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中医学与辩证法
编号:10464692
“脏腑腧穴”假说及其临床构想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12日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骨伤97级 丁相东

    提 要 本文从腧穴的概念入手,说明腧穴不独体表而有,并通过对构成 腧穴的两条件及生物全息论诸方面的分析论证,大胆提出假说——体内脏腑同样存在腧穴的 观点,试构想借助以声波电针及射频技术为主的无创伤性手段,进行体内穴位探测和脏腑腧 穴治疗,以求为腧穴治疗另辟新径。

    关键词 脏腑腧穴 生物全息 声波电针射频技术 芒针

    1.引言

    《灵枢·经脉》云:“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从肺系横出腋下……出大指之端。”如果我们将其分为两部分,即把“起于中焦,下络大肠 ……属肺”这一段视为体内部分;把“从肺系横出腋下……出大指之端”这一段视为体表部 分。同样将十二经脉都分为两部分,我们不难发现:十二经脉体表部分的穴位可谓“星云棋 布”恰恰相反,而长达整条经脉〖SX(〗1〖〗4〖SX)〗、〖SX(〗1〖〗3〖SX)〗、甚至〖SX (〗1〖〗2〖SX)〗的体内部分竟无一穴位!
, 百拇医药
    2.理论基础

    2.1 腧穴不独体表而有:

    《针灸学》六版教材以及很多书本均定义腧穴为经脉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从而从概 念上决定了腧穴只能存在于人体体表。然其片面性显而易见,我们知道:“腧”乃转输流注 之意;“穴”乃孔道、孔隙之意,即腧穴乃经络之气交汇输注的孔隙是腧穴概念所要反应的 首层含义;而腧穴“以痛为腧”,“愈疾即腧”的起源决定了腧穴概念所要反应的第二层含 义即:能够反应疾病和治疗疾病。故腧穴与否必须且只要具备两条件:其一为人体经络之气 交汇输注的特定部位,其二则能反应疾病和治疗疾病。因而腧穴理应为人体经络之气交汇输 注的并且能够反应、治疗疾病的特定部位,而并没有体表与体内的划分和规定。

    2.2 脏腑腧穴:

    2.2.1 “体内部分”经脉同样存在交汇输注:
, 百拇医药
    《灵枢·痈疽篇》云:“中焦出气如露,上注〖HT5,6〗奚〖KG-*2〗谷[HT5SS]谷,而渗孙 脉 ,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满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具体 地阐明了中焦将运化所得的水谷精气由孙及络,由络到经的转输过程,这就形象地体现出经 络之气在体内“流注——汇聚——再流注——再汇聚”的循行模式。

    据《十四经发挥》记载,单与心经有关的经络就有7条:“手少阴心经,络心;足少阴肾经 ,络心;督脉,上贯心;手厥阴心包经,出属心包络;手少阳三焦经,散络心包。”这就形 成了所谓的“一脏多经”[1]和“一经多脏”[1]的联系,而这种“一脏多 经”和“一经多脏”的联系,加之奇经八脉及十五络脉的 联络和沟通,这就决定了体内必然存在一个纵横交错的,经络之气相互贯穿,相互交汇的复 杂的网络系统。

    2.2.2 “体内部分”经脉同样能够反应疾病、治疗疾病。《灵枢·口问篇》云:“悲哀愁 忧则心 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则宗脉感,宗脉感则液道开,故泣涕出焉。”其中“感”即为 感应、反应之意,说明宗脉不仅能“感”而且还可以通过自身的感应作出适当的反应和调节 ,这种“反应和调节”正为其在反应和治疗疾病上提供了基础和可能。《灵枢·口问篇》又 云:“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胸胁支满,心中〖HT5,6〗口〖KG-*2〗詹[HT]〖HT5,6〗口〖K G-*2〗詹[HT]大动,所生病,烦心,心痛。”《杂病篇》云:“气逆上,刺膺中陷者与下胸 动脉。”《灵枢·官针》云:“病在中者,取以长针”,“刺极深之,以下谷气。”这都说 明“体内部分”经脉在反应、治疗疾病过程中起着同样不可忽视的作用。
, 百拇医药
    2.2.3 生物全息论对脏腑腧穴的理论支持:生物全息论认为:生物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 由无 数单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全息胚或全息单元组成;每个全息胚都蕴含和表达着自身 对 应部位和器官丰富的生理病理信息;同时每个部位和器官的生理病理信息都可以通过对应全 息胚反应和表达,即在整个全息胚系统中,每个全息胚与其对应部位和器官都是相互影响, 互为反馈的。

    中医理论中之“有诸内必形诸外”,“有诸外必应诸内”,“司外揣内”,“司内揣外”的 整体观思想,体现了丰富的全息理论。而根据全息论我们认为“脏腑经络系统是人体全息胚 的特例,是特征的全息胚”。[2]在整个脏腑经络全息胚系统中,包含着无数单个 或多个生理病理信息不尽相同的全息胚,即一个个的能反应疾病,治疗疾病的腧穴。上述“ 有诸外必应诸内”及“司外揣内”提示的是存在着人体外部体表全息胚对人体内部脏腑的一 种反馈,即指存在着体表腧穴对体内脏腑的作用;反之,“有诸内必形诸外”及“司内揣外 ”提示的却是存在着体内脏腑全息胚对体表的反馈,即是指存在着体内脏腑全息胚——脏腑 腧穴对体表的作用!进一步分析,我们还可以得到如下反馈回路:
, 百拇医药
    有诸外必应诸内 司外揣内

