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常识 > 中药知多少 > 常用中药
编号:10454579
牡 丹 皮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92期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唐·徐凝《咏红牡丹》

    牡丹以国色天香闻名于世,号称百花之王,位居十大名花之二。考诸文献,上古无牡丹之名,统称芍药,唐以后,始以木芍药称牡丹。

    宋·李石《续博物志》载:“牡丹初不载文字,惟以药见本草。唐则天以后,洛花始盛,沈·宋、元、白亦不及也。刘梦得有泳鱼朝思宅牡丹,但云一丛千朵;谢灵运言永嘉竹间多牡丹,今越花不及洛花甚远。或曰、灵运之所谓牡丹,今之芍药,特盛于吴越。”牡丹我国原产,野生于西北秦岭一带,南北朝始作栽培,隋朝已为观赏名花。《海记》中说:隋炀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箱牡丹,有颊红、鞓红、飞来红、远来红、醉颜红、云红、天外红、一拂黄、软条黄、延安黄、先春红、颤风娇等名优品种。可见隋唐时代,牡丹种植已开始繁盛起来。
, 百拇医药
    《事物记》载:“唐武则天称帝,为在严冬之日游乐上林苑,连夜下诏曰: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第二日早晨,上林苑果然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众花多开,唯牡丹不从。武则天大怒,便将牡丹贬送洛阳,从此,牡丹便盛开于河南洛阳。且“不特芳姿丽质足压群芳葩,而劲骨刚心尤高出万卉。”《唐史》有:“高宗后苑宴群臣,赏双头牡丹。”并在骊山建牡丹园,派专职园艺者培育种植牡丹万余株,并培育出名贵品种,姚黄、魏紫,尊之为花王、花后。姚黄色若鹅黄,花大如碗,形似皇冠,光彩照人;魏紫色紫端丽,晶彩凝结,层叠如柱,俏如玉雕。唐代诗人徐凝在《开元寺牡丹》中写道:“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白居易有“惆怅阶前红牡丹……夜惜衰红把火看”。刘禹锡有“庭前芍药妖无格,地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更有“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名句。写出了牡丹雍容艳丽,秀韵多姿,玉笑含香,冠绝群芳。白居易观赏牡丹又是一种心态,咏诗曰:“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他这首讽喻诗,写了牡丹盛开之际,洛阳豪贵挥金如土争相买花的情景。又写了一位“田舍翁”目睹“一丝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惊人场面,一束红紫牡丹花就要十户中等人家的一年税赋。两相对照,表现了诗人对剥削阶级的深刻批判。历代咏牡丹的诗词有千万首,有咏物、寄情、喻讽、比拟,各具特色。把牡丹的美丽和由盛到衰的全过程勾勒出来的要数宋·苏轼的《雨中看牡丹》的组诗。其一:“霁雨不成点,映空疑有无。时于花上见,的砾走明珠。秀色洗红粉,暗香生雪肤。黄昏更萧索,头重欲相扶”。其二:“明日雨当止,晨光在松枝。清花入花骨,肃肃初自持。午景发浓艳,一笑当及时。依然暮还敛,每似惜幽姿”。其三:“幽姿不可惜,后日东风起,酒醒何所见,含粉抱青子。千花与百草,共尽无妍鄙。末忍污泥沙,牛酪煎落蕊。”这三首诗各自成篇,却又浑然一体。第一首写诗人对雨中牡丹的赞叹,第二首写诗人对晴日牡丹的爱怜,第三首则是写诗人对牡丹零落的惋惜,以感情和咏物贯穿全篇,浑然一体。
, 百拇医药
    欧阳修喜牡丹,于1031年写成我国第一部关于牡丹培植的书籍《牡丹谱》,对后世研究牡丹影响颇大。

    现在种花、爱花、赏花、陶冶情操,美化生活环境,已成为习惯,更有每年各地的牡丹花会,中外游客如云,为牡丹花更加增添了无限光彩。牡丹著名产地荷泽,已建有曹州牡丹园、古今园、百花园,几万株牡丹,花卉似海,交相辉映。江苏省盐城市郊之卞仓枯枝牡丹园,别具特色,亦为驰名中外观赏牡丹之胜境。

    牡丹又名洛阳花。因花似芍药而茎为木本,故又名木芍药。牡丹为毛茛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春末夏初开花,依不同品种有白、黄、粉、红、紫、蓝、绿等色,花型多姿、流光异彩、玉笑珠香、艳盖群芳、雍容华贵、清香宜人,被称为“花中之王”,历来被中国人民视为宝贵吉祥、繁荣幸福的象征。珍贵品种有姚黄、魏紫、白玉、绿翡翠等。

    牡丹花不仅观赏价值高,又是一味名贵中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牡丹根皮含有牡丹酚、牡丹酚苷、牡丹酚元苷、芍药苷、甾醇、生物碱、挥发油等。有降血压、镇痛、镇静、退热、催眠等功效。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致病性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 百拇医药
    牡丹作为药物最早载入典籍的是《神农本草经》。称其“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症坚瘀血留于胃肠、安五脏、疗痈疮”。陶弘景《名医别录》谓:丹皮“除时气头痛、客热五劳、头腰痛、风噤癫疾”。明·倪朱谟《本草汇言》对牡丹治气理血的机理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牡丹皮,清心,养肾,和肝,利包络,并治四经血分伏火,血中气药也。善治女人血脉不通及产后恶血不止。又治衄血、吐血、崩漏、淋血、跌扑瘀血、凡一切血为病,统能治之。盖其气香,香可利气而行血;其味苦,苦可以下气而止血;其性凉,凉可以和血而生血;其味又辛,辛可以推陈血而致新血也。故甄权方治女人血,因热而将枯、腰脊疼痛,夜热烦渴,用四物重加丹皮最验。”

    临床上,每用以治疗热病吐血、吐衄、血热斑疹、急性阑尾炎、血瘀痛经、经闭、腹痛、跌打瘀血作痛、高血压、神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

    牡丹花可制食品和美容剂,苏轼早有“牛酪煎落蕊”诗句。宋·林洪《山家清供》有“宪圣喜清俭,不嗜杀,每令后苑进生菜,必采牡丹瓣和之,或用微面裹煨之以酥。”有资料介绍,用牡丹花适量,投入粳米中煮粥吃,既香馨可口,又可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牡丹花浸酒频服,能醒脑、明目、驻颜,亦治跌打损伤。牡丹花泡茶,经常饮用,可治过敏性鼻炎。, 百拇医药(单健民)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皮类 > 牡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