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钙粘附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4)06-0512-02
本实验以38例胃癌手术切除的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对上皮-钙粘附素(E-Cad)在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E-Cad在所有正常胃粘膜上皮组织中均见表达;而在胃癌组织中,E-Cad的表达则呈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包括保留表达、异质性表达,消失表达;且与胃癌的大体类型,分化程度,生长方式,癌的侵袭深度,以及淋巴结是否转移等存在着相关性。现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材料 本实验所采用的新鲜胃癌标本38例,均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肿瘤科手术切除的标本。男32例,女6例,平均年龄63.5±11.7岁。
1.2 试剂 (1)抗E-Cad单克隆抗体(美国Zymed公司产品)。(2)S-P染色试剂盒(购自福建迈新公司)。(3)DAB(购自福建迈新公司)。
, 百拇医药
1.3 方法 (1)上述胃癌标本,取癌组织及距癌边缘5cm以上胃正常组织各1块,所有病例标本分成2份,一份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做常规HE病理诊断用(染色步骤略);另1份既用OCT包埋,在恒冷箱切片机中恒冷切片,切片厚度为6μm,然后将同一病例的癌组织与正常胃组织切片共同粘附在预先涂有L-多聚赖氨酸的同一栽玻片上。切片放入-20℃冰箱内备免疫组化用。(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按S-P染色试剂盒说明书进行。(3)对照组:用PBS替代第一抗体,同一切片上正常胃组织中与胃 癌组织中均呈阴性染色。
1.4 结果判定标准 以同一切片上正常胃组织作为阳性对照,肿瘤细胞染色强度和正常胃上皮相似者E-cad为(+);较上皮组织弱者为(±);完全消失者为E-cad(-)。据此可将肿瘤细胞E-cad的表达情况分为:(1)肿瘤细胞的E-cad呈保留表达;所有肿瘤细胞均系E-cad(+);(2)肿瘤细胞的E-cad呈减弱形式表达①异质性表达,肿瘤细胞染色强度不一致,呈(+)、(±)或(-)者均存在;②消失表达,肿瘤细胞的E-cad呈(-)。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E-cad在正常胃上皮组织及肠上皮化生等良性病变中的表达 在38例正常胃上皮组织中E-cad均保留表达,E-cad均质地分布于细胞膜表面及细胞浆中,呈棕黄色颗粒。在肠上皮化生等良性病变中E-cad的表达情况同正常胃上皮组织相似。
2.2 E-cad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 在38例胃癌中,E-cad呈保留表达的占7例(18%),多为高分化癌(4例)。而呈减弱形式表达的占31例,其中3例呈异质性表达;其中当癌细胞有呈腺管状排列趋势时,E-cad表达呈(+),当癌细胞呈散在单个侵袭者时,E-cad的表达则为(-)。E-cad表达呈消失者为28例,且大多为低分化、未分化癌(92%)。
2.3 E-ca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胃癌部分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 见表1。
表1 E-ca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生物学行为之间关系 (略)
, 百拇医药
2.3.1 E-cad表达同大体类型之间的关系,经X 2 检验,P<0.01,E-cad消失表达率在限局型组同浸润型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2.3.2 E-cad表达同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经X 2 检验,P<0.01,E-cad消失表达率在高分化、中分化组同低分化、未分化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2.3.3 E-cad表达同生长方式之间的关系,经X 2 检验,P<0.01,E-cad消失表达率在团块状巢状生长组同弥漫状生长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2.3.4 E-cad表达同淋巴结有无转移之间的关系,经X 2 检验,P<0.01,E-cad消失表达率在淋巴结无转移组同淋巴结有转移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2.3.5 E-cad表达同癌侵犯胃壁深度之间的关系,经X 2 检验,P<0.01,E-cad消失表达率在MP+SS组同Se+Si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 百拇医药
3 讨论
