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界教授坦言:临床误诊率在20%以上
新华社8月23日电
日前记者采访时发现,一名本是脑瘤疾病患者,竟被医生诊断为精神病,按精神病治疗了半个月后才纠正过来。据介绍,疾病的误诊误疗如今已成危及患者健康与生命的医疗“公害”。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学界教授坦言,目前临床误诊率达20%以上,且这还是保守的估计。
在安徽合肥脑科医院了解到,近一段时间,该院接连不断接收了一些转院治疗的病人,人数明显增多,很多病例都是误诊误疗的典型。据副院长潘绵顺介绍,有一位来自巢湖的刘姓老太太,72岁,有肺癌病史,症状是一侧肢体偏瘫,反映出颅内有病变。临床上有过统计,60%以上的肺癌细胞最终都会向脑部转移,所以刘老太就被当地医生一直按肺癌诊治。治疗了很长时间,肢体偏瘫没有丝毫好转。后转至合肥脑科医院,经诊断发现,原来是刘老太太由于患了肺癌后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使视听功能减弱,且引起脑脓肿。经过抗炎治疗三周后,脑部病灶消失。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的王女士,出国留学期间由于外部环境不适应,失眠多梦,后来在合肥某医院看病,被医生确诊为精神病,并按精神病治疗了半个多月。因不见病情好转,转到合肥脑科医院,后经该院检查被确诊为脑部松果体肿瘤,目前正对症治疗。
据介绍,尽管许多被误诊的病人经过再次确诊后都获得了正确的治疗,但误诊给病人带来的伤害不仅仅是肉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创伤更大。误诊不但延误了治疗,加重了病情,也为患者增加了高额的治疗费用。
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学界教授在分析误诊原因时指出:首先是很多医生临床经验不足;其次是传统诊疗模式制约着一些医生的思维,目前有些人仅是凭着经验给人治病;最后就是不少医生欠缺全科教育,缺乏多问多思精神。谈到解决的办法时他说,其实国外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最根本来说,医疗人员还是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意识,注意将临床基本功练得扎实、过硬。, 百拇医药(胡祖姚 李守君)
日前记者采访时发现,一名本是脑瘤疾病患者,竟被医生诊断为精神病,按精神病治疗了半个月后才纠正过来。据介绍,疾病的误诊误疗如今已成危及患者健康与生命的医疗“公害”。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学界教授坦言,目前临床误诊率达20%以上,且这还是保守的估计。
在安徽合肥脑科医院了解到,近一段时间,该院接连不断接收了一些转院治疗的病人,人数明显增多,很多病例都是误诊误疗的典型。据副院长潘绵顺介绍,有一位来自巢湖的刘姓老太太,72岁,有肺癌病史,症状是一侧肢体偏瘫,反映出颅内有病变。临床上有过统计,60%以上的肺癌细胞最终都会向脑部转移,所以刘老太就被当地医生一直按肺癌诊治。治疗了很长时间,肢体偏瘫没有丝毫好转。后转至合肥脑科医院,经诊断发现,原来是刘老太太由于患了肺癌后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使视听功能减弱,且引起脑脓肿。经过抗炎治疗三周后,脑部病灶消失。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的王女士,出国留学期间由于外部环境不适应,失眠多梦,后来在合肥某医院看病,被医生确诊为精神病,并按精神病治疗了半个多月。因不见病情好转,转到合肥脑科医院,后经该院检查被确诊为脑部松果体肿瘤,目前正对症治疗。
据介绍,尽管许多被误诊的病人经过再次确诊后都获得了正确的治疗,但误诊给病人带来的伤害不仅仅是肉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创伤更大。误诊不但延误了治疗,加重了病情,也为患者增加了高额的治疗费用。
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学界教授在分析误诊原因时指出:首先是很多医生临床经验不足;其次是传统诊疗模式制约着一些医生的思维,目前有些人仅是凭着经验给人治病;最后就是不少医生欠缺全科教育,缺乏多问多思精神。谈到解决的办法时他说,其实国外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最根本来说,医疗人员还是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意识,注意将临床基本功练得扎实、过硬。, 百拇医药(胡祖姚 李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