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疾病(2004.08.09)
中医药治疗急性坏死性血管炎见效快
坏死性血管炎是指侵犯真皮毛细血管及小血管的变应性血管炎,本病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发病机理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密切关系。中青年女性多发,好发于下肢,表现为皮疹、红斑、水疱、血疱、坏死、溃疡等多形性、对称性症状,自觉有瘙痒或烧灼感,偶有痛感。若不及时治疗,可累及黏膜、关节、肾脏、胃肠道、肺部及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等,甚至引起死亡。《中国医药学报》2004年第19卷第6期报道了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学院苏萍临床采用中医药治疗急性坏死性血管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被收治的29例患者均为急性坏死性血管炎,双下肢皮损有坏死、溃烂者。其中女性25例,男性4例;年龄最大者48岁,最小者16岁,平均年龄26.7岁;其中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20年;检验血沉全部增快,最快56mm/h,最慢23mm/h,平均为37mm/h。
治疗方法:1.内治法,辨证为热盛血瘀,症见双下肢小腿至踝部有红斑、瘀斑、斑丘疹、结节、水疱、血疱、坏死、溃烂、脓性分泌物,可伴有发热、口渴、便干、溲赤等症,舌红苔黄,脉弦。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药用金银花30g,野菊花15g,茜草15g,丝瓜络10g,牛膝10g,生甘草10g。热重可加蒲公英、黄芩,肿胀湿重加土茯苓、车前子,有疼痛加元胡、枳壳,血瘀重加地龙、红花,气虚者加生黄芪、茯苓。水煎服,1日1剂,2周为1个疗程。2.外治法,伤面有腐肉脓性分泌物,外用化腐生肌之海马膏,每日清创换药1次。伤口腐肉已脱,肉芽鲜红,分泌物少,可用生肌膏,每日换药1次。3.护理,饮食清淡不油腻,忌生冷辛辣、海鲜及易引起过敏之物,戒烟戒酒,保持精神愉快。
, http://www.100md.com
结果显示:29例急性坏死性血管炎患者全部治愈,用药时间最短为12天,最长为26天。双下肢皮损症状消失,伤口愈合,有轻度色素沉着,无萎缩性疤痕。检验:血沉全部转为正常,平均为16mm/h,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
苏萍医生指出:坏死性血管炎中医学无相应病名,归于“脉痹”范畴。中医认为,本病是因肺、脾、肾三经虚弱以至风邪挟湿侵入络脉,营血循行受阻,以致瘀血凝聚肌肤所致,瘀久化热生毒,故急性发作表现为皮肤迅速坏死、溃烂。本病病机复杂,辨证困难,且易反复发作,侵犯内脏。在治疗上,抓住毒热蕴结肌肤,既可外达,又可内传的特点,急投大剂量清热解毒、凉血活血药,控制病情,不致毒邪内传而侵犯内脏。
本方用金银花、野菊花清热解毒,生地黄、鸡血藤、丹皮、赤芍、当归凉血活血,茜草、丝瓜络化瘀通络,牛膝既活血又引血下行,生甘草调和诸药。热重者可加蒲公英、黄芩清热,肿胀湿重者加土茯苓、车前子利湿消肿,疼痛者加元胡、枳壳理气止痛,血瘀重者加地龙、红花活血化瘀,气虚者加生黄芪、茯苓健脾益气。此外,外治法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发挥药效,配合内服药使用,可加快愈和速度。本病前期使用海马膏化腐祛脓,后期用生肌膏,以生肌收口,并使皮肤完好,不留疤痕。该法目前未发现副作用,且疗效好,见效快,病程短,不易复发,不易发生内脏病变。
, 百拇医药
排石汤排石有良效
《湖北中医杂志》2004年第26卷第5期报道了湖北省武汉市商业职工医院汉阳分院朱圣兵医生临床采用排石汤加味治疗泌尿系结石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朱圣兵医生首先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中,男性11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68岁;单肾结石6例,双肾结石2例,输尿管结石15例,输尿管并肾结石5例,合并肾积水者8例。对照组13例中,男性5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者28岁,最大者54岁;单肾结石4例,双肾结石1例,输尿管并肾结石8例,合并肾积水者5例。两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腹疼痛,伴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均经B超或X线拍片检查确诊,结石均不超过1.0cm。
