普深等;混合感染,如病人高热,经定量化疗或抗生素治疗无效,疑为真菌、结核感染,加用抗真菌、抗结核药。粒细胞缺乏时联合应用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如吉粒芬、里亚金、特尔津等。高热时对症处理,如扑热息痛、消炎痛等。
2 结果
86例患者发生感染,16例发生在化疗前,24例发生在化疗中,46例发生在化疗后,死亡12例。因感染死亡7例,占死亡患者的58.3%。单用抗生素组30例,有效12例(40.0%),联合应用抗生素组56例,有效44例(77.9%),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 百拇医药
近年来,对于粒细胞减少致感染的研究进展较快,许多研究围绕着如何联合应用各种不同的氨基苷类(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妥布霉素、奈替米星),各种抗绿脓杆菌的青霉素(羧塞肟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磺胺苄青霉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替考拉宁、特治星等),多药联合应用效果较佳,其药物协同作用较单药应用为好,尤其是联合应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降低耐药菌株的出现,即使所有这些药物均非对抗革兰阳性细菌的一线药,它们也足以控制病情,直至确定特异性的革兰阳性菌。联合用药的主要缺点是耳毒性和肾毒性,这需要监测血清药物浓度,并仔细调整药物剂量。最近,环丙沙星显示与妥布霉素相当,可与氧哌嗪青霉素联合使用。环丙沙星的应用组,其肾毒性较小。随着氨曲南的发展,单环β-内酰胺酶具有潜在的对抗革兰阴性菌的作用,但不具备对抗革兰阳性菌的作用。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使用氨曲南联合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疗效特别显著。近年革兰阴性菌、条件致病菌、真菌感染在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当培养结果阴性,采用抗生素作经验性治疗时应尽可能用协同、广谱抗生素。
所有血液肿瘤患者由于本身病变,幼稚细胞大量增生,成熟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质量下降,趋化、吞噬功能减弱,从而增加了感染机会;且肿瘤细胞随血液广泛入侵人体器官及对血管内皮的破坏,感染同时常有出血,出血又加重了感染,而皮肤粘膜的损害、溃疡、糜烂增加细菌的入侵机会,诱发粘膜、皮肤、口腔、上下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等的感染,在联合化疗后,免疫功能受损,骨髓抑制,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数低下,甚至粒细胞缺乏,因而极易发生感染,且致使感染难控制,本组病例可见,感染是化疗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预防感染和合理利用使用抗生素是提高化疗病人缓解率,延长生存期的重要手段,并积极保护 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选择最佳的化疗方案,慎用免疫抑制剂,在化疗开始时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可能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症者,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加强支持疗法,必要时使用粒细胞刺激因子,如惠尔血等。当感染发生时,应确定致病微生物,安全地调整用药方案,使用广谱抗生素,应根据当地的药敏实验和致病菌的变异频率来调整抗生素。当出现菌群的变异及细菌对抗生素敏感度发生改变时,要根据本地不同的感染情况和耐药情况,评估感染的最佳治疗方案,仔细调整药物剂量,使患者尽早渡过感染关。联合抗生素控制感染效果好,可降低感染病死率,提高缓解率及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刘新月,邹萍.造血系统疾病患者并发重症感染的特征及相关因素.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19(2):101.
2 马昊,王学文.急性白血病与细菌感染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6(18):352.
