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药业版 > 市场动态 > 分析预测 > 正文
编号:10449948
透视国内外医药企业并购风云
http://www.100md.com 2004年7月30日 中国医药网
     动因

    我国在加入WTO后承诺在2003年对外国投资者开放医药分销市场。为了与外来竞争者相抗衡,保护民族医药产业,国家经贸委在医药行业15年规划中提出: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现有大型企业的基础上通过股票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着力培养10个销售额达50亿元以上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其中,2003年4月,国资委下文批准中国药材集团并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从而诞生了中国医药商业第一家销售超百亿的“巨舰”。另外,悬在国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上方的GMP、GSP认证在2004年也是大限将至。目前全国已通过GMP、GSP认证的医药企业所占比例不到企业总量的50%,多数不能在规定期限内通过认证的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必将选择与大中型企业联合;而具有资金、品牌、营销网络优势的企业更是“乘机”通过企业的兼并、收购,低成本的扩大市场规模以实现雄霸全国或某一区域的雄心壮志。

    从国际医药经济发展来看,医药企业兼并重组是医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医药产业高度集中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排名前列的跨国医药公司大多进行了不同规模的兼并、重组,从而形成了葛兰素一史克比成,辉瑞一华纳兰博特,赫斯特一罗纳,阿斯特拉一捷利康等一批超大规模的制药企业。这些医药企业通过兼并、联合获得了强大的资本、优秀的医药人才、完善的营销网络、过硬的技术开发实力,迅速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而更有利于自身的长期发展。

    从我国医药产业的市场竞争来看.无论大中小型企业,市场竞争的结果都使得医药市场更加细分化,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加集中在生产或者经营的某一环节上,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在竞争的各个环节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这时候的市场竞争更要求企业在做大做精的同时学会合作。竞争越强,医药企业相互间寻求合作的动机也就越强烈,因此,在医药企业兼并联合的案例中不乏企业强强联合的实例,如:在国外,辉瑞耗资900亿美元兼并了华纳兰博特公司;国内有中国华源集团控股上海医药集团;新华制药和鲁抗医药集团合并为山东新华鲁抗药业集团;南京金陵制药集团与南京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组建了南京医药产业集团公司等。

    从企业自身的发展的角度来看,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的根本目标仍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兼并、收购将有助于企业快速获得资本或是扩大企业规模,占领市场份额。同时,因为有效地避免了固定资产的重置以及在兼并过程中产生的优势互补,成功的企业兼并能为企业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医药行业是个高投入、高产出、研发周期长的行业,这一特点也吸引了大量的民营资本进军医药行业。在2003年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的年度销售排行榜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6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