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元极之和”与“阴阳交感”
新疆中医学院针灸94级(830054) 雍玉玺
提 要:把元极学的“和”与阴阳学说的“阴阳交感”联系起来,借古代哲学中的阴阳冲和来探求“阴阳交感”的内容和实质,认为:元极之“和”与“阴阳交感”本质同源,“阴阳交感”之“阴”、“阳”乃“真阴”、“阴中阳”与“真阳”、“阳中阴”,“交感”乃“真阴真阳”;阳和阴必须在形成阳中阴、阴中阳及产生真阴、真阳后,二者之精华在一定条件下高度合和才能发生“阴阳交感”而达到“和”的状态。在此基础上进而论及调和阴阳的一些具体方法,并把阴阳与五行融为一体,再进一步从调和五脏气机升降和调和脾胃两个方面探讨了藏象学中的阴阳关系。本文把阴阳、五行和藏象统一在“阴阳交感”之下,力图揭示中医基础理论的某些内涵。关键词:元极学 阴阳交感 和
1 哲学中的阴阳冲和《中医基础理论》(六版)在阴阳的基本内容中增补“阴阳交感”内容。“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达到的一种最佳状态,即中国古代哲学所谓的“和”,如《老子·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气以为和”是说阴阳二气在运动中达到和谐状态时就会发生交感作用而相融相合,从而产生万物。庄子亦说:“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于天,赫赫出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从中可体现出“和”即是“阴阳交感”的实质与内涵。在《周易》中对阴阳交感亦有从不同侧面的论述。《周易·说卦》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包涵着“泰”、“咸”、“恒”、“既济”四种稳态卦象,体现了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的“和”的状态,也只有具足上四卦之象方可看“冲和”之态,凝聚全息,产生新的事物。元极学依据元极图的运化而提出“和”的学说,即元极之和,以“和”贯通阴阳天地万物,包含了新的内容与更为广泛而深刻的内涵。元极学认为,阴阳的运变激发于“阳中阴,阴中阳”完成了太极层次的运作后,阴阳继续运化,产生真阴、真阳,阴阳精华高度合和,形成新的体系聚合于太极层次的中央(即真阴真阳)而展示出皇极。(见图(1)、图(2))
, http://www.100md.com
《风俗演义·皇霸三皇》中说:“皇者,中也,光也,弘也,含弘履中,开阴阳,布刚上,含皇极”。元极图中,皇极就是“和”的境界,元极学认为:“和”主宰着天地万物的起始与生化,调控天地万物的归根与合一。天地万物只有在“和”中才能生发、运化、返归。“和”存在于万物运动变化的每一过程。“无有和,则生阴阳;阴阳和,则生天地;天地和,则生物;物和,则返生”,由和而生化一切,由元极阴阳运化图,我们可看到,阴阳交感并非单纯意义上的阴阳相交相感而发生的。它必须在形成阳中阴,阴中阳及产生真阴、真阳后,阴阳之精华在一定条件下高度合和才能发生阴阳交感而达到“和”的状态,亦即“冲气以为和”,从而产生新生事物,亦即“三生万物”。
2 中医学中的调和阴阳中医学理论以阴阳为本,治则上以调和阴阳为根本法则。“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诀,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篇》),《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气血、各守其乡”;《至真要大论篇》提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必先五脏,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导之、汗之、下之,谨道如法,万举万全,气血平正,长有五命。”以上论述都是《内经》对阴阳的认识及阴阳交感而至和为机体康泰的根本所在。依据阴阳之变而制定出一系列的治法,如张仲景依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必先五脏,疏其血气,有余折之,不足补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而提出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治则,以达到阴平阳秘,产生“阴阳交感”的状态,恢复机体正常平衡功能。祖国医学依据阴阳五行生克规律而制定了各种调理阴阳的方法。如:“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金水相生”、“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等治法。调和阴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阴阳交感”而至“和”之态,恢复机体的内、外环境的协调与平衡。元极学依据元极图,以“阴阳”为根本而有元极之“和”图(图3),以协调阴阳的关系。把阴、阳、阳中阴、阴中阳、真阴真阳配属五行,则有元极五行图(图4)由上图中我们可知,五行各归其位,便见和态。元极图外圈表征着整体平衡与协调,是和的统一态。一旦阴阳易位,五行生克失调,则打破了“和”的稳态,出现紊乱。在此,以水火相交成既济为例来认识五行之和的意义。寒水上升以制阳,不致阳亢,阳火下降温煦寒水,不使阴寒,从而使整体状态不致产生阴阳离诀之象而达到和的状态。我们把元极图中的两个鱼眼用虚线连接成圆,便能初步理解水火既济达到和的深刻内涵(如图5)
