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癔性失语38例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总结针刺不同穴位对癔性失语的疗效,找出特效穴。方法 经验总结与对照比较方法,主要将单独针刺内关穴,内关穴合用其它穴位,未针刺内关的病例之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单独针刺内关穴及内关穴合用其它穴位病例组的疗效显著优于未针刺内关穴的病例组。结论 内关穴为针刺治疗癔性失语的特效穴。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癔性失语 内关穴 特效穴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4)07-1019-02
笔者用针刺法治疗癔性失语3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0年12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病例38例,女25例,男13例,15岁以下7例,16~45岁23例,45岁以上8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75岁,平均(27±3)岁。癔性失语为受精神刺激后突然发病,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4h,不能象某些病例可集中一定病例数,同时进行分组对照,疗效判定。
, 百拇医药
1.2 诊断标准 癔性失语属癔症,因受精神刺激或不良的环境影响,表现为对外来刺激不应答,尤以不说话的一种临床常见症,多见于中年女性,多有反复发作史,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4h。临床主要表现:(1)癔症性抽搐发作:突然倒地,全身僵直,角弓反张,四肢不规则抖动,呼之不应,但无唇舌咬伤、跌伤,无大小便失禁。(2)失音、缄默。(3)意识障碍:可为意识朦胧状态,或为昏睡、呼之不应、推之不动、四肢发硬、僵卧于床,但生命体征平稳,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及病理征等[1]。
1.3 治疗方法 针刺疗法,主以泻法。取穴:开四关,水沟、内关,另可酌加会阴、灸百会等。四关为双侧合谷、太冲,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太冲为足厥阴肝经原穴,水沟、百会属督脉,水沟为督脉与手足阳明之会,百会又叫三阳五会,为督脉、手足三阳、足厥阴之会,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会阴属任脉,为任、督、冲三脉之会[2]。
针刺以上穴位多有效,起效时患者叫出声,语句简短,如“气死了”、“不活了”等,多与发病前的精神刺激有关,或诉针刺部位难受等。此时阳证的四肢僵硬缓解,情绪安定并渐安静入睡,醒后正常出院,阴证则四肢活动,说出心里话,或要喝水、进食、回家等。
, 百拇医药
1.4 疗效判断 根据临床实践,针对本病症的针刺疗法,拟定以下疗效判断标准:(1)5~10min起效为特效;(2)10~15min起效为显效;(3)15~20min起效为有效;(4)20min以上不列入分析。
2 结果
随机针刺不同穴位组,记录疗效见表1。
表1 38例病例针刺起效时间 例(%)(略)
由表1可见38例总有效率89.6%,总特效率63.2%,未针刺内关穴病例组特效率14.3%,针刺其它穴位合用内关穴病例组特效率73.7%,单针刺内关穴病例组特效率75%。单独针刺内关穴病例组及针刺内关穴合用其它穴位病例组的特效率显著高于未针刺内关穴病例的特效率,P<0.05。
3 讨论
, 百拇医药
癔性失语多见于中年女性,其次为青春期少年,再次为儿童及老年人。既往资料发病年龄15~35岁[1],38例病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75岁,15岁以下7例,15~25岁9例,25~35岁14例,45~60岁5例,60岁以上3例。基本符合既往资料记载,但儿童、老年人、青春期少年似有上升趋势。可能有以下原因:(1)独生子女现象;(2)人口老龄化;(3)青少年处生长发育及求学阶段,生理、心理变化大,学习压力重。
此病症中医属郁证,为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或痰火蒙窍所引起的一类病症。主要症状为情志异常,如悲戚过度、痴呆、缄默,或突然失语、失明、胸闷气逆,甚至晕厥,或肢体麻木、瘫软、抖动等[2]。
病因辨证为内伤七情,思虑、郁怒,损伤心、肝、脾;脏腑经络辨证属心包,手厥阴经;肝,足厥阴经;八纲辨证主要分阴阳虚实,总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证。可分为阴阳二证:阳证表现为急性面容,面色潮红,呼吸急促,甚至满头大汗、口吐白沫,唇舌及全身抖动,或全身四肢僵硬如棒。阴证表现为四肢痿软,表情淡漠,不动不语。但皆无唇舌咬伤,无跌伤,无大小便失禁,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病理征等[3]。
, 百拇医药
治疗方法针刺疗法,因本虚标实证,故主以泻法,邪去正安,辅以补气、温阳,如针刺足三里、灸百会、神阙等。
