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杏苑杂谈
编号:10463779
“学我,像我,超过我”——跟师任继学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06期
     业师任继学教授博闻强记、禀学渊深为同道仰慕,他的人格魅力、精纯医术,尤其是对中医事业的执著更令人敬仰,我们有幸跟师学业,获益良多。

    从拜师的第一天起,任老就教导我们:跟师不能仅仅抄抄方,不能只学会看跟师时见过的病,最重要的是学会临证思维,一定要“学我,像我,超过我”。在中医学界,业师有“活字典”之称,他认为只有融古贯今、溯本求源才能发展中医;反复强调中医学不是古董,而是实用的科学,只有切实解决病人的疾苦,才是中医学发展的根本。如何才能解决病人的疾苦?任老教导我们必须学会勤读、泛读、精读古今医书,博采众家之长,才能触类旁通,拓宽临证思路,提高临床疗效。业师认为经典是中医这门学问的基础,要学好中医,首先必须重视经典。比如张仲景的《伤寒论》,任老认为这是一部中医史上承前启后的巨著,是几乎所有成名医家共同推崇的一部重要的典籍,它不仅仅是一部论述外感疾病的书籍,更是一部论述疑难杂病的专著。他亲自指导我们阅读,教我们怎样思考,要求我们写出读书笔记,并认真批改。虽然广州与长春远隔千里,我们不能时常伺诊任老左右,但临证中每碰到疑难问题,我们随时通过电话和传真请教任老,他会不厌其烦地教我们查阅哪一本书,在哪一段文字上寻找答案;只要任老在家,不管何时收到传真,他总会在半小时内回复。在任老的指导下,我们在古籍和临证中游戈,逐步掌握了学习方法,运用于临床,医术不断提高。例如任老善用《伤寒论》中白通加猪胆汁汤治疗心功能衰竭,我们在临床中也将此法用于治疗中风合并顽固性心衰,同样取得好的效疗。
, http://www.100md.com
    跟师任老,我们“鱼渔”双收,在江河中渔鱼已经游刃有余,但任老要求我们要修炼到大海中捕鱼的本领。中风是我院脑病专科主攻方向之一,我们在总结以往病例中发现,出血中风急性期火热之象明显,以阳类证居多;缺血中风以阴类证为多,火热之象不明显,缺血和出血中风证候为何有此规律?目前业界普遍认为痰瘀是中风病机之根本,但中风之发生为何有出血、缺血之别?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我们苦思冥想,最终归依于任老的思维方法———从古籍中探求答案。我们通过博览古籍文献,创造性地提出中风根本病机为“升降枢轴失调”导致“脑中血海失常”。“肾命—脾胃—肝—脑”轴调节气机升降和脑中血海的正常运行。诸病因致此轴失调,肾中真水不足,水火失衡,影响中气升降,胃降不及而脾升相对太过,进而导致肝之疏泄失常,升发太过,扰动脑中血海,血流薄疾,气血逆乱,风火升动莫制,“满脉去形”,形成出血中风;或肾中真阳不足,命火蒸腾无力,脾气不升,肝气疏泄不及,脑中血海调节无权,脉络行血缓滞,凝而为瘀,发为缺血中风。故出血中风多火热、阴虚,而缺血中风气虚者相对较多。对中风病机理论认识的突破使我们有了在中医海洋中搏击的信心。在任老的指导下,在刘茂才教授、黄培新教授的带领下,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专科已经扬帆起航,通过连续主持国家“九五”、“十五”研究项目,我们已涉入中风理论和临床研究的深海,逐步形成了中医特色鲜明、主攻方向明确、人才梯队合理、整体实力强大的中医脑病专科舰队。

    任老已年逾古稀,他常说“有生之年,活一天,就要为人民健康服务一天,就要培养中医人才一天,就要指导青年中医生走正路一天。”任老身体力行,时时促动着我们对中医事业的不断追求与创新。“学我,像我,超过我”是任老给我们的要求与鞭策,一直作为我们不断探索中医的动力与决心。作为任老的两个徒弟,一个身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神经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另一个成为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培养更年青一代学习继承中医事业,任老的言行就是我们行动的航标。, 百拇医药( 黄 燕 蔡业峰)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第一届国医大师 > 任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