, 百拇医药
由此我们可认为“阴阳交感”是阴阳已判,并在各自的运化中产生“阴中阳”、“阳中阴”,并由此而产生“真阴”后,在一定条件下精华高度聚集方能产生“阴阳交感”之态;或者阳中阴、阴中阳相交和、极化时,同时真阴、真阳亦在进行相交和、极化,两者共同作用相交相感而产生真阴真阳,便见“阴阳交感”,即“和”态。需要提出的是,真阴真阳(土)在元极图中乃另一层意义上的“和”,具有生发、调控、聚集、补济之功。
3 藏象学中的阴阳关系
31 调和五脏升降气机祖国医学认为人体内脏器官无不处于升降之中,升降是变化的动力。《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升降是人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没有升降,生命便会停止。“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己,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安乐康泰,有赖于五脏六腑的相互协调和气机升降出入正常。祖国医学认为:肺肃降,肝主升、心火下交于肾,使肾水上济于心则心阳不亢,脾居中土,是为四象转运之机。脾主运化并有脾阳升、胃和降,肺、肝、心、肾四脏一升一降,相互协调的调控,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一升一降,此为四脏升降之枢。故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将五脏配属五行,化于元极图中则有元极五脏图(图6):
, http://www.100md.com
元极五脏图剖析的升降运动是升降相因,互相制化的。升已而降,降已而升,脾为之枢纽。《临证指南》载有:“藏属肾,泄属肝;肝主升,肺主降;心主动,肾主静,而静藏不至于枯寂,动泄不至于耗散,升而不至于浮越,降而不至于沉陷,则属之脾,中和之德所主也。”指明五脏升降运动为脾之“中和之德”达至阴阳交感而呈现“和”态。
32 调和脾胃中医多重视脾胃,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立于时,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能生万物而法天地。”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极重脾胃,著《脾胃论篇》,他认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滋养元气。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为升降枢纽”,总调人体气机升降,在五脏六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元极五脏图剖判,脾土居太极之中,属皇极,为太极精华合和之物,为五脏运化而合的精华,称“元极之胎”,能化生调控五脏。(如图7)脾各以皇极的1/4分应四时而长五脏,脾为五脏之胎,其余四脏的生长有赖于脾脏的濡养。脾脏以中土之象而和其余四脏,调控其余四脏相生相化而对立交感,产生和态(如图8)。人体后天的滋养全凭脾胃的功能转
, 百拇医药
换,故脾胃为后天生化的基础。《素问·五脏别论篇》:“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是以五脏六腑气味皆出于胃。”故脾胃不调不和,则“四象转运之机”不灵,五脏六腑功能紊乱而疾病产生。
4 结 语
综上所述,元极之和与“阴阳交感”本质同源,如出一辙。作为指导中医学理论的总纲之一,“阴阳交感”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实质内涵。从元极学认识“阴阳交感”,可以认为“阴阳交感”之“阴”、“阳”乃“真阴”、“阴中阳”与“真阳”、“阳中阴”。“交感”乃“真阴真阳”,即新生事物。如同一个新生儿的降临,必须在其父亲、母亲及父精、母血四者同时具备,并在父母交合、合一的特定内外环境条件下方能产生,缺一不可。以阴阳论之,则父亲、母亲、父精、母血和新生儿分别为真阳、真阴、阳中阴、阴中阳和真阴真阳,其中父亲与父精可概之为“阳”,母亲及母血可称之为“阴”,“交感”即新生儿,为“真阴真阳”。根据元极图,可得出以上结论。从元极学的“和”来认识“阴阳交感”的实质和内容,其范围广博,内容深奥,渗透到多个学科,对探讨中医理论的内涵和指导理法方药的运用等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元极学第二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2 程士德内经讲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百拇医药