治疗方法:治疗组以排石汤加味治疗,药物组成为: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石韦、冬葵子、川牛膝、王不留行、白芍、甘草。加减:湿热型加滑石、车前子、木通、灯心草、黄柏等;气滞型加乌药、川楝子、沉香等;肾虚型加制附片、桑寄生、续断、狗脊、山茱萸、生地、熟地、枸杞子、女贞子等;血瘀型加穿山甲、土鳖虫、三棱、莪术、琥珀等;气虚型加黄芪、党参等;痛甚者加大白芍、甘草用量,酌加地龙、延胡索、威灵仙等;伴恶心欲吐者加姜半夏;伴积水者酌加葶苈子、泽泻等;尿血者酌加白茅根、小蓟等。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对照组:服用中成药排石颗粒冲剂。1次1袋,每天3次,每袋20克。两组患者均需适当饮水并加强跳跃运动。
, http://www.100md.com
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体征消失,B超或X线拍片检查结石影像消失;有效:症状体征消失或减轻,B超或X线拍片检查有残留结石或结石下移;无效:症状体征减轻或无变化,B超或X线拍片检查结石无改变。
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28例中,治愈2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13例中,治愈4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69.23%。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P<0.05。
朱圣兵医生指出:泌尿系结石属中医“石淋”、“血淋”、“腰痛”等范畴。病机主要为湿热下注,煎熬尿液,结为砂石。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患者因体质、精神、生活环境的不同而会出现不同的证型和症状。针对泌尿系结石的存在这一主要矛盾,故以排石汤加味治疗。排石汤方中,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有排石、化石之功;石韦、冬葵子、王不留行可行尿通淋;白芍、甘草解痉,可松弛平滑肌,扩张输尿管,以利排石;牛膝活血引药下行,以助排石。诸药合用有助于结石排出。朱圣兵医生认为临床治疗时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得当,均可获良效。, 百拇医药(中国中医研究院信息所)
坏死性血管炎是指侵犯真皮毛细血管及小血管的变应性血管炎,本病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发病机理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密切关系。中青年女性多发,好发于下肢,表现为皮疹、红斑、水疱、血疱、坏死、溃疡等多形性、对称性症状,自觉有瘙痒或烧灼感,偶有痛感。若不及时治疗,可累及黏膜、关节、肾脏、胃肠道、肺部及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等,甚至引起死亡。《中国医药学报》2004年第19卷第6期报道了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学院苏萍临床采用中医药治疗急性坏死性血管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被收治的29例患者均为急性坏死性血管炎,双下肢皮损有坏死、溃烂者。其中女性25例,男性4例;年龄最大者48岁,最小者16岁,平均年龄26.7岁;其中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20年;检验血沉全部增快,最快56mm/h,最慢23mm/h,平均为37mm/h。
治疗方法:1.内治法,辨证为热盛血瘀,症见双下肢小腿至踝部有红斑、瘀斑、斑丘疹、结节、水疱、血疱、坏死、溃烂、脓性分泌物,可伴有发热、口渴、便干、溲赤等症,舌红苔黄,脉弦。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药用金银花30g,野菊花15g,茜草15g,丝瓜络10g,牛膝10g,生甘草10g。热重可加蒲公英、黄芩,肿胀湿重加土茯苓、车前子,有疼痛加元胡、枳壳,血瘀重加地龙、红花,气虚者加生黄芪、茯苓。水煎服,1日1剂,2周为1个疗程。2.外治法,伤面有腐肉脓性分泌物,外用化腐生肌之海马膏,每日清创换药1次。伤口腐肉已脱,肉芽鲜红,分泌物少,可用生肌膏,每日换药1次。3.护理,饮食清淡不油腻,忌生冷辛辣、海鲜及易引起过敏之物,戒烟戒酒,保持精神愉快。
, http://www.100md.com
结果显示:29例急性坏死性血管炎患者全部治愈,用药时间最短为12天,最长为26天。双下肢皮损症状消失,伤口愈合,有轻度色素沉着,无萎缩性疤痕。检验:血沉全部转为正常,平均为16mm/h,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
