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医理纵横
编号:10454556
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辨证标准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91期
     我们前期对肝气逆、肝气郁两证研究发现,经前期综合征(PMS)为其主要病种。中医学辨证论治虽有特色,但已有研究多限于临床观察总结,影响全局的证候分布及其诊断标准尚未得到认真的研究。为使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辨证标准建立在可靠的科学数据之上,我们采用严谨的流行病学“分层抽样”调研方法,于1992~1993年对青岛、济南两地工人(1220人)、农民(280人)、教师(68人)、中专学生(220人)进行经前期综合征患病率、证候分布、肝气逆证临床表现等重要内容进行调研,调研数据进行矩阵分析,结果如下:

    一、流行病学调查

    1.PMS现患率

    据调查结果显示:山东地区1990~1991年间经前期综合征育龄妇女的现患率为42%,与张丽蓉1987年报道天津地区37%的患病率相比,已有明显上升。揭示该综合征发病率增高及病人自身对其重视程度提高。西医迄今尚无该患病率的统计,以上数据可作为认识本综合征现状的参考依据。
, 百拇医药
    该综合征的患病与职业、文化教养等因素有关:干部、教师及高中以上文化者患病率高,为46.8%;工人次之,为34.5%;农民最低为19.2%。这一结果支持关于精神紧张与职业、文化有关的观点,并增添PMS与职业关系的新认识。

    2.PMS年龄分布

    该综合征在不同年龄组中分布不同:20岁以下较为少见,仅占其发病人数的8%;32~39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为44%;其余两个年龄组24~3l岁、40~47岁患病亦较低,分别为工7%与2l%。说明年龄是本综合征发生的一个内在因素,具有诊断参考意义。

    3.PMS临床表现

    依据患者主诉与详细问诊结果统计表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情志与躯体两方面症状。其中以心烦易怒或抑郁悲泣与乳房胀疼最为突出。其次为头、腰、腹部胀疼,以及工作理家能力下降等。
, 百拇医药
    情志异常的类型与症状出现部位、患者机体状况及宿疾潜病有关:即性情急躁者,经前多心烦发火;素有头痛者,经前头痛甚;平素尚无明显不适者则随其潜在失调而各有所发。

    症状出现时间以经前6~7天者最多,占56%;其余为3~5天和10~14天。这与患者内分泌激素失调节律基本吻合。反映体内因素在本病发病中起主要作用。

    症状消退时间:月经来潮即止者为58%,持续到月经结束方消失者仅占11%。说明月经来潮对症状有释放作用。

    约59%的经前期综合征患者存在性机能障碍。这是本次调查新发现,迄今尚未见报道,值得进一步探讨。

    4.PMS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揭示证候在经前期综合征中分布规律,对于统一辨证标准,发挥中医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调查结果表明:证候分布呈现明显规律性,肝气逆证为其主证,占全部证候的59%,其余依次为肝气郁证占28%,心脾两虚证占6%,肝肾阴虚证占3%,其它证候占6%。这为从肝论治经前期综合征提供客观依据。
, 百拇医药
    5.PMS肝气逆证临床特点

    以肝经循行部位症状与肝主情志异常为其突出特点。症见:乳房胀痛,头胀痛两侧甚,小腹胀或兼下坠。急躁易怒常以发火争吵为快。厌恶房事,性高潮障碍。兼见胃胀纳呆、眠浅多梦,脉弦滑或小数。舌质、舌苔无特异性变化。月经常提前3~5天。上症多于经前5~7天出现,经行当天或次日自行消失。情志刺激并非必要,月经将行是其“危险因子”。这反映本证在经前期综合征中的特殊性。

    二、PMS肝气逆证辨证标准与电脑诊断程序

    将流行病学调查所得肝气逆证全部症状、体征共计24项量化后输入电脑,进行大矩阵多元回归分析,得出:

    l.症状均值与方差

    X1是全部项目中均值(数学期望)最大而方差最小的一项,在本证候中表现强烈,居主要地位,对每个患者都是主要的;X6、X7、X2、X12均值较大,方差虽稍大,但未超过均值,具体到患者一组主症,其表现因人而有强弱不同。
, http://www.100md.com
    2.症状相关性

    X1、X6、X2三项相关系数最大。说明急躁易怒、经前乳胀,头目眩胀三症具有内在密切联系,相并出现几率最大。其次,X4、X5、X9、X10的相关系数亦较大,提示胃脘胀痛与吞酸嗳气,性欲减低与性高潮障碍两两相关,相并出现几率较多。

    3.肝气逆证关键因子与主因素

    X1数学特征根值最大,贡献率19.2%,是该证关键因子。与各症状同时出现频数最高。对各症状进行三种不同组合分析表明:X2、X6、X7、X12等7项是一组基本指标,与X1同时出现几率最大,是构成该证的主因素。

    4.肝气逆证计量鉴别诊断方程

    为使肝气逆证电脑诊断程序灵敏可靠,特设其近似证———肝气郁证作为对照。对162例肝气逆、60例肝气郁证进行逐步回归统计处理,得出两证计量鉴别诊断方程。
, 百拇医药
    肝气逆证:Y1=0.23X1+0.129X2+0.106X12+0.143X6+0.102X7+0.035X9+0.035X11+0.037X3+0.037X4

    肝气郁证:Y2=0.209X1+0.125X3+0.103X6+0.128X8+0.064X4+0.031X9+0.029X5

    (X1-急躁易怒,X2-头目眩胀,X3-两胁窜痛,X4-胃脘胀痛,X5-吞酸嗳气,X6-经前乳胀,X7-经前腹胀,X8-经前头痛,X9-性欲减低,X10-性高潮障碍,X11-表情急躁,X12-眠浅多梦)

    依据该方程和对两证进行前瞻性检验(肝气逆证76例,肝气郁证32例),验证结果符合率分别99%与84%。揭示诊断程序确立。

    以上研究结果已用于原卫生部批复“经前平颗粒”新药临床试验,并发展成为PMS肝气逆证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乔明琦 张惠云 徐旭杰 艾青 于霞 张锡凤),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