提 要:把元极学的“和”与阴阳学说的“阴阳交感”联系起来,借古代哲学中的阴阳冲和来探求“阴阳交感”的内容和实质,认为:元极之“和”与“阴阳交感”本质同源,“阴阳交感”之“阴”、“阳”乃“真阴”、“阴中阳”与“真阳”、“阳中阴”,“交感”乃“真阴真阳”;阳和阴必须在形成阳中阴、阴中阳及产生真阴、真阳后,二者之精华在一定条件下高度合和才能发生“阴阳交感”而达到“和”的状态。在此基础上进而论及调和阴阳的一些具体方法,并把阴阳与五行融为一体,再进一步从调和五脏气机升降和调和脾胃两个方面探讨了藏象学中的阴阳关系。本文把阴阳、五行和藏象统一在“阴阳交感”之下,力图揭示中医基础理论的某些内涵。关键词:元极学 阴阳交感 和
1 哲学中的阴阳冲和《中医基础理论》(六版)在阴阳的基本内容中增补“阴阳交感”内容。“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达到的一种最佳状态,即中国古代哲学所谓的“和”,如《老子·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气以为和”是说阴阳二气在运动中达到和谐状态时就会发生交感作用而相融相合,从而产生万物。庄子亦说:“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于天,赫赫出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从中可体现出“和”即是“阴阳交感”的实质与内涵。在《周易》中对阴阳交感亦有从不同侧面的论述。《周易·说卦》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包涵着“泰”、“咸”、“恒”、“既济”四种稳态卦象,体现了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的“和”的状态,也只有具足上四卦之象方可看“冲和”之态,凝聚全息,产生新的事物。元极学依据元极图的运化而提出“和”的学说,即元极之和,以“和”贯通阴阳天地万物,包含了新的内容与更为广泛而深刻的内涵。元极学认为,阴阳的运变激发于“阳中阴,阴中阳”完成了太极层次的运作后,阴阳继续运化,产生真阴、真阳,阴阳精华高度合和,形成新的体系聚合于太极层次的中央(即真阴真阳)而展示出皇极。(见图(1)、图(2))
, http://www.100md.com
《风俗演义·皇霸三皇》中说:“皇者,中也,光也,弘也,含弘履中,开阴阳,布刚上,含皇极”。元极图中,皇极就是“和”的境界,元极学认为:“和”主宰着天地万物的起始与生化,调控天地万物的归根与合一。天地万物只有在“和”中才能生发、运化、返归。“和”存在于万物运动变化的每一过程。“无有和,则生阴阳;阴阳和,则生天地;天地和,则生物;物和,则返生”,由和而生化一切,由元极阴阳运化图,我们可看到,阴阳交感并非单纯意义上的阴阳相交相感而发生的。它必须在形成阳中阴,阴中阳及产生真阴、真阳后,阴阳之精华在一定条件下高度合和才能发生阴阳交感而达到“和”的状态,亦即“冲气以为和”,从而产生新生事物,亦即“三生万物”。
2 中医学中的调和阴阳中医学理论以阴阳为本,治则上以调和阴阳为根本法则。“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诀,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篇》),《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气血、各守其乡”;《至真要大论篇》提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必先五脏,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导之、汗之、下之,谨道如法,万举万全,气血平正,长有五命。”以上论述都是《内经》对阴阳的认识及阴阳交感而至和为机体康泰的根本所在。依据阴阳之变而制定出一系列的治法,如张仲景依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必先五脏,疏其血气,有余折之,不足补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而提出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治则,以达到阴平阳秘,产生“阴阳交感”的状态,恢复机体正常平衡功能。祖国医学依据阴阳五行生克规律而制定了各种调理阴阳的方法。如:“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金水相生”、“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等治法。调和阴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阴阳交感”而至“和”之态,恢复机体的内、外环境的协调与平衡。元极学依据元极图,以“阴阳”为根本而有元极之“和”图(图3),以协调阴阳的关系。把阴、阳、阳中阴、阴中阳、真阴真阳配属五行,则有元极五行图(图4)由上图中我们可知,五行各归其位,便见和态。元极图外圈表征着整体平衡与协调,是和的统一态。一旦阴阳易位,五行生克失调,则打破了“和”的稳态,出现紊乱。在此,以水火相交成既济为例来认识五行之和的意义。寒水上升以制阳,不致阳亢,阳火下降温煦寒水,不使阴寒,从而使整体状态不致产生阴阳离诀之象而达到和的状态。我们把元极图中的两个鱼眼用虚线连接成圆,便能初步理解水火既济达到和的深刻内涵(如图5)
