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中医学与辩证法
编号:10464691
肝 方防治肝纤维化机理 探讨和临床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12日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硕研98级 程雅君

    提 要

    肝纤维化从体用言,是肝体阴用阳功能失调,肝体不阴(柔)而阳( 硬);从标本言,湿热瘀毒为标,肝阴脾阳亏虚为本;矛盾分析之,主要是瘀是虚,故以柔 肝阴,和肝血,运脾阳立法,体现本法的方剂是肝〖HTSS〗〖HTK〗方。病证结合是防治 本病的必要方法,临床体会:治病贵在守恒,治证务必应机。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体阴用阳 治法研究 矛盾分析法 病证结合

    临床上,笔者以“柔肝阴,和肝血,运脾阳”立法,用肝方(何 首乌30克 丹参3 0克 白术30克 土茯苓20克 五味子15克 甘草5克)为基础方治疗肝纤维化(HF)30例,有 效率73.3%,疗效较佳(请参阅拙作《肝方治疗肝纤维化30例小结》)。本文探讨了其防治H F机理,并浅述一点临床体会,供同道参考。
, 百拇医药
    1 HF防治机理探讨

    1.1 HF机理。

    HF是现代医学根据肝脏质地坚硬有结节感,肝活组织检查见结缔组织增生及 纤维化等形态和组织学病理变化而命名,是肝硬化(HC)发生和发展的必经过程,故又称早期 肝硬化。以中医体用观看,无疑是肝“体”之病,肝体阴用阳,以柔韧之体行刚强之用,肝 体“纤维化”必然导致肝用不及,肝用不及从而又加剧肝体硬化,表现为肝形态组织学和肝 功能病理变化的互相影响,可见体用失调是HF基本矛盾,肝体病变则是矛盾主要方面。

    肝阴脾阳亏虚是本。HF是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酒精性肝损害、免疫性肝病等迁延不愈, 积久而成的肝器质性病变,探究肝体“纤维化”根本原因主要在于肝阴脾阳亏虚:脾阳虚则 清阳敷布不充,浊阴排泄不力,不仅不能土旺木荣,更蕴湿生热,助邪嚣张;肝阴虚则血燥 不行,气郁不畅,不仅不能体阴用阳,而且为邪毒滞着留恋甚至戕害本脏创造了有利条件, 反映在病理上是肝功能减退,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及纤 维化,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HF。
, http://www.100md.com
    湿热瘀毒为标。HF“血瘀论”已成共识,但“瘀”作为病理产物,原因多端:肝阴虚血燥使 血行艰涩可致瘀;脾阳虚气弱使血行缓慢可致瘀;中焦运化呆钝蕴湿生热,久之湿热入血, 更使血液“燥而污浊”(《素问·玄机问病式》)而致瘀。湿热瘀改变了机体正常生态环境, 建立了一个病理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里,寄生着中医叫“蛊毒”、“疫毒”,西医已知( 如肝炎病毒)或未知的毒害物质。湿热瘀毒因肝藏血而归之于肝,《医学发明》:“血者, 皆肝之所主,恶血必归于肝,不论何经所伤,必留胁下。”如此挟湿挟热挟瘀挟毒的“恶血 ”藏之于肝,使藏血之脏因之而窝贼,体阴之脏因之而变硬,用阳之脏因之而衰退。可见湿 热瘀毒共为伤正之邪,伐本之标,瘀毒尤是HF元凶!

    从表面上看,湿热瘀毒似乎是本病主要原因,但值得注意的是:若脾胃健运,何来湿热内生 ?若肝体阴用阳,又怎容瘀毒羁留将军之官?更临床所见,本病患者湿热瘀毒见证大多不显, 却常见皮肤干枯,面色黝暗无光泽,不规则发热,舌质绛红苔光剥等肝阴虚见证;以及乏力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慢性腹泻等脾阳虚见证。
, http://www.100md.com
    1.2 立法组方依据。

    近年来研究显示:HC早期,肝内异常增生的结缔组织仍可被降解和重 吸收,后期则较难恢复,因此阻止HF的发生发展,乃至逆转其病理过程,成为防治本病之关 键[1]。

    治则治法:HF是由于肝阴脾阳亏虚,湿热瘀毒羁留残害肝体所致。病机复杂,证型多端,矛 盾交织如乱丝打结。如此复杂病机使本病立法尤为困难,最易顾此失彼。总而言之,可以“ 柔肝阴,散肝用,和肝血,清肝热,运脾阳,利脾湿”立法,重在“柔肝阴,和肝血,运脾 阳”。因为HF是肝体之病,归根结底是肝体不阴(柔)而阳(硬);HF病理核心环节是瘀,可谓 无瘀不成病,瘀轻则病轻,瘀重则病重;运脾有两个原因:一则湿为恋邪之源,而湿本于脾 虚;二则土旺木荣,运脾即可益肝,故运脾是标本兼顾之法。