由表1可见,此病症针刺疗法,疗效确切显著,其中尤以内关穴为特效穴,故近年来,多单取内关,甚仅取一侧内关,疗此病症,取得立竿见影之效。
内关穴为何有此神效?查阅书籍资料总结如下:(1)内关穴为手厥阴心经络穴,八脉交会阴维,会合部位为胃、心、胸。穴名释义:内:指内脏;关:指出入要地。本穴八脉交会阴维,阴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的作用。《难经·二十九难》“阴维为病苦心痛”。阴维为病在脏,为此本穴为擅治内脏的要穴,故名内关。《甲乙经》“心惕惕不能动,失智,内关主之;心澹澹而善惊恐心悲,内关主之”。《拦江赋》“胸中之病内关担”。《四总穴歌》“心胸内关应”[2]。(2)内关穴的解剖、神经生理学基础。内关穴的局部解剖: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前臂正中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2]。
, http://www.100md.com
可见内关穴主要有正中动、静脉及正中神经,正中神经由C6~T1段脊髓发出。
内脏器官神经支配表中[4],上肢的血管、皮肤受交感神经支配,由T2~8脊髓侧角发出;心脏、支气管、肺、胃等分别由T2~5、T2~5、T6~12脊髓段发出。
内脏牵涉性疼痛与脊髓关系表中[4]膈C4,心脏C8~T1。
由上所见,上肢的血管、皮肤交感神经支配与心脏,支气管、肺、胃等神经支配为类似节段发出,内关穴深层的正中神经所发出脊髓段与膈、心脏牵涉性疼痛相关的脊髓段大部重合。
综上所述,与中医典籍所述内关主胃、心、胸相吻合,这些可能为内关穴作用的神经解剖生理学基础,亦即内关穴为针刺治疗癔性失语之特效穴的神经解剖生理学基础。
内关穴为针刺治疗癔性失语的特效穴。可用于针刺治疗癔性失语及相关、相类病症,也可用于郁怒而暴饮酒、服药、服毒等中毒症状轻于精神症状的治疗或辅助治疗。
, http://www.100md.com
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取用简段,可深刺,无禁忌证,实为神圣所设,要妙之穴,尤适用于基层中医急救,具有醒神、安神、镇静作用。
参考文献
1 沈渔.精神病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14-116.
2 杨甲三.针灸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10,193-194,635.
3 邓铁涛,郭振球.中医诊断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94.
4 于频.系统解剖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10-312.
作者单位:231600安徽省肥东县中医院
(收稿日期:2004-03-22)
(编辑 李阳), 百拇医药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癔性失语 内关穴 特效穴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4)07-1019-02
笔者用针刺法治疗癔性失语3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0年12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病例38例,女25例,男13例,15岁以下7例,16~45岁23例,45岁以上8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75岁,平均(27±3)岁。癔性失语为受精神刺激后突然发病,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4h,不能象某些病例可集中一定病例数,同时进行分组对照,疗效判定。
, 百拇医药
1.2 诊断标准 癔性失语属癔症,因受精神刺激或不良的环境影响,表现为对外来刺激不应答,尤以不说话的一种临床常见症,多见于中年女性,多有反复发作史,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4h。临床主要表现:(1)癔症性抽搐发作:突然倒地,全身僵直,角弓反张,四肢不规则抖动,呼之不应,但无唇舌咬伤、跌伤,无大小便失禁。(2)失音、缄默。(3)意识障碍:可为意识朦胧状态,或为昏睡、呼之不应、推之不动、四肢发硬、僵卧于床,但生命体征平稳,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及病理征等[1]。
1.3 治疗方法 针刺疗法,主以泻法。取穴:开四关,水沟、内关,另可酌加会阴、灸百会等。四关为双侧合谷、太冲,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太冲为足厥阴肝经原穴,水沟、百会属督脉,水沟为督脉与手足阳明之会,百会又叫三阳五会,为督脉、手足三阳、足厥阴之会,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会阴属任脉,为任、督、冲三脉之会[2]。
针刺以上穴位多有效,起效时患者叫出声,语句简短,如“气死了”、“不活了”等,多与发病前的精神刺激有关,或诉针刺部位难受等。此时阳证的四肢僵硬缓解,情绪安定并渐安静入睡,醒后正常出院,阴证则四肢活动,说出心里话,或要喝水、进食、回家等。
