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小儿内科杂病 > 低热
编号:10446858
低热的中医治疗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6A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4)06-0821-02

    低热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多见于内伤发热,为脏腑气血虚损或失调而引起;也可见于病人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并不高者,低热常为标本俱病,虚实相间,病情有的较长,而治疗又比较困难,本人从实践体会到:病因虽多,治疗虽难,但只要抓住疾病的分型与特点,掌握好药物的性质特点,是可以取得满意疗效的。现将常见的辨证分型及治疗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1 气郁发热

    此类患者多性情急躁,平时情绪不稳定,多言快语,面色青。时觉身热心烦,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制或烦躁易怒,胸胁胀闷,喜叹息,口苦而干,舌苔黄,脉弦数。妇女常兼月经不调,经来腹痛或乳房发胀。治疗宜疏肝解郁清热,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但不宜多用理气药,因为理气药香燥,容易伤阴。

    患者,女,34岁,低热1年余,时有烦躁,胸闷胀,自觉气短,善叹息,月经来潮时小腹痛,舌质暗紫,苔薄白,脉细弦,采用丹栀逍遥散合四物汤加减。方药为:柴胡5g,薄荷3g,白芍10g,丹皮10g,茯苓10g,当归15g,枳壳6g,桃仁10g,红花10g,桔梗5g,牛膝6g,川芎6g,赤芍5g。长期气郁发热病人,多伴有血瘀。治疗时宜疏肝理气同时活血化瘀,常获得可喜疗效。
, http://www.100md.com
    2 外感后的低热

    感受外邪,禀体素虚,正邪相争,邪气留恋,低热难退,外感后,治疗不当,过用寒凉,或早进滋补,失于表散,也可以使邪气伏于里而难于外透。所以在治疗外感时,不宜用大苦大寒之剂或大发汗;宜轻剂,小量外透为好。

    患者,男,12岁,发热十余天不退,体温37.2℃~38℃,不思饮食,面色黄白,大便稀软,舌苔薄白,脉濡缓。可用升麻葛根汤合香苏散加减:升麻1g,葛根3g,苏叶6g,香附3g,豆豉10g,荆芥3g,扁豆花5g,杷叶10g,陈皮6g。方内升麻、葛根升举阳气,解肌透邪,加苏叶、豆豉、薄荷、陈皮疏滞理气,驱逐风寒。诸药合用助脾气、调气血、祛外邪、退低热。

    3 阴虚低热

    此类病人的低热,为阴液不足,不能制阳,阴阳失衡,而使虚热内生。多见于瘦人。症见午后或夜间发热,手足心发热,或骨蒸潮热,心烦,少寐,多梦,颧红,盗汗,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质干红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方用清骨散或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患者,男,60岁,脑血管病,两手心发热,午后两颧红赤,口干,心烦,睡眠差,唇红,舌红无苔,脉细弱。可采用沙参麦门汤加减:生地15g,麦冬15g,石斛15g,首乌15g,当归10g,沙参15g,丹皮10g,玉竹15g,青蒿10g。用生地等药滋补阴液,丹皮、青蒿等清虚热。
, 百拇医药
    4 气虚低热

    此种低热多与脾气虚弱有关,发热常在劳后发生或加剧,热势或低或高。头晕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感冒,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治宜益气健脾,甘温除热,临床多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患者,男,13岁,平素体质较弱,饮食甚少,近2日发热,流涕咳嗽,面色弱濡。可用笔者经验方:藿香6g,扁豆花10g,苏叶5g,荷叶5g,白薇10g,苍术5g,陈皮5g,杏仁3g,葛根2g。在治疗脾胃虚弱病人外感时笔者常注意到脾胃气虚的特点,加用补脾益气之品,祛邪外出,疗效很好。

    5 痰食积滞之低热

    这类低热多见于小儿、老人、久病体虚之人。因为其生理特点,胃肠功能比较低弱,脾胃的运化功能受到损害,所以易积食、生痰,再加之外感等因素致使低热不退。笔者在治疗这种病时,注意到在方药中加上消导积滞、化痰药物,如越鞠丸、保和丸等方药,收到很好效果。
, http://www.100md.com
    患者,男,4岁,低热7天,不思饮食,呃气,2天未解大便,腹胀,流鼻涕,咳嗽,舌苔白厚,采用香苏散加减效果较好。方药是:苏叶10g,薄荷3g,豆豉10g,杷叶5g,大黄3g,枳壳5g,焦三仙各5g。

    在用药方面,内伤久病者,要注意调理脏腑气血,补虚祛邪。一方面要以祛邪为主,另一方面又要注意维护正气。外邪内陷者,佐以轻透之品,鼓动正气,因势引导。小儿低热、脾胃虚弱,加用葛根、白芷之类。入夏后,低热不退病 人,加上六一散、鲜竹叶,能清暑利尿,畅通气机,退热往往理想。肝气郁滞的低热,理气时要防止伤阳,理气药要轻或加补阴药物。气虚低热加用香薷、白薇、藿香。阳虚低热用玄参清肾经虚热为主,丹皮清无汗之骨蒸潮热;地骨皮清有汗之骨蒸,青蒿、秦艽治疗虚劳发热。在治疗低热用药上,一般来说,药量宜轻,不宜过大。大剂量用药,往往苦寒相加易伤正气;若病情需要,也要中病即止。

    总之,临床辨证时,要抓住疾病分型的性质特点与变化规律,掌握住药性特点,用药要有的放矢,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单位:256800山东省沾化县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04-04-01)

    (编辑李 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