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中医预防 > 治未病
编号:10464812
治未病思想的源与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12日 成都中医药大学
     云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97级(650200) 叶建红

    提 要 中医理论“治未病”思想源于《内经》,有其悠远而重要的指导作用。后世医家多由此阐述发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诊治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 治未病 渊源 发挥

    中医学很早以前就已经认识到,疾病的形成固然与外在邪气侵袭人体有关,但必须是在人体不和的情况下,才会发病,也就是说,疾病的发生是外因(邪气)作用于内因(正气)的结果。所以,临床上十分强调顾护正气,防患于未然。

    1 治示病思想的理论渊源

    “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素问》开篇论述养生延年,亦即治未病的一些原则方法,次篇即《素问.四气调神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现已成为中国预防医学的座右铭。这告诉我们,对于疾病,不当仅着重于治疗,而应着重于预防。
, 百拇医药
    《内经》中出现“治未病”一词的有三篇,除上面提到的,还有《素问.刺热篇》所述:“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处所谓“未发”,实际上是已经有先兆小疾存在,即疾病早期症状较少且又较经的阶段,类似于唐代孙思邈所说的“欲病”,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发现,早期诊治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灵枢.逆顺》篇中另有一段:“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劢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无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先,把握时机,予以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内经》中除上述三段明确提出“治未病”的概念外,还有一些隐含治未病思想的篇章,如《灵枢.贼风》提出的“故邪”概念,《素问.刺法论》所云“以法刺之,预平疴”。又如《内经》的小金丹方“服十粒,无疫干也”,开创了药物预防之先例。可见,《内经》的治未病方法是从实际出发,因而比较全面而周到。这种经典的治未病思想,无疑对生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2 后世医家对治未病思想的发挥
, 百拇医药
    汉代张保景对于治未病有独到扔研究。据《针灸甲乙.序》载述:一天,仲景与侍中王仲宣相遇。仲景对他说,你已患病了,40岁时眉毛脱落,然后过半年就要死去。并告诉他,服五石汤可免除之。五嫌他的话逆耳,没有服药,后果如仲景所言,先是眉落,继则死去。由此可见,仲景诊察未病的造诣很深,他用的是望诊。同时,仲景对治未病菌理论亦有精妙之阐发,如《金匮要略》中所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等。后世医家喻嘉言深谙仲景治未病思想之深义,他的《医门法律》就是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汉的精神贯穿始终,如《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入之风的绸缪之计。又如《金匮》血痹虚劳篇中对男子平人谆谆致诫,是望其有病早治,勿等虚劳病菌成,喻氏深通其意,强调于虚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积贮渐富,使虚劳难成。

    唐代大医家孙思邈是位极重视治未病菌的医家,他比较科学地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他反复告诫人们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这疾,医之于无事这前”。他论治未病主要从养生防病和欲病早治着眼,“喜养性者,治未病之病”,其所著《千金要方》中载有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有很高的价值。
, 百拇医药
    治未病思想的内涵实际上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清代名医叶天士对于既病防变研究颇深,他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这种提法,属未雨绸缪,杜渐防微之举,对于温病是控制其发展的积极措施。《内经》治热病主张“实其阴以补其不足”,故《温热论》的“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充分体现在护阴保津上,这也是温热病的特性所决定的。从温病的证情看,一般是热偏盛,易出汗,更易伤津耗液。仲景治阳明腑实证之承气汤,实为下存阴之法。后来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不厌其烦地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其实均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吻合,均包含了治未病的思想。

    此外,还有如东汉华佗创五禽戏健身法用以治未病,晋代万洪强调气功摄生治未病,以及朱丹溪对《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曾作专著进行阐发等等,兹不赘。,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