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29015
农村药品“两网”建设遭遇“瓶颈”——— 怎样才能绕开三道“坎”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8日 《现代护理报》 2004.09.08
     目前,全国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已呈星火燎原之势,但基层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要真正地落到实处,就必须走出法律法规相制约的“瓶颈”,顺利绕开三道“坎”,才能走出一马平川的新天地。

    第一道“坎”:药品配送遇挫折

    虽然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已全面展开,其药品配送工作在各级药监部门不遗余力地监督、支持、配合下开展得有声有色,但仍有少数乡村医生仍撇开药品配送网络从外地合法公司采购药品。目前因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尚无强制配送的法律法规依据,对此行为难以强制性统一,无法使配送药品覆盖所有乡村医疗机构,并能保证其长期运行下去。面对此处法律法规的盲点和空白,只有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才能绕过这道“坎”。

    农村“两网”建设说白了就是要让农民吃得起药、方便吃药、能吃上“放心药”,作为药监部门把药品供应网织到基层乡村当然是好事,但好事要做好并非易事。少数不领情的乡镇医生,他们还在《药品管理法》所允许的空间内舍近求远地进销药品,尤其是基层的一些特色诊所,如眼科诊所、骨科诊所、牙科诊所等特色诊所所用的药物都有特色,一般来说他们进货都有自已固定的渠道,只要这个进货渠道正规合法,不违背《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就可以,如果通过行政手段强行干预别人正常的药品购进,这不仅强人所难,也与即将出台实施的《行政许可法》相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药品“两网”建设就不能搞“一刀切”,应该因事而宜、因地而宜,在充分保证药品供应的同时,加大和加强监管力度,杜绝少数乡村医生因自行购进药品而出现的质量问题。同时,药品配送网络要有特色经营的大思路,更要有使人折服的大手段。
, 百拇医药
    第二道“坎”:药品代购变批发

    乡镇卫生院代购药品面对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走出变相药品批发的“怪圈”。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形式之一就是委托乡镇卫生院代购药品,而由于种种原因,多数乡镇卫生院药品贮存、养护设施并不完备,且加上一定的费用后再配送给乡村医生,价格偏高,如果绕不开这个类似药品批发行为的“坎”就违背了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初衷。

    古人曰:“无利不起早”,现今的农村乡镇医院已不是往昔的农村乡镇医院,首先,财政上给它断了“奶”,其次它又是在乡村医生与县级医院的夹缝中生存。农民生病后,小病找乡村医生,乡村医生治不好的大病又去了县级以上医院,乡镇医院要在这个断层中求生存,其难度可想而知。据笔者所知,许多基层乡镇医院在久撑不了时纷纷关门,有些乡镇医院只留一、二人独撑门面。在一个县城效益比较好的乡镇医院并非没有,除只有少数几家中心乡镇医院因为地缘和人缘的关系效益较好外,其它乡镇医院的日子都不好过。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乡镇医院搞代购药品,经济效益比较差的乡镇医院就会把代购药品当成了“肥肉”,试图要狠狠地咬一口,这无疑就加大了药品在代购中的价格,使“两网”行政成本变高;而基层经济效益好的乡镇医院却根本看不上药品代购这件事,他们认为药品代购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医院生意好,他们无暇在代购的蝇头小利上下功夫,或者说根本就不愿干药品代购这件事,更不谈不上作为代购的主体,必须配备相应的硬软件设施了。对于这一点,作为药监部门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不能一厢情愿地只要基层乡镇医院代购就行了,而要在乡镇医院不愿代购或没有能力代购的前提下,认真选择好药品配送商,让“两网”建设不流于形式。
, 百拇医药
    第三道“坎”:质量药价两大难

    无论是药品配送,还是药品代购,怎样让药品质量有保证,药品价格降下来,这是真正难以跨越的一道“坎”。药品质量有保证是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生命,而要真正地做到让利于民,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地能得到实惠则是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生命线。

    药品“两网”建设的出发点就是让老百姓吃上安全、有效、实惠的“放心药”。如果“两网”建设没有真正给老百姓带来实惠,“两网”建设的生命力就不可能旺盛。目前全国正处在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认证的关键时期,大家把精力都投入到GSP认证上,对农村“两网”建设关注的不多。如今农村“两网”药品配送大都是就近由当地的药品经营部门来充当这个角色,缺少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一旦大家都获得了GSP认证,跨进了合法经营的门槛,在药品批发微利的情况下,药品批发经营企业包括一些药品批发经营“大鳄”都会来抢农村药品市场这块最后的“蛋糕”,待到那时,让农村农民吃上安全、有效、实惠的“放心药”就不是一个梦,药品配送或代购价格偏高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章小兵柯发桂,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