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肌梗死及脑梗死的关系
单位:262500山东青州潍坊医学院附属青州医院
关键词:心肌梗死;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超声
【摘要】 目的 观察心肌梗死(MI)患者近期内发生脑梗死(CI)病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并探讨其与二者的关系。方法 应用心脏超声及颈动脉超声检测11例MI并发CI患者的心功能及颈动脉血流的相应指标。结果 88.1%MI患者合并有颈动脉粥样硬化,11例中4例存在颈总动脉内膜粗糙,5例颈内动脉内膜粗糙,而对照组仅有1例存在颈总动脉内膜粗糙,心功能指标 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MI患者应及时了解颈动脉病变情况,预防MI后继发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我们对11例心肌梗死(MI)并发脑梗死(CI)患者的颈动脉病变情况进行了观察,以探讨其与二者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CI组11例为MI后1年内发生CI,男8例,女3例,年龄52~71岁,平均61岁。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MI部位:前壁7例、下壁2例,侧壁2例;CI部位:基底节区6例、顶叶及顶枕叶 2例、腔隙性脑梗死3例。同期住院的MI患者56例为无CI组,男38例,女18例,年龄53~72岁,平均59岁。诊断符合WHO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急性MI 21例,陈旧性MI 35例,病史1~8年。前壁梗死17例,下壁26例,侧壁8例,心内膜下5例。
1.2 方法
1.2.1 心脏超声 按常规体位及方法用美国Acuson 128 XP超声诊断仪行心脏超声检查,并测量左室射血分数和探测附壁血栓。
, 百拇医药
1.2.2 颈动脉超声 所有病例均在检测心脏时用同一仪器( 7 MHz高频探头)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取平卧头后仰位,检测双侧颈总动脉自起始2 cm处至颈内动脉初始2 cm处,检测内容包括动脉壁厚度、内径狭窄程度、粥样硬化性斑块范围和状态。 Doppler血流速检测收缩期峰值速度( PFVs)和舒张期峰值速度( PEVd),超声束与血流方向的夹角为 45°~ 60°,收缩期颈内动脉血流速度(IC)/颈总动脉血流速度(CC)比值作为比较参数。
1.2.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心功能指标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 百拇医药
±s)
组别
左室收缩末
期容量(ml)
左室舒张末
期容量(ml)
左室射
血分数
CI组(n=11)
88.9±13.6
133.5±10.6
0.53±0.11
, 百拇医药 无CI组(n=56)
87.4±23.1
141.8±67.8
0.54±0.13
两组比较均P>0.05
2.2 颈动脉超声检查 CI组中4例颈总动脉内膜粗糙,5例颈内动脉内膜粗糙,均未发现明显的附壁血栓。而无CI组仅见1例颈总动脉内膜粗糙,两组IC/CC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超声检测结果(
±s,例)
组别
, 百拇医药
颈内动脉
颈总动脉
粥样硬
化斑块
内膜
粗糙
IC/CC
粥样硬
化斑块
内膜
粗糙
IC/CC
CI组
, 百拇医药
(n=11)
5
5
0.89±0.04
8
4
0.88±0.10
无CI组(n=56)
29
0
0.87±0.06
34
1
, 百拇医药
0.86±0.12
两组IC/CC比值比较P>0.05
3 讨 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系统性进展性病理过程,颈动脉粥样硬化极为常见,并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献报道,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共存的概率为10%~40%[1]。心脑卒中是在心、脑血管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由一个脏器发病,导致另一个脏器继而发病的序贯现象。大量研究还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即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2]。但是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比非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对这些危险因素的敏感性更高[3], De-Lorenzo等[4]对39例急性MI患者的研究表明,MI组的血管病变积分明显高于同年龄的正常组(P<0.01)。已经证实冠心病患者经常患脑卒中,缺血性卒中患者多死于MI等疾病,而非反复卒中或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其中合并MI的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为1.7%~ 4.2%。 本资料提示,多数MI患者合并有颈动脉粥样硬化(88.1%),但其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并不严重。CI组与无CI组在颈动脉的血流速度指标上无明显差异。CI组11例患者中有 7例MI部位在前壁,且多数有颈动脉内膜粗糙。因此,对冠心病患者特别是MI患者作颈动脉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 百拇医药
参 考 文 献
1.卫华综述.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及主动脉粥样硬化的一致性.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8,6:277
2.Nishino M, Sneyoshi K,Yasuno M,et al.Risk factors for atherosclerosis and silent cerebral infar-ctiem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Angiology,1993,44:432
3.Rubens J,Espeland MA,Ryu J, et al. Ind-ividual variation in susceptibility to extracranial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rteriosclerosis,1988,8:389
4.De-Lorenzo F, Monticelli A, Cocozzas, et al.E-xtra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and genetic variants of ap-olipoprotein AI-CIII cluster in myocardial infarctim su- rvivors from southern Italy.Clin Investig,1994,72:35, 百拇医药(牛建一 张蕊 牛建霞)
