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中医学与辩证法
编号:10464669
迎随补泻之我见 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12日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推96级

    〖HTH〗雷行华

    提 要 通过论述迎随补泻的渊源,提出迎随补泻是在辨证条件 下,因环境因素、体质差异、疾病状态不同而运用的一种针刺治病的思维方法,是指导临床 具体针刺手法补泻的总纲。

    

    1 迎随补泻之渊源

    《灵枢·小针解》:“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说明了迎为泻法;追 即为随,是补法。又《针灸大成》引《内经》为:“补泻之时,以针为之。泻曰迎之,心持 内之……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这也说明了迎随乃补泻之法。

    《难经·七十九难》:“经言迎而夺之,安得无虚;随而济之,安得无实,……何谓也 ?然: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假令心病,泻手心主俞,是谓迎而 夺之者也;补手心主井,是谓随而济之者也。”可见,《难经》认为迎随乃是补泻,以泻子 法为迎,以补母法为随。
, 百拇医药
    唐·杨玄操则认为:“谓卫气逆行,荣气顺行,病在阳,必候荣卫行至阳分而刺之;病 在阴,必候荣卫行至阴分而刺之,是迎随之义也。”杨氏认为迎随是候荣卫而刺之之义。至 宋·丁德用又为之补充说:“夫荣卫流通,散行十二经之内,……此凡气始至而用针取之, 名曰迎而夺之;其气流注络而内针,出而扪其穴,名曰随而济之。又补其母,亦曰随而济之 ;泻其子亦曰迎而夺之。又随呼吸出内其针。亦曰迎随也。”可见,丁氏在杨氏的基础上, 又提出了气至及十二经脉流注及补母泻子、呼吸随针乃迎随之义。

    至金元时代,金·张壁曾阐发为:“凡用针,顺经而刺之,为之补,迎经而夺之,为之 泻,故迎而夺之,安得无虚,随而济之,安得无实,此谓之迎随补泻也。”又至明·张世贤 认为:“凡欲泻者,针芒向其经脉所来之处,迎其气之方来未盛,乃逆针以夺其气,是谓之 迎;凡欲补者,用针芒向其经脉所去之路,随其气之方去未虚,乃顺针以济其气,是谓之随 。”可见,前者以顺逆经脉为迎随,后者更进一步说明气之随经脉来去而为迎随。窦汉卿之 《标幽赋》:“要识迎随,须明逆顺。”元·王镜泽在注释《标幽赋》时,明确地指出:“ 顺经络而刺是谓补,逆经络而刺是谓泻。”还有更进一步将针向迎随深化者,以《素问·刺 要论》“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的原则为指导,《河图》生成数为根 据,结合十二经脉五行属性,按阳络我克,阴络克我的关系,补时用生数,泻时用成数而创 定的所谓“补生泻成针芒(向)迎随补泻法”。
, 百拇医药
    所以,笔者将迎随补泻之学术渊源概括为两种思想:一、以《内经》为代表的“迎随为 针法运用之补泻法;二、《难经》后至明代,以补母泻子、候荣卫流注、十二经脉顺逆、针 芒朝向等具体操作方法解释迎随补泻。

    2 迎随补泻之辨证

    《针灸大成》引《内经》:“凡用针者,随而济之,迎而夺之,虚则实之,满则泻之, 菀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泻曰迎之…… 补曰随之……”可见,《内经》作者所述迎随是指在我们用针治病时的一种辩证法则。分虚 实邪盛而运用九针之妙。迎随是一种辩证思维,何时用迎,何时用随,都应视不同条件而定 ,在这种条件下具体实行各种针刺手法,以达治病济人之目的。 〖STHZ〗21〓环境因素〖STBZ〗