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是多数肿瘤患者最终死亡的原因,为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就必须对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的机制进行研究。恶性肿瘤细胞要实现其侵袭转移,必须从原发癌灶脱离出来。50年前已有人证明肿瘤细胞之间的粘附性比其相应的正常细胞为低 [1] 。目前研究认为 [2] :癌细胞从原发瘤的分离,就与癌细胞同质粘附性降低有关。涉及粘附反应的细胞粘附分子,随着近年的研究,对它们的组织分布,结构,功能及作用机制有了一定的了解。钙粘附素家族是一类在脊椎动物中被发现的,使细胞相互粘附的因子。根据它们的结构和功能,钙粘附素可分为4类:上皮-钙粘附素、神经-钙粘附素、胎盘-钙粘附素及肝细胞粘附素。上皮-钙粘附素,是目前研究比较多的同质粘附分子,它是分子量为124KD的细胞表面糖蛋白,它的表达限于胚胎组织和成年器官的上皮组织中,近年来成为恶性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研究热点。本实验采用38例新鲜胃癌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E-cad在胃癌上皮组织及距癌周5cm正常胃粘膜上皮组织内的分布,同时也对癌旁上皮化生等良性病变的胃粘膜上皮组织中E-cad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在所有正常胃上皮组织中,E-cad都呈保留表达;在肠上皮化生等良性病变中,E-cad也同样呈保留表达。在38例胃癌中,有31例E-cad的表达呈减弱形式,占81.6%,其中28例E-cad呈消失表达。这些结果与蔡建春等 [3,4] 的结论相符合。在头颈部肿瘤、膀胱癌、乳腺癌等肿瘤中,E-cad也大多呈消失表达。本实验中,E-cad呈保留表达的7例胃癌中,5例为分化较高的管状腺癌,在未分化、低分化胃癌大多无E-cad的表达。细胞之间的粘附在维持正常上皮组织的结构方面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E-cad又是介导同种细胞间粘附反应的一类重要的细胞粘附分子,可见E-cad的表达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恶性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Barˉbara等 [3] 观察到E-cad的表达情况与胃癌的大体类型(Borrmann分型)之间虽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具有显著性。
, http://www.100md.com
本文38例胃癌之中,进行期胃癌36例,其中限局型胃癌6 例(均为BorrmannⅡ型)者,有4例E-cad呈保留表达(占66.7%),而在浸润型胃癌30例(BorrmannⅢ型为19例,BorrmannⅣ型为11例),其中仅1例E-cad呈保留表达(占3%)。组织学生长方式为团块状及巢状生长的胃癌中,E-cad多呈保留表达(占58.3%),而呈弥漫状生长的胃癌中均无E-cad的表达。Yuichiro Doki [5] 利用建立具有E-cad不同表达能力的食管癌细胞株,观察这些细胞的粘附性和侵袭能力。他们观察到E-cad阳性的细胞呈圆形,且呈圆石块样生长;而E-cad阴性的细胞多呈菱形或纤维母细胞样,生长方式是分散的。由此可见当E-cad的表达消失时,肿瘤细胞彼此易于分离,使肿瘤细胞的活动能力和范围增加,从而增强其侵袭和转移的倾向。
对于进行期胃癌,胃壁受癌侵袭的深度与淋巴结有无转移,在决定患者预后上是两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德国研究人员 [3] 将胃癌E-cad的表达情况同胃癌侵袭胃壁深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当癌侵透胃浆膜及侵入胃周脏器时E-cad多呈消失表达;而且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E-cad亦多呈消失表达。本实验组中胃癌侵袭到mp+ss组,E-cad呈消失表达的占54.5%,而当癌侵至Se+Si时,E-cad消失表达者占88%,此结果略高于上述文献的结果。E-cad消失表达的比率,在淋巴结有转移者同样高于淋巴结无转移者。本实验组中,1例有腹膜转移者,E-cad为消失表达。Hiroshi等 [6] 观察了E-ca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乳腺癌组织中E-cad的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直接相关,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人中,E-cad表达多为消失表达。可见E-cad是否表达及表达情况,在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起重要作用;肿瘤细胞的侵袭性与E-cad表达情况呈负相关,即其表达越低,侵袭性越强。E-cad表达的消失,使肿瘤细胞之间粘附性丧失,肿瘤细胞具有了从原发肿瘤分离及在体内扩散的能力,从而开始其侵袭、转移的第一步。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江希明.肿瘤生物学,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31-249.
2 W.G.Jiang.Molecular and cellular basis of cancer invasion and metasˉtasis
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1994,81:1576-1590.
3 Barbara,Mayer.E-cadherin expression in primary and metastatic gasˉtric cancer.Cancer Res,1993,53(4):1690-1695.
4 蔡建春.E-cad与胃癌的生长方式的关系.中华病理学杂志,1994,6(23):132-134.
, 百拇医药
5 Yuichiro Doki.Correlation between E-cadherin expression and invaˉsivenessin vitro in a human esophageal cancer cell line.Cancer Res,1993,53(5):3421-3426.
6 Hiroshi Oka.Expression of E-cadherin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in huˉman breast cancer tissu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metastasis.Cancer Res,1993,53:1696-1701.
