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坚信中医
编号:10468566
发扬特色优势 实现中医药复兴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16期
     最近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刊登了一些学术争鸣方面的文章。不仅让大家见到了一些极为出色的好文章,而且开创了各抒己见的好风气,为我们中医集思广益,搭建了一个有声有色的大舞台。在兴奋之余,我们也想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中医目前面临的是市场萎缩的局面,其原因是疗效普遍下降,冷静而客观地面对现实,我们认为,疗效下降不是中医本身的退化,而是源于乏人乏术,乏人乏术源于中医的医、教、研、药诸方面的严重西化。“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医事业的复兴,必须从根本上着手,因此,我们觉得很有必要再强调一下“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的问题。

    “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的口号(或者称为“政策”,下同)是在22年前的衡阳会议上崔月犁同志依据党中央“中西医并重”、“中医不能丢”的指示,做了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透彻了解了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需求,广泛听取了中医药界的专家的呼声,针对当时中医药界普遍存在的西化倾向所提出来的,是中医药发展的根本性、指导性的口号。当年提出这个口号时,全体与会者莫不欢欣鼓舞,感到心里有了底,前进有了方向,而之后中医药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又以实践证明了这个口号的正确。
, 百拇医药
    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其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纠正中医药西化的倾向,在中医事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挽狂澜,扶危倾,挽救中医于消亡的边缘。许多老中医都熟知那段历史,当“文化大革命”将中医摧残得体无完肤,把大批“封建落后遗孽”———无比珍贵的中医中坚人才赶入牛棚、干校的时候,全国中医仅剩下百十所西医当家、徒有虚名的机构,苟延残喘的中医发出消亡前的哀鸣。正是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充分体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在中医事业上拨乱反正,成为坚决、鲜明、全面贯彻中央方针的根本性口号。试想,若无当日的振兴之举,我们中医今天面临的,恐怕不仅是萎缩,可能已然是消亡了。

    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是党关于中医工作的政策和策略的具体体现。中医药事业的生存和发展,最重要靠的是政策,是能促进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的各项法律、法规,唯先有令其生存发展的政策,然后才谈得上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市场开发等。日本的明治维新就是一例,要知道日本当时并不乏汉方医的人才,也不乏中医药的市场,但正是由于其政策,从那时起,不到150年,把中医消灭了,前几年的“小柴胡汤事件”就是标志。如今他们又想请回中医女神,可惜的是觉悟得太晚了,现在日本中医药人才已极度匮乏。崔月犁同志在提出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的同时,就已再三再四地提醒我们,不要让我国中医药走上日本那条使中医消亡的道路。
, 百拇医药
    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体现的是人民的意志。简验便廉的中医药,是中国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广大农民医疗保健的主体。不要小看了几根针、一把草,恰恰是这土得掉渣儿的中医,把健康带给了广大人民群众。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如今在现代化的招牌下,贪大求洋,中医院穿起了洋装,就连县级中医院都开始装备现代化的医疗设备。设备好了,为我所用,本是好事,但是由于把中医特色丢得更多,医院好看了,疗效却没有随之提高,农民看不起病,也看不好病,原来三五毛钱能解决的问题,现在花三五百元以至三五千元也治不好。小病拖大,大病等死,以免人财两空,这已是相当多的农民的选择,尤其在贫困地区,这种现象更为普遍。这种现象若不能得到及时纠正,我们中医药又如何能在保护我国生产力上起到重要作用?

    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临床上的优势,是我们中医参与市场竞争的根基。我们如何恢复中医药日渐萎缩的市场,如何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并得到发展?我们中医药最强的竞争力,就是我们的中医特色。中医药的上乘疗效,不是今天才有的,也不是今天才想起来要提高的。几千年来,原本就有,几千年来,一直在不断提高。现在为数不多的名老中医的高超的医术,正是源于地道传统的中医特色。正是这一特色,使他们能手到病除,包括所谓的“现代病”等多种疑难病,得到了人们极高的信任度,征服了人心,赢得了市场。真正有水平的中医专家的诊费价格从几元钱上升到一二百元,二三百元,来求诊者还不见少,还排不上队,挂不上号。他们的年收入能从几千元上升到十几万元,凭的不是高昂的检查费,不是昧心的药品提成,不是惊人的手术费,而是被市场所承认的真正的中医药特色。
, http://www.100md.com
    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就能令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中医的优势和在市场上的强势,看到学习中医、学好中医的前途。随着医疗市场的开放,私营所有制成份的增加,高质量的人才竞争将成为医疗市场竞争的关键。能保持中医药特色的高水平的中医人才,在未来十几年、几十年内仍将是凤毛麟角。在临床上的突出疗效,必然使他们成为最抢手的竞争对象。我们相信,这种市场竞争中的真正强势,必将感召更多的年轻人加入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的行列,感召更多的年轻人力争做一名真正意义上的铁杆中医。现在的一些中医药大学不是总在高喊“市场导向”吗?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正是真正具有战略眼光的“市场导向”。我们中医今天所面临的后继乏人的局面,最终也将由此而迈出解除忧虑的第一步。

    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就是遵循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中医药作为一门科学,其生存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遵循其自身规律,是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借鉴其他学科的根本基础,也是我们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最基本的出发点,这已是不争的真理。我们的中医药科学,扎根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中,这是我们中医药科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天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是多么美好的图景,但若把鱼赶上天,把鸟溺入海,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死路一条。把不能遵循其规律而形成的疗效下降、人才匮乏、市场萎缩、发展迟缓等,归罪于对其自身的尊重、保持和发扬,除了今日的某些“中医”以外,哪一门科学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哪一位科学家会遵循这样的逻辑?
, http://www.100md.com
    以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为主导,已经成为一段历史,可惜的是这段历史太短了,很快就被更时髦的、更具迷惑性的口号所取代。其中最具迷惑性的,是将一些具体的必须采取的做法,或一些具体的学术上的讨论,演化为根本性的口号。你说中医的临床疗效不应借鉴现代化的评估吗?你说中药的生产、炮制、销售不应规范化吗?你说中药的药名不应标准化吗?你说中医的管理不应科学化吗?你说中医理论的归纳整理不应系统化吗?你说中医的竞争不应市场化吗?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尤其是当有一些政治口号可以借来拉大旗,有一些学术名词可以拿来做虎皮的时候,中医发展的根本战略、根本方向就被导入了误区。于是,中医“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科学化”、“系统化”、“市场化”纷纷登场,都想冒充主角,取代“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这一根本性的口号,剥开画皮来看,实事求是地说,其实质则都是在不同程度上把中医药推上西化的灭亡之路。

    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在吴仪同志《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和明确:“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学术本质和特色优势”,这是党中央中西医并重方针的具体化,是对中医西化倾向的批评。令人遗憾的是,我们许多人的头脑已然迷乱,以一些具体做法上的这“化”那“化”取代根本性的指导方针已成为他们的顽疾,致使中医西化的势头未能得到遏制。近日《中国中医药报》上发表的“中医是复杂性科学”和“要振兴中医,首先要批判科学主义”两篇文章,透彻而深刻地阐述了什么是中医的科学发展观,从科学的角度揭示了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的实质。科学界的专家已经清楚地剖析了我们中医的问题,我们自己难道还不能醒悟吗?

    我们并不想和什么人争论什么,“商榷”什么,我们只想向大家,尤其是中医界的朋友们提个醒,伐根塞源,其后果不堪设想。我们期盼21世纪成为中医腾飞的世纪,但若不能竭尽全力精心地培土护根、浚源开流,若不能真正做到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则等待着中医的只有消亡。难道我们要和日本一样,非要等到这一天,才能明白过来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