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463421
分析:数百公斤“K粉”为何自由流向市场?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7日 新华网
     新华网长沙9月6日电(记者刘璐璐)涉及8省35家医药企业的精神药品氯胺酮注射液流失案近来在全国备受关注,几百公斤的“K粉”堂而皇之地走进市场。作为流失份额较大的省份,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专家认为,造成氯胺酮注射液流失的根本原因是法规滞后和管制定位过松。

    盐酸氯胺酮注射液是一种临床使用的基础麻醉剂,把其水分蒸干就可以变成“K粉”。据公安部门通报,此次氯胺酮注射液流失案发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法分子采用伪造证件等手段蒙骗销售方(药品生产企业)大量套购药品,这在我国建国以来尚属首次。

    “药品列入的管制级别不同,相应的监管就有很大区别。”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饶健说,在2003年11月1日前,氯胺酮注射液属于普通处方药品,这样其销售原则上由市场决定,只要是合法厂家生产的合格药品,就可以在合法经营企业及医院之间流通,购销数量不受限制,当时药监机构没有任何法律手段控制其流失,因此2003年6月到10月间,按普药流入湖南省的氯胺酮注射液达到1478件。

    我国现行的《精神药品管理办法》是1988年颁布的,是按照计划经济模式制定的,很多规定已经滞后。据饶健介绍,2003年9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将氯胺酮注射液纳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但因为《精神药品管理办法》相关内容的滞后性使得管制力度依然不够。根据《办法》,第二类精神药品原料药和制剂的年度生产计划分别由国家和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下达,制剂的流通不受地域和数量限制,可以在全国有经营资格的药品批发企业之间任意流动。饶健认为,这种管理模式使得药监机构在执法检查中仅限于对企业资质合法性的检查,没有数量核查机制,更不能强制企业申报购销数量,这又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此外,各地的药监机构无法从法定渠道及时了解属第二类精神药品的生产销售的异常波动情况,只能从偶然线索发现问题追踪监管,像盐酸氯胺酮大面积流失案造成几百公斤“K粉”流向市场,难觅踪迹。

    自2004年7月15日起,氯胺酮已被纳入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饶健说:“根据现行规定药监机构将依照职权对氯胺酮注射液的生产和流通实行严格监控,出现大面积流失的问题可望得到彻底解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