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EP ATPⅢ后5项他汀类大型临床研究回顾
上世纪90年代完成的5项临床试验给我们的启示是,他汀类药物无论在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中都显示出降低心血管死亡率、减少心血管事件的作用,而对于非心血管死亡率如癌症等无不良影响。在ATPⅢ发表后,又有5项大型临床试验结果公布,下面分别对这5项研究进行简要回顾。
心脏保护研究
(辛伐他汀,HPS)
HPS共纳入20536例高危患者,基线TC及LDL-C水平并不高。治疗组服用辛伐他汀40 mg/d,随访5年。HPS主要终点是总死亡率及特定原因死亡率。研究结果显示,辛伐他汀治疗使主要冠脉事件减少27%,卒中危险降低25%,任何主要血管事件危险降低24%,特定原因死亡减少17%;所有原因死亡减少13%。HPS研究显示,积极降脂治疗对高危患者尤为重要。
但HPS未解答的临床问题是,对高危人群(如高血压、卒中)研究证据不足;对特定人群(如女性、老年人)缺乏代表性数据;未报告LDL-C<100 mg/dk组的临床效应;胆固醇应该降到什么水平才更为合适,这有待于SEARCH给出明确回答。
, http://www.100md.com
普伐他汀在高危老年人群
中的前瞻性研究
(PROSPER)
PROSPER研究共纳入5804 例患有心血管病或是心血管病高危的老年患者,平均LDL-C水平为147 mg/dk。主要研究终点是冠心病死亡、非致死性心梗、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卒中。在3.2年的随访期间,普伐他汀治疗显著降低主要研究终点相对危险达15%,减少冠脉事件达19%,降低冠心病死亡率24%;在这个伴随其他多种疾病且同时应用其他药物的老年人群中,普伐他汀40 mg/dk治疗耐受性好。随访期间虽未发现普伐他汀治疗对卒中的预防作用,但降低短暂性脑缺血(TIA)发生率达25% P=0.051,提示其对脑血管病的潜在有益影响。
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 百拇医药
疗效评估及抗炎治疗
(PROVE IT-TIMI 22)
PROVE IT-TIMI 22研究观察了4162例ACS患者发病后立即用不同强度的他汀类(标准剂量普伐他汀40 mg/d和阿托伐他汀80 mg/d)将LDL-C降至70 mg/dk,在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方面是否具有临床等效性,及降脂治疗对减少心血管事件的效果,平均随访2年。结果显示,在ACS发生10天内开始积极降脂治疗是有益的;强化降脂治疗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较标准治疗组低16%(P=0.005);两组主要终点总死亡率、心梗和卒中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研究显示,超过73%的患者基线LDL-C<125 mg/dk,适度的降脂治疗已足够(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对于27%LDL-C≥125 mg/dk 的ACS 患者或年龄<65岁以及未曾用过他汀类治疗的患者,需给予积极的强力降脂治疗。
PROVE-IT的重要提示:强化降脂治疗带来的益处早在ACS发生后30天内即可看到并贯穿整个2.5年的随访期;对于慢性稳定型冠心病,还有待于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强化降脂治疗将LDL-C水平降至60~70 mg/dk的临床益处。研究中大剂量他汀的安全性不如一般剂量的他汀,在我国使用大剂量他汀类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明确。
, 百拇医药
降压与降脂治疗预防
心脏病发作研究
(ALLHAT-LLT,普伐他汀)
ALLHAT-LLT研究中的10355例高血压患者(LDL-C为 120~189 mg/dk或TG<350 mg/dk),被开放随机分别接受普伐他汀40 mg/d或常规治疗,平均随访4.8年。
ALLHAT-LLT试验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是在普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之间,未发现所有原因导致死亡或致死性及非致死性冠心病发生率有显著差异。但这并不能否定由其他大型他汀药物研究所得到的有力证据,因为此研究降脂部分的研究设计为非盲法。研究结果支持当前为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而建议控制胆固醇水平的原则;临床实践中进行降脂治疗时,应强调需降低LDL-C到足够程度。
, 百拇医药 ALLHAT-LLT的问题:研究为开放式;研究未严格按方案进行,以致对照组中许多患者用他汀类降脂药(32%有心脏病,29%无心脏病)。
ASCOT-LLA研究目的是,比较阿托伐他汀10 mg与安慰剂对高血压伴TC≤6.5 mmok/L ≤250 mg/dk患者非致死性心梗(包括静息时心梗)和致死性CHD的发生率。
研究结果显示,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冠心病危险降低36%;卒中危险降低27%,所有冠心病事件降低29%。
ASCOT-LLA研究证实,对中危的高血压患者,即使LDL-C不高,也能从降脂治疗中获益;CHD事件减少与基线胆固醇水平无关,并且在不同胆固醇水平结果一致;患者在得到显著心血管益处的同时,没有增加非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包括致死性癌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