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4年第9期
编号:10446654
非激素解热的作用及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9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4)09-0840-01

    地塞米松为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在儿科临床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作为替代疗法,应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可明显改善症状。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使用激素,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用于重症感染,利用激素的抗炎、抗毒素、抗过敏、抗休克作用,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减轻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保护机体细胞及亚细胞结构,选择性的稳定溶酶体膜,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救治了多种感染、中毒及过敏性休克。随着激素的广泛应用,部分基层医生出现了错用、滥用现象,造成了不应有的严重后果,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

    生理剂量的激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不可缺少的,但超剂量应用,即可引起毒副作用。主要不良反应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状,而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是影响终身生活质量的难题。激素抑制补体、干扰素生成和活性,降低机体抗抵力,激发、加重感染或使病毒、细菌、结核感染扩散,也是临床常见的问题。激素刺激胃酸分泌,降低胃肠粘膜抵抗力,导致胃肠溃疡、出血,穿孔临床偶见。长期应用,突然停药可出现恶心、呕吐、低血压休克,有时危及生命。值得注意的是,激素的副作用与应用时间长短无固定正比关系,尽管不是长期应用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尤其是病毒感染性疾病,激素抑制网状内皮细胞干扰素生成,使病毒繁殖、扩散,造成严重后果。如水痘,本为病毒感染,但由于热应用激素,则加重病情,使水痘数个融合、出血,合并肺炎、脑炎。因我院地处小城镇,农村病人多见,凡发热病人普遍应用激素解热,水痘合并症屡见。

    由于激素可抑制热源的释放,并直接作用于体温中枢,使热度下降迅速,部分医生认为地塞米松是“解热药”的一种,退热效果好,形成了误解,出现了一种“有热必用,输液必用”的错用激素现象,对发热病人不论病程长短,病情轻重,也不考虑热源是细菌、病毒,还是结核感染,一律应用激素来降低体温,甚至有连续应用数日现象,虽然当时热退理想,家长满意,但多方面分析本方法实在不可取,可使发热迁延不愈,免疫力进一步低下,激发病毒反复感染及合并其他细菌、霉菌感染,造成医源性疾病,给病人造成不应有的痛苦和负担。尤其是儿科,更应该杜绝“用激素退热”现象,因为儿科绝大多数病人均为急性发热性疾病,病毒感染多见,我院门诊2003年就诊量12860人次及病房收治病人2620人次中病毒感染性疾病占80%~90%,而且经过一般解热药物及物理降温方法均可使体温下降,即使是过高热致惊厥病人,适量加用镇静剂,也没有必要应用激素降温。有激素适应证的病人,也应在明确诊断之后,规范应用,发热初期最好不用,在未明确诊断之前应用激素,将会对发热的特点、临床症状及某些实验室检查结果造成干扰,影响疾病诊断,误诊误治,后果不堪设想,医疗纠纷难免。呼吁临床医生,解热不用地塞米松。

    作者单位:064000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儿科

    (收稿日期:2004-02-03)

    (编辑晓 勇),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