苏萍医生指出:坏死性血管炎中医学无相应病名,归于“脉痹”范畴。中医认为,本病是因肺、脾、肾三经虚弱以至风邪挟湿侵入络脉,营血循行受阻,以致瘀血凝聚肌肤所致,瘀久化热生毒,故急性发作表现为皮肤迅速坏死、溃烂。本病病机复杂,辨证困难,且易反复发作,侵犯内脏。在治疗上,抓住毒热蕴结肌肤,既可外达,又可内传的特点,急投大剂量清热解毒、凉血活血药,控制病情,不致毒邪内传而侵犯内脏。
本方用金银花、野菊花清热解毒,生地黄、鸡血藤、丹皮、赤芍、当归凉血活血,茜草、丝瓜络化瘀通络,牛膝既活血又引血下行,生甘草调和诸药。热重者可加蒲公英、黄芩清热,肿胀湿重者加土茯苓、车前子利湿消肿,疼痛者加元胡、枳壳理气止痛,血瘀重者加地龙、红花活血化瘀,气虚者加生黄芪、茯苓健脾益气。此外,外治法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发挥药效,配合内服药使用,可加快愈和速度。本病前期使用海马膏化腐祛脓,后期用生肌膏,以生肌收口,并使皮肤完好,不留疤痕。该法目前未发现副作用,且疗效好,见效快,病程短,不易复发,不易发生内脏病变。
, 百拇医药
排石汤排石有良效
《湖北中医杂志》2004年第26卷第5期报道了湖北省武汉市商业职工医院汉阳分院朱圣兵医生临床采用排石汤加味治疗泌尿系结石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朱圣兵医生首先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中,男性11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68岁;单肾结石6例,双肾结石2例,输尿管结石15例,输尿管并肾结石5例,合并肾积水者8例。对照组13例中,男性5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者28岁,最大者54岁;单肾结石4例,双肾结石1例,输尿管并肾结石8例,合并肾积水者5例。两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腹疼痛,伴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均经B超或X线拍片检查确诊,结石均不超过1.0cm。
治疗方法:治疗组以排石汤加味治疗,药物组成为: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石韦、冬葵子、川牛膝、王不留行、白芍、甘草。加减:湿热型加滑石、车前子、木通、灯心草、黄柏等;气滞型加乌药、川楝子、沉香等;肾虚型加制附片、桑寄生、续断、狗脊、山茱萸、生地、熟地、枸杞子、女贞子等;血瘀型加穿山甲、土鳖虫、三棱、莪术、琥珀等;气虚型加黄芪、党参等;痛甚者加大白芍、甘草用量,酌加地龙、延胡索、威灵仙等;伴恶心欲吐者加姜半夏;伴积水者酌加葶苈子、泽泻等;尿血者酌加白茅根、小蓟等。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对照组:服用中成药排石颗粒冲剂。1次1袋,每天3次,每袋20克。两组患者均需适当饮水并加强跳跃运动。
, http://www.100md.com
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体征消失,B超或X线拍片检查结石影像消失;有效:症状体征消失或减轻,B超或X线拍片检查有残留结石或结石下移;无效:症状体征减轻或无变化,B超或X线拍片检查结石无改变。
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28例中,治愈2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13例中,治愈4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69.23%。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P<0.05。
朱圣兵医生指出:泌尿系结石属中医“石淋”、“血淋”、“腰痛”等范畴。病机主要为湿热下注,煎熬尿液,结为砂石。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患者因体质、精神、生活环境的不同而会出现不同的证型和症状。针对泌尿系结石的存在这一主要矛盾,故以排石汤加味治疗。排石汤方中,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有排石、化石之功;石韦、冬葵子、王不留行可行尿通淋;白芍、甘草解痉,可松弛平滑肌,扩张输尿管,以利排石;牛膝活血引药下行,以助排石。诸药合用有助于结石排出。朱圣兵医生认为临床治疗时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得当,均可获良效。, 百拇医药(中国中医研究院信息所)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