, 百拇医药
1.4 疗效判断 根据临床实践,针对本病症的针刺疗法,拟定以下疗效判断标准:(1)5~10min起效为特效;(2)10~15min起效为显效;(3)15~20min起效为有效;(4)20min以上不列入分析。
2 结果
随机针刺不同穴位组,记录疗效见表1。
表1 38例病例针刺起效时间 例(%)(略)
由表1可见38例总有效率89.6%,总特效率63.2%,未针刺内关穴病例组特效率14.3%,针刺其它穴位合用内关穴病例组特效率73.7%,单针刺内关穴病例组特效率75%。单独针刺内关穴病例组及针刺内关穴合用其它穴位病例组的特效率显著高于未针刺内关穴病例的特效率,P<0.05。
3 讨论
, 百拇医药
癔性失语多见于中年女性,其次为青春期少年,再次为儿童及老年人。既往资料发病年龄15~35岁[1],38例病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75岁,15岁以下7例,15~25岁9例,25~35岁14例,45~60岁5例,60岁以上3例。基本符合既往资料记载,但儿童、老年人、青春期少年似有上升趋势。可能有以下原因:(1)独生子女现象;(2)人口老龄化;(3)青少年处生长发育及求学阶段,生理、心理变化大,学习压力重。
此病症中医属郁证,为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或痰火蒙窍所引起的一类病症。主要症状为情志异常,如悲戚过度、痴呆、缄默,或突然失语、失明、胸闷气逆,甚至晕厥,或肢体麻木、瘫软、抖动等[2]。
病因辨证为内伤七情,思虑、郁怒,损伤心、肝、脾;脏腑经络辨证属心包,手厥阴经;肝,足厥阴经;八纲辨证主要分阴阳虚实,总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证。可分为阴阳二证:阳证表现为急性面容,面色潮红,呼吸急促,甚至满头大汗、口吐白沫,唇舌及全身抖动,或全身四肢僵硬如棒。阴证表现为四肢痿软,表情淡漠,不动不语。但皆无唇舌咬伤,无跌伤,无大小便失禁,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病理征等[3]。
, 百拇医药
治疗方法针刺疗法,因本虚标实证,故主以泻法,邪去正安,辅以补气、温阳,如针刺足三里、灸百会、神阙等。
由表1可见,此病症针刺疗法,疗效确切显著,其中尤以内关穴为特效穴,故近年来,多单取内关,甚仅取一侧内关,疗此病症,取得立竿见影之效。
内关穴为何有此神效?查阅书籍资料总结如下:(1)内关穴为手厥阴心经络穴,八脉交会阴维,会合部位为胃、心、胸。穴名释义:内:指内脏;关:指出入要地。本穴八脉交会阴维,阴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的作用。《难经·二十九难》“阴维为病苦心痛”。阴维为病在脏,为此本穴为擅治内脏的要穴,故名内关。《甲乙经》“心惕惕不能动,失智,内关主之;心澹澹而善惊恐心悲,内关主之”。《拦江赋》“胸中之病内关担”。《四总穴歌》“心胸内关应”[2]。(2)内关穴的解剖、神经生理学基础。内关穴的局部解剖: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前臂正中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2]。
, http://www.100md.com
可见内关穴主要有正中动、静脉及正中神经,正中神经由C6~T1段脊髓发出。
内脏器官神经支配表中[4],上肢的血管、皮肤受交感神经支配,由T2~8脊髓侧角发出;心脏、支气管、肺、胃等分别由T2~5、T2~5、T6~12脊髓段发出。
内脏牵涉性疼痛与脊髓关系表中[4]膈C4,心脏C8~T1。
由上所见,上肢的血管、皮肤交感神经支配与心脏,支气管、肺、胃等神经支配为类似节段发出,内关穴深层的正中神经所发出脊髓段与膈、心脏牵涉性疼痛相关的脊髓段大部重合。
综上所述,与中医典籍所述内关主胃、心、胸相吻合,这些可能为内关穴作用的神经解剖生理学基础,亦即内关穴为针刺治疗癔性失语之特效穴的神经解剖生理学基础。
内关穴为针刺治疗癔性失语的特效穴。可用于针刺治疗癔性失语及相关、相类病症,也可用于郁怒而暴饮酒、服药、服毒等中毒症状轻于精神症状的治疗或辅助治疗。
, http://www.100md.com
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取用简段,可深刺,无禁忌证,实为神圣所设,要妙之穴,尤适用于基层中医急救,具有醒神、安神、镇静作用。
参考文献
1 沈渔.精神病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14-116.
2 杨甲三.针灸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10,193-194,635.
3 邓铁涛,郭振球.中医诊断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94.
4 于频.系统解剖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10-312.
作者单位:231600安徽省肥东县中医院
(收稿日期:2004-03-22)
(编辑 李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