    体表 腧穴—→经络—→脏腑体表腧穴—→经络—→体表 

    有诸内必形诸外 司内揣外

    脏腑腧穴—→经络—→体 表脏腑腧穴—→经络—→脏腑

    基于分析,全息论不仅为脏腑腧穴提供了存在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并且从上述反馈回路我们还可以得出结论:脏腑腧穴无论在信息表达的方式、途径及部位上,都与体表腧穴表达了同 等的生理和病理意义,因而与体表腧穴有同等重要性。

    此外,临床上疗效显著的芒针疗法更提供了有力佐证。“芒针是一种纤细而长,形如麦芒的 长针,它通过直刺、透刺及其它手法刺激穴位经络,从而达到‘调气’、‘治神’的作用”。[3]腹正中线上的上脘、中脘、水分三穴是芒针治疗疾病的重要穴位,而在具体 操 作时:“取仰卧位,针尖垂直刺入,深度为4-6寸(标准单位)”[2]按一般解剖标准 , 刺深2-3寸已至腹横筋膜,而刺深3-6寸则已穿透腹膜达腹腔脏器,早已超出体表腧穴所规定 的范围,此时真正起治疗作用的部位已不仅仅只是体表上的上脘、中脘、水分,而体内脏腑 “某处”同样参与了治疗过程,即体表腧穴与体内“某处”共同完成了整个治疗过程。因而 ,虽然我们不能说“芒针疗法”就是“脏腑腧穴疗法”,但我们至少可以将之看作是对“脏 腑腧穴疗法”的一种大胆的尝试。
, 百拇医药
    另据汪机《石山医案》里一个有趣的个案经验记载:“一日外诊,见一小儿蹲于院间嬉戏, 股后垂一物尺许,细观之,乃其脱坠之肠也,时旁立一雄鸡,见而引嘴啄之,小儿痛而惊啼 ,余笑而去。归,见小儿垂物不见,乃收,随而访之,无复坠出,愈也!奇而思之,乃以灸 刺坠物而疗脱肛及妇人阴挺,屡验。”这种通过针具直接刺激脏腑器官而治愈疾病的方法, 与“脏腑腧穴疗法”是不谋而合的。

    3.临床构想:

    3.1 无创伤性探穴及针疗法:

    受“腧穴体表”观念的影响,历代医家在针刺时均持“深以不取,内伤良肉”之戒而不敢深 及脏腑。而在技术手段条件具备和允许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声波电针及射频技术等无 创伤性手段进行体内探穴和脏腑腧穴治疗。

    声波电针是超声波和针灸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磁控管振荡产生的微波能量,通过辐射器 定向发送并作用于人体内部组织,从而起到治疗作用。”[4]射频技术“通过高频 电以热能脉冲波,高压电能代替针刺的机械能,从而起到一种理疗、按摩、刺激的类针刺治 疗作用。”[4]二者特点和优点体现在:其一是无创伤性,完全可避免因刺伤脏腑 器官而造成的针疗事故,即无创伤危害之弊,又可收探穴愈疾之利;其二是明确的定位性, 它可以通过调节声波的波长、方向及高频电的强度、频率而灵活地定位于体内某一部位甚则 某一点;其三是穴位探测作用,近来研究证实:“腧穴具有相对特异性——痛觉敏感性,低 电阻性,高电位性,高热点性。”[5]因而我们可以针对上述腧穴特性设计出:痛 觉敏感试验,低电阻试验,高电位试验及热点差异对比试验,进行体内脏腑腧穴的探测和证 实;其四是穴位治疗作用,二者通过对局部组织的高频微细振动按摩,对局部组织的机械热 效应,以及对局部细胞大分子的空化触变,弥散分离,改变局部理化环境等多途径地刺激局 部组织,多途径地调动和激发人体整体经气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百拇医药
    3.2 将芒针疗法运用于脏腑腧穴的治疗:

    芒针疗法最大顾忌在于针疗事故,而历来“腹部深似井”之说言腹部可以深取,且据报道: “正常情况下,纤细的银针刺入腹腔,这些脏器因收缩而避让,即或是较少的损伤也可因肌 肉的收缩而被弥合,从而不表现出临床症状。”[6]故而只要我们在掌握正确针刺 手法,明确正常解剖层次及特点,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治疗,针疗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4.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旨在揭示一个假说:体内脏腑同样存在腧穴的观点,并为此假说作 了一个粗略的证实构想。另外,笔者一直试图做到“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但条件和知识 所限,其纰缪和疏浅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①董征.体表内脏相关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3~24

    ②乔晋琳.全息胚针灸学临证概要.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0~31

    ③刘冠军.中医针法集锦.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27~444

    ④薛伯卿.上海医疗器械实用手册.上海:文汇出版社,1989;373~378

    ⑤宋为民,等.中医全息论.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37~154

    ⑥张庆萍.江苏中医杂志,1987;8(1):25~2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