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儿科
编号:10456620
中成药治疗小儿厌食症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2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98期
     中成药内治法

    1.积滞伤脾型:主要表现为面黄肌瘦,毛发稀疏,精神不振,困倦喜卧,脘腹胀满,或食则呕吐,手足心热,烦躁易怒,口干,夜寐不宁,大便溏薄或干结,小便黄浊如米泔,舌苔浊腻,脉滑细。当以消积理脾为治,可选用肥儿丸,每次6g,每日3次;复方鸡内金片,每次3片,每日3次;江中健胃消食片,每次3片,每日3次;麦芽片,每次3片,每日3次。

    2.虫积伤脾型:主要表现为面黄肌瘦,毛发稀疏,精神不振,困倦喜卧,脘腹胀满,时或腹痛,疼痛位于肚脐周围,大便常规检查可发现蛔虫卵,舌淡苔薄,脉细弱。当以健脾消食杀虫为治,可选用驱虫消食片,4岁以下儿童每次1~2片、5~8岁儿童每次2~3片、9岁以上儿童每次4~5片,均每日2次;乌梅丸,每次3g,每日2次;使君子丸,每次3g,每日2次。

    3.脾虚气弱型:主要表现为面色黄暗无华,形体枯瘦,发结如穗,精神萎靡,目光无神,纳呆厌食,睡卧露睛,脘腹胀满,或有低热,大便完谷不化,尿如米泔,舌质淡红,唇淡苔腻,脉濡细而滑,指纹淡紫。当以益气健脾消积为治,可选用参苓白术散,每次5g,每日3次;黄芪精颗粒,每次5g,每日3次;补中益气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1支;参芪五味子糖浆每次10ml,每日3次。

    4.气血两虚型: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唇干口渴,头大颈细,骨瘦如柴,腹部凹陷如舟,发育迟缓,神疲困倦,睡卧露睛,哭声无力,纳呆厌食,大便溏泄,脉细弱无力,指纹淡。当以益气养血为治,可选用八珍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复方阿胶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阿胶当归合剂,每次10ml,每日3次。

    中成药外治法

    1.伤湿止痛膏: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米醋或蛋清调为糊状,外敷肚脐处,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一般贴后1~4小时可止呕。可温中健脾。

    2.藿香正气水: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藿香正气水调为糊状,外敷肚脐处,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1换,连续2~3天。亦可温中健脾。或取纱布一块,用藿香正气水浸透后取出外敷肚脐处,再用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换,连续2~3天。可温中止呕。

    3.山楂丸:取本品1~2粒,研为细末,用米醋或蛋清调为糊状,外敷肚脐处,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1换,连续2~3天。可健脾消食。

    4.小儿健脾贴膏:每晚洗浴后,取本品1张,外贴于肚脐处并固定,每2日换药1次,连续3~5次。可健脾消食。, http://www.100md.com(胡献国)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消化系统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 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