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访谈
编号:10454595
赵志付谈:心身疾病治疗,谁主沉浮?下篇:中医以独特手段治疗"社会病"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93期
     问:您谈到一个大家公认的观点,就是心身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社会问题。是否可以说这类疾病是“社会病”?

    答:可以这样说。

    问:那么,中医是怎么治疗这类疾病的?

    答:对心身疾病强调躯体和心理共同治疗是业内的共识。中医治疗心身疾病最独特的一点就是,能够用中药同时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生理问题共同导致的情绪和躯体症状。这样,就打断了病人所“陷入”的心理问题导致或加重病生理问题,反之后者又加重其心理压力的这个恶性循环圈。这样,病人就能很快得到心身的恢复。比如……就说更年期妇女烦躁吧。有的妇女情绪烦躁得不行,经常与人吵得“乱七八糟”。她吵架、骂人,甚至动手打人是因为道德不好吗?不是。我之所以能这么说,是因为这些病人只要到我们这里吃四周中药就不那么躁了,吃八周中药以后就不那么烦了。她不躁不烦,就不骂人,更不动手打人了,其他问题不就好解决了吗?病人的这些问题,实际就是中医所说心肝火旺、心肝阴虚等等表现,用中药把
, 百拇医药
    “火旺”降下去、把“阴虚”补上来,病人不就不闹了吗?“道德”问题不也就没了吗?我们把这称之为“中药心理治疗”。这是西药解决不好的问题。因为,如果服用安眠镇静药,病人一醒了照样还是吵闹,没有解决问题;而百忧解一类的精神科药物,有时剂量掌握不好或用药时间长副作用就很明显,病人往往不能坚持长时间服用;另外,这些药物都不能解决病人的烘热、出汗等躯体症状;再有,一些副作用轻微的进口新药,价格太贵,老百姓承受不起。

    问:对于心理因素所致的相关病症,您是怎么用中医药解决的?

    答:例如,人生气以后,往往就出现腹胀、恶心、大便不通或一会儿干一会儿稀,尤其是嘴里“返味儿”即口臭。中医认为,肠胃是情绪的一面镜子,在消化不好者中有80%~90%与情绪有关。西医也认为,这些消化系统的问题实际是反应了“脑子里的事儿”,影响了植物神经,导致了一系列症状。这些病人做胃镜、肠镜等检查都没有问题,到口腔科治疗也不能消除口臭。而中医的“肝”,就是管情绪的,我们把病人的“肝”调整一下,他的情绪就好了,消化系统功能也就正常了,特别是口臭也消除了。这样,心理生理情况都好转了,人对压力的承受力自然也就增强了。又如,胆囊炎的问题。这类病人的特点是女性多、性格内向者多、长期受委曲者多。它的病“根儿”在哪?与情绪关系非常密切。所以说胆囊炎是心身疾病,严重者会发展为胆结石。临床上,胆囊炎、胆结石病人大部分都伴有抑郁和焦虑。为什么?主要原因是,外界刺激通过丘脑、大脑皮层边缘系统等中枢神经引起人的反应,发生植物神经功能功能紊乱和不良情绪,从而引起了胆囊功能紊乱,导致胆汁返流,形成胆囊炎、胆结石等。日本人对这个问题研究得很多,并将其称之为脑胆循环,认为胆囊的病与脑有关系,人一生气胆囊就会“犯病”。而中医有一个说法是“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就是人受到精神压力以后,脑子就有问题了即“主不明”,这“十二官危”即是心、肝、脾、肺、肾、心胞络、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受到影响,而胆是脏腑受影响较早和较明显的。所以,我们强调治疗胆囊疾病,不能单纯把胆囊切除就完事了,因为如果病人的心理问题没有解决,就还有焦虑、烦躁、抑郁等情绪问题,胆囊疾病的症状一般说来也不会完全缓解,甚至还很严重。我们用医药辨证论治就是从解决病人情绪和植物神经功能入手,解决病人的胆汁返流问题,治疗胆囊炎和胆结石。再如,心身疾病反应在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也很多。有些病人都已经做完心脏手术了,又来找我们看病,为什么?因为他的心理问题没有解决,所以有些症状依然没有缓解,甚至很严重。有位因风湿性心脏病做了换瓣手术的病人,自从手术以后,见到饭菜就恶心、呕吐,根本不能吃。为此,他住了两个多月医院,每天静脉输脂肪乳、氨基酸等等营养药品,花了两三万元钱,但还是没有解决不能吃饭的问题。最后,这位病人越来越瘦,连站都站不起来了,已经有危及生命的倾向了。中医讲脾主升、胃主降,吃饭不好就是脾胃升降不好。但是脾胃的升降又与肝胆有关系。对情绪不好引起的不思饮食,中医认为是肝盛克脾土。因此,对这个病人,中医治疗应以舒肝为主。从社会方面来讲,我认为这位病人是因情绪问题影响到消化系统,通过调节情绪其消化功能肯定会恢复,经过4周的中药治疗就可以解决问题。果真,病人服了两周中药就想吃饭,也能吃饭了;吃了四周中药以后,就不坐轮椅而是自己走着来看病了。他在我们这里总共才花了三四百元钱病就好了。
, 百拇医药
    问:您能让心身疾病的病人症状有效缓解,用的是什么“高招”?

    答:首先,我针对心身疾病和亚健康状态治疗搞了一个刚柔辨证。这是书本上没有的。创立刚柔辨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不但是我学习、实践中医39年,总结诊治过的十万多病例经验所得;为此,我还看过很多其他学科的书籍,拜了很多老师;并且到阜外医院、北大医学部、日本早稻田大学进修西医、心理学。因此,这刚柔辨证的创立是来自于实践,又回归于实践检验。它在临床上,对于心身疾病的诊治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为病人解决问题有很肯定的效用。再有就是,作为治疗心身疾病的大夫必须要具备“呵护”病人心理的知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大多数心身疾病病人都是去过数家大医院,看了不少大专家,吃过各种中西药,病痛还是没解除,才抱着最后一线希望,从大老远的地方跑来看中医心身医学科。他特别需要大夫的关爱。所以,一般科室的大夫能做到有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两条,可能就是个很好的大夫了。但是,做心身疾病治疗,特别是中医心身医学科的大夫却不行。他必须做到四条:有高尚的医德;有精湛的医术;有使病人充分信任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要具备很高的“服务艺术”水平,这是非常重要的;自身的心理素质必需好,否则,大夫自己的心理素质挺差,怎么去疏导治疗病人?所以,治疗心身疾病的大夫知识能力必须全面,能从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两个方面,同时为病人诊治。, http://www.100md.com(本报 胥晓琦)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