作者单位:1 30019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外科
2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肿瘤科
(收稿日期:2004-04-18)
(编辑 晓勇), http://www.100md.com
本实验以38例胃癌手术切除的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对上皮-钙粘附素(E-Cad)在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E-Cad在所有正常胃粘膜上皮组织中均见表达;而在胃癌组织中,E-Cad的表达则呈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包括保留表达、异质性表达,消失表达;且与胃癌的大体类型,分化程度,生长方式,癌的侵袭深度,以及淋巴结是否转移等存在着相关性。现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材料 本实验所采用的新鲜胃癌标本38例,均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肿瘤科手术切除的标本。男32例,女6例,平均年龄63.5±11.7岁。
1.2 试剂 (1)抗E-Cad单克隆抗体(美国Zymed公司产品)。(2)S-P染色试剂盒(购自福建迈新公司)。(3)DAB(购自福建迈新公司)。
, 百拇医药
1.3 方法 (1)上述胃癌标本,取癌组织及距癌边缘5cm以上胃正常组织各1块,所有病例标本分成2份,一份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做常规HE病理诊断用(染色步骤略);另1份既用OCT包埋,在恒冷箱切片机中恒冷切片,切片厚度为6μm,然后将同一病例的癌组织与正常胃组织切片共同粘附在预先涂有L-多聚赖氨酸的同一栽玻片上。切片放入-20℃冰箱内备免疫组化用。(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按S-P染色试剂盒说明书进行。(3)对照组:用PBS替代第一抗体,同一切片上正常胃组织中与胃 癌组织中均呈阴性染色。
1.4 结果判定标准 以同一切片上正常胃组织作为阳性对照,肿瘤细胞染色强度和正常胃上皮相似者E-cad为(+);较上皮组织弱者为(±);完全消失者为E-cad(-)。据此可将肿瘤细胞E-cad的表达情况分为:(1)肿瘤细胞的E-cad呈保留表达;所有肿瘤细胞均系E-cad(+);(2)肿瘤细胞的E-cad呈减弱形式表达①异质性表达,肿瘤细胞染色强度不一致,呈(+)、(±)或(-)者均存在;②消失表达,肿瘤细胞的E-cad呈(-)。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E-cad在正常胃上皮组织及肠上皮化生等良性病变中的表达 在38例正常胃上皮组织中E-cad均保留表达,E-cad均质地分布于细胞膜表面及细胞浆中,呈棕黄色颗粒。在肠上皮化生等良性病变中E-cad的表达情况同正常胃上皮组织相似。
2.2 E-cad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 在38例胃癌中,E-cad呈保留表达的占7例(18%),多为高分化癌(4例)。而呈减弱形式表达的占31例,其中3例呈异质性表达;其中当癌细胞有呈腺管状排列趋势时,E-cad表达呈(+),当癌细胞呈散在单个侵袭者时,E-cad的表达则为(-)。E-cad表达呈消失者为28例,且大多为低分化、未分化癌(92%)。
2.3 E-ca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胃癌部分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 见表1。
表1 E-ca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生物学行为之间关系 (略)
, 百拇医药
2.3.1 E-cad表达同大体类型之间的关系,经X 2 检验,P<0.01,E-cad消失表达率在限局型组同浸润型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2.3.2 E-cad表达同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经X 2 检验,P<0.01,E-cad消失表达率在高分化、中分化组同低分化、未分化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2.3.3 E-cad表达同生长方式之间的关系,经X 2 检验,P<0.01,E-cad消失表达率在团块状巢状生长组同弥漫状生长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2.3.4 E-cad表达同淋巴结有无转移之间的关系,经X 2 检验,P<0.01,E-cad消失表达率在淋巴结无转移组同淋巴结有转移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2.3.5 E-cad表达同癌侵犯胃壁深度之间的关系,经X 2 检验,P<0.01,E-cad消失表达率在MP+SS组同Se+Si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 百拇医药
3 讨论
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是多数肿瘤患者最终死亡的原因,为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就必须对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的机制进行研究。恶性肿瘤细胞要实现其侵袭转移,必须从原发癌灶脱离出来。50年前已有人证明肿瘤细胞之间的粘附性比其相应的正常细胞为低 [1] 。目前研究认为 [2] :癌细胞从原发瘤的分离,就与癌细胞同质粘附性降低有关。涉及粘附反应的细胞粘附分子,随着近年的研究,对它们的组织分布,结构,功能及作用机制有了一定的了解。钙粘附素家族是一类在脊椎动物中被发现的,使细胞相互粘附的因子。根据它们的结构和功能,钙粘附素可分为4类:上皮-钙粘附素、神经-钙粘附素、胎盘-钙粘附素及肝细胞粘附素。上皮-钙粘附素,是目前研究比较多的同质粘附分子,它是分子量为124KD的细胞表面糖蛋白,它的表达限于胚胎组织和成年器官的上皮组织中,近年来成为恶性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研究热点。