关键词:心肌梗死;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超声
【摘要】 目的 观察心肌梗死(MI)患者近期内发生脑梗死(CI)病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并探讨其与二者的关系。方法 应用心脏超声及颈动脉超声检测11例MI并发CI患者的心功能及颈动脉血流的相应指标。结果 88.1%MI患者合并有颈动脉粥样硬化,11例中4例存在颈总动脉内膜粗糙,5例颈内动脉内膜粗糙,而对照组仅有1例存在颈总动脉内膜粗糙,心功能指标 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MI患者应及时了解颈动脉病变情况,预防MI后继发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我们对11例心肌梗死(MI)并发脑梗死(CI)患者的颈动脉病变情况进行了观察,以探讨其与二者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CI组11例为MI后1年内发生CI,男8例,女3例,年龄52~71岁,平均61岁。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MI部位:前壁7例、下壁2例,侧壁2例;CI部位:基底节区6例、顶叶及顶枕叶 2例、腔隙性脑梗死3例。同期住院的MI患者56例为无CI组,男38例,女18例,年龄53~72岁,平均59岁。诊断符合WHO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急性MI 21例,陈旧性MI 35例,病史1~8年。前壁梗死17例,下壁26例,侧壁8例,心内膜下5例。
1.2 方法
1.2.1 心脏超声 按常规体位及方法用美国Acuson 128 XP超声诊断仪行心脏超声检查,并测量左室射血分数和探测附壁血栓。
, 百拇医药
1.2.2 颈动脉超声 所有病例均在检测心脏时用同一仪器( 7 MHz高频探头)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取平卧头后仰位,检测双侧颈总动脉自起始2 cm处至颈内动脉初始2 cm处,检测内容包括动脉壁厚度、内径狭窄程度、粥样硬化性斑块范围和状态。 Doppler血流速检测收缩期峰值速度( PFVs)和舒张期峰值速度( PEVd),超声束与血流方向的夹角为 45°~ 60°,收缩期颈内动脉血流速度(IC)/颈总动脉血流速度(CC)比值作为比较参数。
1.2.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心功能指标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 百拇医药
±s)
组别
左室收缩末
期容量(ml)
左室舒张末
期容量(ml)
左室射
血分数
CI组(n=11)
88.9±13.6
133.5±10.6
0.53±0.11
, 百拇医药 无CI组(n=56)
87.4±23.1
141.8±67.8
0.54±0.13
两组比较均P>0.05
2.2 颈动脉超声检查 CI组中4例颈总动脉内膜粗糙,5例颈内动脉内膜粗糙,均未发现明显的附壁血栓。而无CI组仅见1例颈总动脉内膜粗糙,两组IC/CC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超声检测结果(
±s,例)
组别
, 百拇医药
颈内动脉
颈总动脉
粥样硬
化斑块
内膜
粗糙
IC/CC
粥样硬
化斑块
内膜
粗糙
IC/CC
CI组
, 百拇医药
(n=11)
5
5
0.89±0.04
8
4
0.88±0.10
无CI组(n=56)
29
0
0.87±0.06
34
1
, 百拇医药
0.86±0.12
两组IC/CC比值比较P>0.05
3 讨 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系统性进展性病理过程,颈动脉粥样硬化极为常见,并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献报道,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共存的概率为10%~40%[1]。心脑卒中是在心、脑血管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由一个脏器发病,导致另一个脏器继而发病的序贯现象。大量研究还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即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2]。但是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比非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对这些危险因素的敏感性更高[3], De-Lorenzo等[4]对39例急性MI患者的研究表明,MI组的血管病变积分明显高于同年龄的正常组(P<0.01)。已经证实冠心病患者经常患脑卒中,缺血性卒中患者多死于MI等疾病,而非反复卒中或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其中合并MI的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为1.7%~ 4.2%。 本资料提示,多数MI患者合并有颈动脉粥样硬化(88.1%),但其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并不严重。CI组与无CI组在颈动脉的血流速度指标上无明显差异。CI组11例患者中有 7例MI部位在前壁,且多数有颈动脉内膜粗糙。因此,对冠心病患者特别是MI患者作颈动脉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 百拇医药
参 考 文 献
1.卫华综述.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及主动脉粥样硬化的一致性.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8,6:277
2.Nishino M, Sneyoshi K,Yasuno M,et al.Risk factors for atherosclerosis and silent cerebral infar-ctiem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Angiology,1993,44:432
3.Rubens J,Espeland MA,Ryu J, et al. Ind-ividual variation in susceptibility to extracranial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rteriosclerosis,1988,8:389
4.De-Lorenzo F, Monticelli A, Cocozzas, et al.E-xtra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and genetic variants of ap-olipoprotein AI-CIII cluster in myocardial infarctim su- rvivors from southern Italy.Clin Investig,1994,72:35, 百拇医药(牛建一 张蕊 牛建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