作者单位:525200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04-02-11)
(编辑依 依), 百拇医药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感染 抗生素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4)09-0831-02
对我院2000~2003年8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感染时,使用抗生素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6例均系我院近3年住院期间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患者,男50例、女36例,年龄5~65岁之间,其中急淋28例,急非淋36例,多发性骨髓瘤12例,淋巴瘤10例。
, 百拇医药
1.2 感染部位 口腔感染12例,软组织感染8例,上呼吸道感染14例,肺部感染20例,胃肠道感染6例,尿路感染5例,肛周感染8例,肺炎并肺结核2例,真菌感染3例,败血症3例,无明确感染灶5例。其中有50例进行血细菌培养、尿细菌培养、痰细菌培养,计64例次。检出菌株18例,革兰阴性菌8例(大肠阴沟杆菌3例,克雷伯杆菌3例,绿脓杆菌1例,肺炎杆菌1例),革兰阳性菌5例(肺炎球菌2例,表葡菌2例,金葡菌1例),其中2例为产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
1.3 抗生素应用情况 将86例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患者分成两组:使用单一抗生素组30例,联合抗生素组56例。
1.3.1 使用单一抗生素组 首选新青霉素Ⅱ或氧哌嗪青霉素或红霉素,效果不佳者改用喹诺酮类或三代头孢或氨基苷类等,或用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药。特别注明:单一抗生素无效时,应及时联合应用强力抗生素,以免错失治疗时机。
1.3.2 联合使用抗生素组 首次使用青霉素,新青霉素Ⅱ、氧哌嗪青霉素+丁胺卡那或喹诺酮类联合,效果不佳可改为联合用新天欣(或先锋必)+丁胺卡那或第三代喹诺酮类;如为金葡菌可联合用红、氯霉素,效果往往明显。
, 百拇医药
1.3.3 所有患者均加强隔离、灭菌措施,保证患者口腔、肛门、皮肤、粘膜清洁卫生,并预防用药:用3%硼酸水、苏打水嗽口预防口腔感染,便后清洗肛门预防肛周感染。特殊感染者如为MRSA(耐甲氧青霉素菌)可用去甲万古霉素或稳可信。如为产ESBLs用泰能、特治星、舒普深等;混合感染,如病人高热,经定量化疗或抗生素治疗无效,疑为真菌、结核感染,加用抗真菌、抗结核药。粒细胞缺乏时联合应用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如吉粒芬、里亚金、特尔津等。高热时对症处理,如扑热息痛、消炎痛等。
2 结果
86例患者发生感染,16例发生在化疗前,24例发生在化疗中,46例发生在化疗后,死亡12例。因感染死亡7例,占死亡患者的58.3%。单用抗生素组30例,有效12例(40.0%),联合应用抗生素组56例,有效44例(77.9%),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 百拇医药
近年来,对于粒细胞减少致感染的研究进展较快,许多研究围绕着如何联合应用各种不同的氨基苷类(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妥布霉素、奈替米星),各种抗绿脓杆菌的青霉素(羧塞肟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磺胺苄青霉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替考拉宁、特治星等),多药联合应用效果较佳,其药物协同作用较单药应用为好,尤其是联合应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降低耐药菌株的出现,即使所有这些药物均非对抗革兰阳性细菌的一线药,它们也足以控制病情,直至确定特异性的革兰阳性菌。联合用药的主要缺点是耳毒性和肾毒性,这需要监测血清药物浓度,并仔细调整药物剂量。最近,环丙沙星显示与妥布霉素相当,可与氧哌嗪青霉素联合使用。环丙沙星的应用组,其肾毒性较小。随着氨曲南的发展,单环β-内酰胺酶具有潜在的对抗革兰阴性菌的作用,但不具备对抗革兰阳性菌的作用。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使用氨曲南联合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疗效特别显著。近年革兰阴性菌、条件致病菌、真菌感染在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当培养结果阴性,采用抗生素作经验性治疗时应尽可能用协同、广谱抗生素。
所有血液肿瘤患者由于本身病变,幼稚细胞大量增生,成熟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质量下降,趋化、吞噬功能减弱,从而增加了感染机会;且肿瘤细胞随血液广泛入侵人体器官及对血管内皮的破坏,感染同时常有出血,出血又加重了感染,而皮肤粘膜的损害、溃疡、糜烂增加细菌的入侵机会,诱发粘膜、皮肤、口腔、上下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等的感染,在联合化疗后,免疫功能受损,骨髓抑制,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数低下,甚至粒细胞缺乏,因而极易发生感染,且致使感染难控制,本组病例可见,感染是化疗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预防感染和合理利用使用抗生素是提高化疗病人缓解率,延长生存期的重要手段,并积极保护 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选择最佳的化疗方案,慎用免疫抑制剂,在化疗开始时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可能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症者,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加强支持疗法,必要时使用粒细胞刺激因子,如惠尔血等。当感染发生时,应确定致病微生物,安全地调整用药方案,使用广谱抗生素,应根据当地的药敏实验和致病菌的变异频率来调整抗生素。当出现菌群的变异及细菌对抗生素敏感度发生改变时,要根据本地不同的感染情况和耐药情况,评估感染的最佳治疗方案,仔细调整药物剂量,使患者尽早渡过感染关。联合抗生素控制感染效果好,可降低感染病死率,提高缓解率及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刘新月,邹萍.造血系统疾病患者并发重症感染的特征及相关因素.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19(2):101.
2 马昊,王学文.急性白血病与细菌感染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6(18):352.
作者单位:525200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04-02-11)
(编辑依 依),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