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国药字号——胡庆余堂
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国药字号
走近胡庆余堂,那一堵青砖封火墙,高12米,长60米,在江南的建筑群里显得气势非凡。靠河坊街的一面粉墙上,“胡庆余堂国药号”七个特大楷体字,每字高5米,宽4米,黑黝黝,撼人心魄。
120多年前的胡庆余堂,散发着历史的幽香。“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传播着“江南药王”长盛不衰的故事。至今在杭州的吴山脚下,成为我国惟一的国家级中药专业博物馆。八角石洞门,门楣由青砖雕出“高入云”三字,横墙上堆塑着“白娘娘盗仙草”。进门楼,一对联非同寻常:“野山高丽东西洋参,暹逻官燕毛角鹿茸”,可谓字字珍奇,样样宝贵。上端横卧一方“药局”匾。
120多年后,胡庆余堂仍保持原状,门庭是“鹤首”,长廊是“鹤颈”,到底向右拐便是富丽堂皇的“鹤身”。
著名学者、浙江省考古学会会长、浙大历史系资深教授毛昭晰说,在中国虽然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中药号,但最有名的被大家公认的只有“两家半”--北京的同仁堂算一家,杭州的胡庆余堂算一家,广东的陈李济算半家。而同仁堂与陈李济的古建筑包括作坊已被全部拆掉,换成新造的房子,没有传统特色,只有胡庆余堂保留了下来。它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国药字号,也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徽派商业古建筑群。
, http://www.100md.com
当时作坊式的传统制药工场、生产工序、炮制方法如漂、淘、洗、制炼等都延续下来了,这些手艺、工具都是极好的遗产,药号里面的柜台、器物如被称为中药第一国宝的金铲银锅、抽屉、匾额、康有为先生的对联、胡雪岩的“戒欺”等等都保留完好。
江南中药生产销售的集散地
据传,清代是杭州中医药业最为繁盛的时期,特别是清中叶以后,药业在杭州发展成为一大产业,杭州成了江南中药生产销售的集散地。而在胡庆余堂南面就是古朴幽香的大井巷,当时,大井巷一带药店林立、生意兴隆,除胡庆余堂外,还有卖狗皮膏药闻名的朱养心,卖参茸的一元参店,“当时是参茸集合地,有很多参茸店,往巷里面走还有环翠楼,据说当时有专门讲述中药文化的讲所,边上有钱塘第一井,五口小井至今沿用,往上走还有一座药王庙。”从小生活在这一带、现任胡庆余堂投资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的孙群尔说,“现在那里的居民大多保持着原有的生活风貌。”
, 百拇医药
毛教授说,这些保存完好的周边历史环境,还有同样是国药字号的叶种德堂、方回春堂,可以说,以胡庆余堂为龙头,在那一带是有一定规模的,而且都融入中国传统的中药文化。如果能保存并成为世界遗产,这将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中药文化
“从神农氏开始,中药几千年的发展,本身就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中药文化对日本、韩国、东南亚甚至世界都有极大的影响,在日本中药被称之为‘国药’,在韩国中药被称作‘韩药’。”毛教授说,“胡庆余堂完全能体现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中药文化。”
红顶商人胡雪岩清光绪四年四月亲笔所写店训“戒欺”跋文为:“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走进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营业大厅,抬头可见的高大青砖门楼上镌刻“是乃仁术”四字。这四个字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医者,是乃仁术也。”更反映了当时就有难能可贵的诚实守信和治病救人的仁义,这些匾额依然保存并激励着一代代胡庆余堂人。 (据《今日早报》), 百拇医药(劳国强)
走近胡庆余堂,那一堵青砖封火墙,高12米,长60米,在江南的建筑群里显得气势非凡。靠河坊街的一面粉墙上,“胡庆余堂国药号”七个特大楷体字,每字高5米,宽4米,黑黝黝,撼人心魄。
120多年前的胡庆余堂,散发着历史的幽香。“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传播着“江南药王”长盛不衰的故事。至今在杭州的吴山脚下,成为我国惟一的国家级中药专业博物馆。八角石洞门,门楣由青砖雕出“高入云”三字,横墙上堆塑着“白娘娘盗仙草”。进门楼,一对联非同寻常:“野山高丽东西洋参,暹逻官燕毛角鹿茸”,可谓字字珍奇,样样宝贵。上端横卧一方“药局”匾。
120多年后,胡庆余堂仍保持原状,门庭是“鹤首”,长廊是“鹤颈”,到底向右拐便是富丽堂皇的“鹤身”。
著名学者、浙江省考古学会会长、浙大历史系资深教授毛昭晰说,在中国虽然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中药号,但最有名的被大家公认的只有“两家半”--北京的同仁堂算一家,杭州的胡庆余堂算一家,广东的陈李济算半家。而同仁堂与陈李济的古建筑包括作坊已被全部拆掉,换成新造的房子,没有传统特色,只有胡庆余堂保留了下来。它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国药字号,也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徽派商业古建筑群。
, http://www.100md.com
当时作坊式的传统制药工场、生产工序、炮制方法如漂、淘、洗、制炼等都延续下来了,这些手艺、工具都是极好的遗产,药号里面的柜台、器物如被称为中药第一国宝的金铲银锅、抽屉、匾额、康有为先生的对联、胡雪岩的“戒欺”等等都保留完好。
江南中药生产销售的集散地
据传,清代是杭州中医药业最为繁盛的时期,特别是清中叶以后,药业在杭州发展成为一大产业,杭州成了江南中药生产销售的集散地。而在胡庆余堂南面就是古朴幽香的大井巷,当时,大井巷一带药店林立、生意兴隆,除胡庆余堂外,还有卖狗皮膏药闻名的朱养心,卖参茸的一元参店,“当时是参茸集合地,有很多参茸店,往巷里面走还有环翠楼,据说当时有专门讲述中药文化的讲所,边上有钱塘第一井,五口小井至今沿用,往上走还有一座药王庙。”从小生活在这一带、现任胡庆余堂投资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的孙群尔说,“现在那里的居民大多保持着原有的生活风貌。”
, 百拇医药
毛教授说,这些保存完好的周边历史环境,还有同样是国药字号的叶种德堂、方回春堂,可以说,以胡庆余堂为龙头,在那一带是有一定规模的,而且都融入中国传统的中药文化。如果能保存并成为世界遗产,这将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中药文化
“从神农氏开始,中药几千年的发展,本身就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中药文化对日本、韩国、东南亚甚至世界都有极大的影响,在日本中药被称之为‘国药’,在韩国中药被称作‘韩药’。”毛教授说,“胡庆余堂完全能体现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中药文化。”
红顶商人胡雪岩清光绪四年四月亲笔所写店训“戒欺”跋文为:“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走进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营业大厅,抬头可见的高大青砖门楼上镌刻“是乃仁术”四字。这四个字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医者,是乃仁术也。”更反映了当时就有难能可贵的诚实守信和治病救人的仁义,这些匾额依然保存并激励着一代代胡庆余堂人。 (据《今日早报》), 百拇医药(劳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