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信息
编号:10464760
麦粒点按灸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12日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英96级

    李 漾

    麦粒点按灸是将麦粒灸与点穴法结合运用的一种治法。其第一步“麦粒灸”类似于直接灸中的化脓灸或非化脓灸,对于虚证、寒证可温经散寒止痛,通过温和、徐燃的艾火可补益正气;对于实证、热证能温其腠理,使为邪气所闭的毛孔开放,通过“同气相求”而令邪热外出;第二步,按灭艾炷、停留数秒,既能加强第一步的作用,又能通过点按使邪气散及灸感传,两步结合,可以祛邪扶正,调整阴阳。此乃南充市名老中医,中国中医学会针灸南充分会主任刘兰秋,60余载临床验法之一,笔者在见习期间,有幸从师于刘老,时间虽短却深感此法之妙,现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操作方法

    1.1将上等研细艾绒用手或制灸器做成麦粒大小圆锥状艾炷,将之置之于已用75%酒精消毒的皮肤上。(注:可根据病情,先制成各类药液,如通经活络药、活血化瘀药等涂于皮肤表面,如此不仅可得用其药物作用且易于固定艾炷)。
, http://www.100md.com
    1.2用线香点燃艾炷尖端,根据病人耐受力(可通过与病人谈话或抓挠艾炷边皮肤分散其注意力),一般待艾炷燃烧了4/5时,用大拇指或压舌板将其用力按灭,停留数秒。一般一次1~2壮即可。

    2适应证

    2.1

    各类痛症。尤适于寒、湿等邪侵于肌肉、骨骼、关节或瘀血所致疼痛。寒湿冷痛,瘀血刺痛,两者的痛处都比较固定,易通过按压或嘱病人活动找出最痛点,即阿是穴,往往便是邪气凝聚之处。此处施法,首先通过逐步燃烧的艾柱将热量或药力均匀传入,令寒祛湿化,经温瘀逐;再将燃烧的艾炷按灭,停留4~5秒,令灸力进一步渗透,促进邪气消散,从而取得立竿见影止痛之效。

    病例1曾××,男,20岁,一年前因运动不慎拉伤膝两侧副韧带,走路做屈伸运动时感疼痛难忍,活动受限,中医辨证为外伤后瘀血、湿邪等聚结不通而痛,经针刺及封闭膝周穴位治疗两周无效。刘老通过按压及嘱其运动找到最痛点,灸两壮,痛减半,膝部屈伸恢复如常,继续治疗两次而愈。病案2王××,女,42岁,肘窝处冷痛1+月,每因天气变冷加剧,甚至痛不能触。中医辨证为寒滞经脉,然针药多次疗效不佳。刘老寻其最痛两点,各灸按1壮,隔天1次,5次疼痛消失而愈。
, 百拇医药
    2.2麻木及感觉丧失诸症。病因病机:气血亏虚或邪阻经络致筋脉肌肉不养。气血亏虚型多见中风后遗症或老年体弱者。本法通过局部温热及点按,可温经通络,加速血液循环,再配合补益气血,自可使气血通畅而麻木消失;而邪阻经络型,若为郁热或湿热之邪,本法能“以火引火”,借艾火温热使腠理开,毛窍通,令热有路可去,再点按促进邪气消散,使经络通,气血畅而麻木消。至于寒或寒湿等邪,前文已有阐述,这里不再赘言。

    病案3曾××,女,63岁,因中风后遗左上肢萎软无力,肌力0级,患侧指尖麻木3周,辨证为气血亏虚,筋脉不荣。刘老于每日针刺常规穴位后,用艾炷灸按患肢五指指尖,并配合梅花针由下至上叩刺手三阳、手三阴经,以助其经络通畅,灸感上传。每日一次,七天后,病人左上臂已有2级肌力,指尖麻木消失,十五日后,左手已能握手,肌力4级。

    3禁忌症及施灸注意事项

    3.1禁灸部位:心脏虚里处,浅表较大的动、静脉,皮薄肌少筋内结聚部位、颜面部,妊娠妇女腰骶部及下腹部、乳头及阴部。
, 百拇医药
    3.2关节活动处不宜灸至发泡,在艾炷燃烧了2/5时即可将之按灭,避免化脓、溃烂、不易愈合。

    3.3灸后1~2天内,所灸处不宜沾水。

    3.4虚极之人不可用。(汪机《医学原理》卷十一指出:“若虚极之人,孤阳将绝,脉浮数而大,精神昏短,不能抵火气者,不可灸之,灸之则死。”)

    4讨论

    4.1根据此法的作用机理,笔者认为还应注意其施术部位的确定及灸感的传导。施术部位即邪气聚结之处,可为痛点或阳性反应点。另外,也可选择病经上的井、原等穴。灸感的传导则可运用一些辅助手法,如循经摄按或梅花针沿经叩刺。

    4.2此法于临床操作时,贵在度之把握。1)灸炷烧到何种程度施压当据病人耐受力而定,当病人感热之难当而皮肤微红时,速按压之(大概在灸炷燃到4/5时可压,但勿等其燃尽,以防烫伤)。若时机不当,过早则热力不足而效不佳,过晚则易燃伤患者皮肤而致灸误。2)按压时贵在迅速,一则防艾火散落,二则徒手时可防烫伤医者与患者。3)按压时间一般以灼痛消失为度,而实者、热者稍按即放,湿证、虚证可久按之。

    此法刘老于临床应用时,适用较广泛,但因笔者时间有限,未窥全貌,实难万全,仅取上几点有得之处以供参考。,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