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6期
编号:10447162
应用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重度窒息致脑损伤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6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4)06-0561-02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和新生儿科常见的急症,重度窒息后的脑缺氧缺血损伤和颅内出血,常引起新生儿死亡和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因此,临床防治尤为重要。近年来,我院结合头颅CT检查,应用苯巴比妥对重度窒息儿颅内病变的预防,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Apgar评分≤3分的重度窒息儿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均为农村接生新生儿。患儿在出生体重、胎龄、性别、Apgar评分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依据 重度窒息:生后Apgar评分1min0~3分,5min<5分。

    1.3 防治方法 预防组在出生后5~6h内1次给予静注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12h后给予维持量5mg/(kg·d),共5天。用药4天后测血清苯巴比妥浓度,平均值为22.5±4.7mg/L。用药期间未发生呼吸变化及反应低下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未用苯巴比妥。两组均在生后第4天进行头颅CT检查。
, 百拇医药
    1.4 实验室检查 预防组与对照组均在用药前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和化验监测,血氧饱和度分别为95±2%、93±3%,血糖分别为2.9±1.5mmol/L、3.3±1.4mmol/L,血压分别为49±9mmHg、44±8mmHg,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2 结果

    2.1 头颅CT 显示低密度灶最常见发生在额顶部,颅内出血最常见发生在蛛网膜下腔。头颅CT检查脑缺氧缺血损伤预防组6例,对照组7例;颅内出血预防组1例,对照组3例;脑缺氧缺血损伤和颅内出血均有预防组2例,对照组4例。出血部位,蛛网膜下腔出血预防组4例,对照组8例。

    2.2 神经症状 预防组无一例发生惊厥,原发惊厥2例很快停止抽搐,以后一直未发。对照组有5例发生惊厥,应用苯巴比妥临时处理,但惊厥持续时间较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 百拇医药
    据统计,我国新生儿窒息有7.5%~57.6%引起脑损 伤。上海市儿科研究所陈惠金等同志在国内最早应用头颅CT检查,提出在新生儿出生6h内早期应用苯巴比妥可显著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引起的脑损伤,预防早产儿脑室出血。我院自应用以来,经临床研究显示,脑损伤发生率预防组为60%,对照组为93%。应用苯巴比妥后,预防组无1例惊厥发生;对照组惊厥的发生率为33.3%,且持续时间较长。结果显示,用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脑损伤和惊厥确实有效。

    大量研究证实,苯巴比妥有保护神经的作用,可降低代谢率,降低脑血流,降低脑细胞内外水肿,降低颅内压,抗痉挛及镇静作用,并能使动脉血压正常化,清除自由基。预防用药能成功地阻止惊厥的发生,预防重度窒息引起的颅内病变安全有效。在预防用药的同时,一定要保持窒息儿内环境的稳定,防止血压高低不稳,避免低血糖、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于充分发挥预防作用至关重要。

    头颅CT在检查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脑损伤敏感性达100%,能够很好地显示小脑延髓池、鞍上池、四叠体池、环池、纵裂池及侧裂池等范围的出血,能更准确地显示出血部位、范围、程度及区分各种出血类型。本院预防组和对照组颅内病变发生率分别高于上海市儿科研究所资料53.3%和83.3%,可能与农村因病重转院有关。上海市儿科研究所资料提示,外院患儿多因病重而转院发生颅内病变的危险因素明显增加。因此,一定要注重农村孕妇围产期保健,提高保健意识,及时到县级医疗保健单位生产,确保母子安全。

    作者单位:037400山西省浑源县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04-03-09)

    (编辑子 萱),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