    《灵枢·逆顺》:“气之逆顺者,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素问·八正神明》 :“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 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 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 也。”因此,外界环境的改变影响机体形质盛衰,气血虚实,随机体的不同环境,我们应辨 证用针。如北方之人多寒多燥,因北方寒冷,风沙大,气候干燥;而南方之人多湿多热,因 南方居住条件为低洼之处,湿气较重,再加上太阳照射,湿热蕴结空中,故人多受湿热。显 然,凉燥与湿热因素应辨证对待,用针之迎随不同也理所当然。
, http://www.100md.com
    当今社会,重工业城市污染严重,人们易感疫气;而乡村空气清新,瘴气较少,故人们 生病多为六淫七情所致,感疫气者便相对较少。那么,在用针治病时,不问居住环境,则有 失病之真义。当然,笔者所指疫气非古时之所指乖戾之气,乃现在各种工业中所生之混浊之 气也。

    22 体质差异

    《灵枢·行针篇》:“百姓之气血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 已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或发针而气逆,或数刺而病益剧。凡此六者各不同行。”可见, 针刺之异同,必因重阳之人,阳中有阴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多阴之人,阴中有阳之人而异 。阴阳和平之人,其血气淖泽滑利,故针入而气出疾而相逢,多阴少阳之人,其气沉,故数 刺乃知。

    因此,体质差异,针刺不同,迎随相异。男子与女子,成人与小儿,黑人与白人等都有 体质强弱差别。如《素问·刺法论》之刺常人黑白肥瘦篇:“歧伯曰:体质壮大;血气充盈 ;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广肩,腋项肉厚,皮黑色,唇临临 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其为人也,贪于取与,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瘦 人皮薄色白,肉廉廉然;薄唇轻言,其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刺此者,浅而疾之 。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之。”由上可见,体质差异为用针之因素,辨证时 必须考虑,失此则谬矣。
, http://www.100md.com
    3 疾病状态

    《灵枢·终始》:“阳气受于四末,阴气受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 ,气可令和。”也就是说,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要根据阴阳的分布及其规律。当人体在疾 病时,应根据其气受于何处而辨证应用迎随补泻之法,这样,才能使气和,使病愈。

    《灵柩·终始》:“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可见,疾病的 寒热不同,则针法疗效有异,由此推知,辨清疾病的寒热,再具体施用何种补泻手法,或用 迎或用随,这样,才可使病愈也。

    又《素问·刺法论》:“人病心虚,又遇君相二火,司天失守,感而之虚……刺手少阳 主所过(阳池)……人脾病,又遇太阴司天失守……人肺病,遇阳明司天失守……人肾病…… ”作者分别从五脏病分析了应刺之穴位不同,看似与手法无关,但在辨证上是一脉相承的, 因为用针者,必先诊脉,视气之易剧,乃可治”,由此,五脏有疾,也应辨证后方可行针。 而且在刺法论篇中关于心、脾、肺、肾病之末段,都具体描述了行针方法。可见,要辨明何 脏有疾,方可施以补泻手法,知迎知随,疾方愈也。
, 百拇医药
    另外,《内经》还论述了五刺应五脏论、九刺应九变论、十二刺应十二经论等等手法, 而且在讲这些手法之时,全都是在辨证上运用。因此,辨明人体疾病三阴阳,寒热及脏腑, 由此指导手法,或迎或随,则心中明了,治病有法,病可愈也。

    综上所述,迎随补泻应是在辨证条件下运用具体手法的总纲。它可指导其他几种补泻手 法,可以作为补泻手法之总纲。因此,我们学习的《针刺灸法学》中关于“补泻手法”的编 写,应把迎随补泻放在总纲地位,下面再论述各种针刺补泻手法,而关于逆顺经的刺法,也 应列为补泻手法之一,隶属于“迎随补泻”。

    综观各代医家对迎随补泻的解释中,都没有从总纲上,思维方法上考虑“迎随补泻”。 而笔者在反复思考中发现,理论指导实践,历代医家都从迎随补泻为具体操作上考虑,故出 现了异议。所谓“刺法”,其重点在“法”,掌握方法,刺便迎刃而解了。

    以上是笔者之窥见,飨于同道。

    参考文献

    1王若铨迎随补泻探源中国针灸,1984;(4):30

    2吴绍德略论迎随补泻上海针灸杂志,1983;(2):14

    3张士杰浅谈针刺补泻及手法中国针灸,1992;(6):34

    4张令铮试谈针灸补泻上海针灸杂志,1982;(1):23

    (编辑/柳芳),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