本实验采用38例新鲜胃癌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E-cad在胃癌上皮组织及距癌周5cm正常胃粘膜上皮组织内的分布,同时也对癌旁上皮化生等良性病变的胃粘膜上皮组织中E-cad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在所有正常胃上皮组织中,E-cad都呈保留表达;在肠上皮化生等良性病变中,E-cad也同样呈保留表达。在38例胃癌中,有31例E-cad的表达呈减弱形式,占81.6%,其中28例E-cad呈消失表达。这些结果与蔡建春等 [3,4] 的结论相符合。在头颈部肿瘤、膀胱癌、乳腺癌等肿瘤中,E-cad也大多呈消失表达。本实验中,E-cad呈保留表达的7例胃癌中,5例为分化较高的管状腺癌,在未分化、低分化胃癌大多无E-cad的表达。细胞之间的粘附在维持正常上皮组织的结构方面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E-cad又是介导同种细胞间粘附反应的一类重要的细胞粘附分子,可见E-cad的表达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恶性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Barˉbara等 [3] 观察到E-cad的表达情况与胃癌的大体类型(Borrmann分型)之间虽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具有显著性。
, http://www.100md.com
本文38例胃癌之中,进行期胃癌36例,其中限局型胃癌6 例(均为BorrmannⅡ型)者,有4例E-cad呈保留表达(占66.7%),而在浸润型胃癌30例(BorrmannⅢ型为19例,BorrmannⅣ型为11例),其中仅1例E-cad呈保留表达(占3%)。组织学生长方式为团块状及巢状生长的胃癌中,E-cad多呈保留表达(占58.3%),而呈弥漫状生长的胃癌中均无E-cad的表达。Yuichiro Doki [5] 利用建立具有E-cad不同表达能力的食管癌细胞株,观察这些细胞的粘附性和侵袭能力。他们观察到E-cad阳性的细胞呈圆形,且呈圆石块样生长;而E-cad阴性的细胞多呈菱形或纤维母细胞样,生长方式是分散的。由此可见当E-cad的表达消失时,肿瘤细胞彼此易于分离,使肿瘤细胞的活动能力和范围增加,从而增强其侵袭和转移的倾向。
对于进行期胃癌,胃壁受癌侵袭的深度与淋巴结有无转移,在决定患者预后上是两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德国研究人员 [3] 将胃癌E-cad的表达情况同胃癌侵袭胃壁深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当癌侵透胃浆膜及侵入胃周脏器时E-cad多呈消失表达;而且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E-cad亦多呈消失表达。本实验组中胃癌侵袭到mp+ss组,E-cad呈消失表达的占54.5%,而当癌侵至Se+Si时,E-cad消失表达者占88%,此结果略高于上述文献的结果。E-cad消失表达的比率,在淋巴结有转移者同样高于淋巴结无转移者。本实验组中,1例有腹膜转移者,E-cad为消失表达。Hiroshi等 [6] 观察了E-ca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乳腺癌组织中E-cad的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直接相关,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人中,E-cad表达多为消失表达。可见E-cad是否表达及表达情况,在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起重要作用;肿瘤细胞的侵袭性与E-cad表达情况呈负相关,即其表达越低,侵袭性越强。E-cad表达的消失,使肿瘤细胞之间粘附性丧失,肿瘤细胞具有了从原发肿瘤分离及在体内扩散的能力,从而开始其侵袭、转移的第一步。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江希明.肿瘤生物学,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31-249.
2 W.G.Jiang.Molecular and cellular basis of cancer invasion and metasˉtasis
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1994,81:1576-1590.
3 Barbara,Mayer.E-cadherin expression in primary and metastatic gasˉtric cancer.Cancer Res,1993,53(4):1690-1695.
4 蔡建春.E-cad与胃癌的生长方式的关系.中华病理学杂志,1994,6(23):132-134.
, 百拇医药
5 Yuichiro Doki.Correlation between E-cadherin expression and invaˉsivenessin vitro in a human esophageal cancer cell line.Cancer Res,1993,53(5):3421-3426.
6 Hiroshi Oka.Expression of E-cadherin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in huˉman breast cancer tissu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metastasis.Cancer Res,1993,53:1696-1701.
作者单位:1 30019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外科
2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肿瘤科
(收稿日期:2004-04-18)
(编辑 晓勇),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