, 百拇医药
由此我们可认为“阴阳交感”是阴阳已判,并在各自的运化中产生“阴中阳”、“阳中阴”,并由此而产生“真阴”后,在一定条件下精华高度聚集方能产生“阴阳交感”之态;或者阳中阴、阴中阳相交和、极化时,同时真阴、真阳亦在进行相交和、极化,两者共同作用相交相感而产生真阴真阳,便见“阴阳交感”,即“和”态。需要提出的是,真阴真阳(土)在元极图中乃另一层意义上的“和”,具有生发、调控、聚集、补济之功。
3 藏象学中的阴阳关系
31 调和五脏升降气机祖国医学认为人体内脏器官无不处于升降之中,升降是变化的动力。《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升降是人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没有升降,生命便会停止。“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己,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安乐康泰,有赖于五脏六腑的相互协调和气机升降出入正常。祖国医学认为:肺肃降,肝主升、心火下交于肾,使肾水上济于心则心阳不亢,脾居中土,是为四象转运之机。脾主运化并有脾阳升、胃和降,肺、肝、心、肾四脏一升一降,相互协调的调控,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一升一降,此为四脏升降之枢。故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将五脏配属五行,化于元极图中则有元极五脏图(图6):
, http://www.100md.com
元极五脏图剖析的升降运动是升降相因,互相制化的。升已而降,降已而升,脾为之枢纽。《临证指南》载有:“藏属肾,泄属肝;肝主升,肺主降;心主动,肾主静,而静藏不至于枯寂,动泄不至于耗散,升而不至于浮越,降而不至于沉陷,则属之脾,中和之德所主也。”指明五脏升降运动为脾之“中和之德”达至阴阳交感而呈现“和”态。
32 调和脾胃中医多重视脾胃,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立于时,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能生万物而法天地。”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极重脾胃,著《脾胃论篇》,他认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滋养元气。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为升降枢纽”,总调人体气机升降,在五脏六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元极五脏图剖判,脾土居太极之中,属皇极,为太极精华合和之物,为五脏运化而合的精华,称“元极之胎”,能化生调控五脏。(如图7)脾各以皇极的1/4分应四时而长五脏,脾为五脏之胎,其余四脏的生长有赖于脾脏的濡养。脾脏以中土之象而和其余四脏,调控其余四脏相生相化而对立交感,产生和态(如图8)。人体后天的滋养全凭脾胃的功能转
, 百拇医药
换,故脾胃为后天生化的基础。《素问·五脏别论篇》:“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是以五脏六腑气味皆出于胃。”故脾胃不调不和,则“四象转运之机”不灵,五脏六腑功能紊乱而疾病产生。
4 结 语
综上所述,元极之和与“阴阳交感”本质同源,如出一辙。作为指导中医学理论的总纲之一,“阴阳交感”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实质内涵。从元极学认识“阴阳交感”,可以认为“阴阳交感”之“阴”、“阳”乃“真阴”、“阴中阳”与“真阳”、“阳中阴”。“交感”乃“真阴真阳”,即新生事物。如同一个新生儿的降临,必须在其父亲、母亲及父精、母血四者同时具备,并在父母交合、合一的特定内外环境条件下方能产生,缺一不可。以阴阳论之,则父亲、母亲、父精、母血和新生儿分别为真阳、真阴、阳中阴、阴中阳和真阴真阳,其中父亲与父精可概之为“阳”,母亲及母血可称之为“阴”,“交感”即新生儿,为“真阴真阳”。根据元极图,可得出以上结论。从元极学的“和”来认识“阴阳交感”的实质和内容,其范围广博,内容深奥,渗透到多个学科,对探讨中医理论的内涵和指导理法方药的运用等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元极学第二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2 程士德内经讲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