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6期
编号:10447141
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与危险因素关系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6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4)06-0521-0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例住院老年患者中,男142例,女58例;年龄60~84岁,平均68±4.5岁;冠心病130例,脑梗塞122例,糖尿病42例,高血压64例;其中冠心病按1977年WHO诊断标准;脑梗塞根据病人的症状和CT、MRI检查结果,包括腔隙性脑梗塞;高血压诊断标准以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脂血症以总胆固醇>5.7mmol/L和(或)甘油三酯>1.8mmol/L;糖尿病按1998年WHO诊断标准。

    1.2 超声诊断 检查采用美国ACUSON125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MHz,患者仰卧位,头部稍偏向非检查侧,从颈根部开始向上逐渐检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并用彩色多普勒和脉冲多普勒技术探测血流,判定血管狭窄程度,分析下列两种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1)颈动脉血管弹性差或顺应性减退。(2)斑块:指突向管腔内局灶性动脉壁增厚。需纵轴和横轴图像上的同一部位均能见到,其厚度超过相邻区域的动脉壁内膜-中膜厚度至少50%,回声不均匀或明显增厚,可伴有声影。
, 百拇医药
    1.3 统计分析 采用卡方检验χ 2 ,P<0.05时认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1)200例患者中超声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160例,按年龄分为60~69岁为A组(52例),70~79岁为B组(88例),≥80岁为C组(30例),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发生冠心病脑梗塞增加,与其它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其它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各年龄组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例数 (%)

    注:与其它危险因素比较 ˇ P<0.05

    表2 各年龄组的动脉硬化指标的检出率

    注:与其他年龄组相比 ˇ P<0.05
, 百拇医药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主要累及体循环中的大中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累及最多,颈动脉是连接心脑两个主要脏器的管道,国内外大量临床实验及流行病学均已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1~3] 。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壁结构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比例失调,弹性较差的胶原纤维增多,弹性较强的弹力纤维发生退行性变及功能减退,导致大动脉壁增厚,僵硬度增加及顺应性降低。本组结果显示,老年患者中 颈动脉粥样硬化很常见,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粥样斑块检出率分别为86%和67%,表2可见,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与文献报道一致 [3] 。故认为在所有危险因素中,患者年龄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最强的独立相关性。本组资料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脑梗塞密切相关。而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未发现有显著相关性。主要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因素间会互相作用和影响,但年龄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且其颈动脉粥样硬化中脑梗塞和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升高,所以,颈动脉超声检测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价值的指标。在正常老年人应用超声方法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便有效的降低脑梗塞和冠心病的发生率。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Tanaka H,Nishino M,et al.Progression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Japanese patient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troke,1992,23:946.

    2 Geronlakos G,Graven TE.The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s a marker of the presence of serious symptomatic coronary artery disease.Eur Heart J,1994,15:781.

    3 Gomez CR.Carotid plaque morphology and risk for stroke.Stroke,1990,21:148.

    作者单位:710005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收稿日期:2004-03-31)

    (编辑海 天),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