    组方遣药要注意处理以下矛盾:

    (1)柔肝阴和运脾阳。柔肝贵乎柔润而不滞脾,运脾贵乎清灵而不伤肝。《医毂》云:“土 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水虽喜润,然太润则草木湿烂。”堪为良鉴!故治疗肝阴脾阳 亏虚之证,贵在润湿得宜。方中何首乌功擅补益精血,《本草求真》言其“阴不甚滞,阳不 甚燥,得天地中和之气。”故补而不滞,且能截疟解毒。白术,《本草正义》云:“富有膏脂,故苦 温能燥,亦能滋润津液……,万无伤阴之虞。”伍之五味子、甘草,正合《金匮要略 》:“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和之”的原则。四药合用,柔肝阴、运脾阳 最为合拍。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何首乌能抑制过氧化脂质(LPO)产生及LPO对肝细胞破坏而 具保肝作用[2];白术能升高白蛋白和纠正白球蛋白比例,有抗凝血和明显又持久 的利尿作用,能促进电解质特别是钠的排泄,以及抗肝癌作用。五味子、甘草能减轻各种原 因引起的肝损伤,促进其恢复和再生[3]。
, http://www.100md.com
    (2)活血和养血。HF血瘀和血虚同时并见。血瘀是肝脾局部病变,血虚则是久病脾失运化, 肝不藏血,气血亏损,营养不足的结果,是整体病变。瘀虚互为因果,因此论治须“和血” ,即活血而不伤正,养血而不滞血。方中丹参功同四物,《本草集要》谓之主“寒热积聚, 破除瘕,止烦满,益气养血,破宿血,生新血”;又其气微寒,故融活血养血凉血三位一 体,可谓治病之先锋非之莫属!现代药理研究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丹参具有多方面药理作 用,如改善肝脏微循环[4],促进肝细胞再生[5],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繁 殖[6]及胶原合成[7],促进已形成的胶原纤维降解,抗自由基作用等等 [8]。

    (3)清热和除湿。湿和热是一对矛盾,湿为阴邪,热为阳邪。笔者认为清热和除湿应更重视 后者。理由在于:湿邪缠绵,是病情迁延难愈的罪魁祸首;湿为有形之邪,热为无形之气, 有形之湿邪去则无形之热气因无所附而易散易清,药半功倍,反之则药倍功半;再者,本病 含肝经“阴虚夹湿”证,治疗很是棘手,若不谨慎除湿,轻则留邪碍病,重则伐本伤正,甚 至恶化病情,杀人尤不自知!方中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功擅除湿,“凉血解毒”(关幼波语 ),“健脾胃”(《本草纲目》),可谓清热而不伤阳,利湿而不劫阴,是协调HF各种矛盾的 上选之品。
, http://www.100md.com
    综上可见,肝方从“柔肝阴,和肝血,运脾阳”之法出,该法又随“肝阴脾阳亏虚,湿热 瘀毒羁留残害肝体”之证立。衷中参西,病证结合,理法圆融,是其能有效防治HF的根本。 

    2 临床体会

    2.1 医案:

    吴××,男,36岁。1999年10月9日初诊。

    反复两胁胀痛刺痛2+年。患者5年前因“黄疸肝炎”住院治疗,症状及肝功能好转后出院 。自97年8月,两胁不适,渐渐发展及胀痛、刺痛,右胁为甚。纳差,腹胀,小便黄,大便 溏,日3-4次,睡眠欠安。面色晦暗,胸部及手掌出现蜘蛛痣。肝在右肋下3cm,剑突下5cm, 中等硬度,有轻触痛。脾在左肋下2cm。舌黯苔黄厚腻,脉沉细弦。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 常。蛋白电泳:Alb 〖BF〗42.7%,Glob34%〖BFQ〗,γ-球蛋白21%。HF指标:HA 198ng/ml,P CⅢ 256ug/L,Ⅳ-C 120ng/ml。西医诊断:肝纤维化。中医诊断:瘕,基本病机是肝 阴脾阳亏虚,湿热瘀毒留恋。
, http://www.100md.com
    初诊:病机突出表现为“〖ZZ(〗湿热毒〖ZZ)〗”,故以肝方治其病,茵陈蒿汤合黄连解 毒汤治其证。处方:

    处方:

    何首乌30克 丹参30克 白术30克 土茯苓30克 五味子15克 甘草5克

    上药按比例配置,研末压片,每服6克,日3次。用茵陈蒿汤合黄连解毒汤煎汤送服。

    二诊:服药14天后,纳增,腹胀减轻,小便转清,舌苔由黄转白,由厚转薄。但大便仍溏, 两胁胀痛、刺痛改善不明显。此时病机突出表现为“〖ZZ(〗脾虚湿困〖ZZ)〗”。故以肝 方治其病,胃苓汤治其证。

    三诊:服药14天后,大便已不溏,日1-2次,两胁胀痛缓解。但刺痛依旧。舌黯苔薄白,脉 沉弦。此时病机突出表现为“〖ZZ(〗肝脾血瘀〖ZZ)〗”,病机已较单纯,故以肝方独处 之。服药改为每日4次,每次8克。……
, 百拇医药
    守方服药6个月后,复查:蛋白电泳:Alb 〖BF〗59.2%,Glob27.3%,γ-球蛋白14.6% 。HF指标:HA 94ng/ml,PCⅢ 108ug/L,Ⅳ-C 52ng/ml。患者两胁胀痛刺痛若失,神清眠安,脉平舌净。惟 偶有肝区不适感,后用一贯煎合四逆散调肝之体用收功。

    2.2 讨论与体会

    HF一病而诸证共存,尽管某些证型并无临床指征,但确实存在,只不过证型隐匿,矛盾不突 出而已,肝方针对的是HF共性(治病),体现了矛盾的一般性;却没有针对HF个性(治证), 不能体现矛盾的特殊性。故临床具体运用时,还要强调辨证,灵活化裁,才能收到更好疗效 。如阴虚阳郁证(体用失调),加一贯煎合四逆散;肝郁脾虚证,如(丹栀)逍遥散;肝脉瘀阻 证,加复元活血汤;肝经湿热证,加龙胆泻肝汤;脾虚湿困证,加胃苓汤;中焦湿热证,加 茵陈蒿汤(湿重于热)或黄连解毒汤(热重于湿)等等。

    因为就病(西医之病)证(中医之证)而言,病证都可视为不利于机体健康的矛盾而具备相同的 空间观;两者不同在于:病这种矛盾具备“线”的时间观,而证这种矛盾则具备“点”的时 间 观。从这个角度说,病是证的抽象综合,证是病的具体分析。也正如此,治病贵在守恒,则 病有专攻而诸证可松;治证务必应机,则证有针对而病势可摧。治病治证结合要求临床思维 的“恒动”性:既要专病专方(恒),又要证变方亦变(动)。
, 百拇医药
    本医案是这种临床思维的具体运用:因HF的基本病机是肝阴脾阳亏虚,湿热瘀病毒留 恋,故 用柔肝阴、和肝血、运脾阳之肝方,且守方不变,这是抓住主要矛盾和整体矛盾——治病 ,也正应了前贤所言“凡病必有一主方”;同时又随着初诊、二诊、三诊等矛盾主次的不同 ,而辅以不同的汤剂,这是针对次要矛盾和局部矛盾——治证。如此,病证结合,动静有度 ,既保证了本法可重复的科学性,又赋予本法活泼灵魂。笔者认为,这或是中西医结合临床 之可行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①韩德五,等.葫芦素B对实验性肝炎与肝硬化的防治作用.中华医学杂志,1979 ;59;(4)∶208

    ②刘平,等.桃仁提取物合人工虫草菌丝抗肝纤维化研究V.对实验性四氯化碳大鼠肝纤维化 的防治作用.上海中医学院上海市中医药研究学报,1990;4(2)∶43
, 百拇医药
    ③史宇广,单书健.肝炎硬化专辑.第一版,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8;12

    ④范列英,等.汉防己甲素对肝细胞、贮脂细胞DNA及胶原合成的影响.中华消化杂志,1994 ;14(5)∶283

    ⑤李定国,等.汉防己甲素对肝纤维化大鼠线粒体的影响.中华消化杂志,1994;14(6)∶34 1

    ⑥刘三都,等.大剂量丹参为主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160例.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3;3( 3)∶23

    ⑦〖BF〗〖JP4〗韩德五,等.丹参对实验性肝硬化等的防治作用.临床肝胆杂志,1988;4(3 )∶38〖JP〗

    ⑧徐萃华,等.丹参对体外培养肝细胞[甲基-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的影响.药报, 1987;22(9):535〖FL)〗,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