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药前沿 > 科技巡行
编号:10450665
心理学研究重点是激发灵感产生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3日 《科技日报》
     本报北京8月12日电(记者 胡唯元)有一些让我们困惑的问题,苦苦思索却总是无法解答。突然,灵感的火花在大脑中闪烁,我们的思路一下子豁然开朗。在欣喜之余我们也许还会暗自感叹:如果灵感的产生也能够“控制自如、随叫随到”,那该多好啊!

    在今天进行的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我国的心理学家罗跃嘉教授表示,已经找到了大脑中控制灵感产生的部位,而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将是如何通过对这个部位的刺激,来激发灵感产生。

    罗跃嘉教授的研究非常有趣。他给实验对象准备了100多条谜语让他们猜。在猜谜语的整个过程中,实验对象的大脑各个部位的活动情况,被一一检测记录下来。

    这个实验设计了两个原则:一个不寻常的目标,用普通方法难以成功实现;一个关键物体,它有两个功能,常用功能目前并不适用,恰恰不常用的功能正好适用。

    罗教授举了一个例子:“因为布已经撕破,所以草垛变得很有用。”

    谜底是“跳伞”。

    罗教授解释说,布通常让人想到衣服,而不会想到伞。这样的谜语是很难猜的。当一个人猜了很长时间没猜出来的时候,被告知答案时,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种“顿悟”其实就是一种灵感。

    随着技术的进步,心理学家从简单的观测发展到使用各种仪器检测大脑各个部位的具体指标,甚至大脑中分子层面的活动情况。

    在罗教授的实验中,在猜谜者灵感到来的时候,研究者观测到大脑中一个名叫“扣带前回”的区域突然被“激活”了。

    “灵感的出现应该和扣带前回有密切的联系。那些不能预料到的信息,正是这个部位进行了初步加工。”罗跃嘉教授说。,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