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焦点
编号:10468636
中医学与古代哲学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19期
     自建国以来,由于国家的重视,中医教育、科研等机构的迅速发展,中医学的系统整理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过多地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比如在中药的有效成分、神经学说与经络的客观联系等方面的研究,当然首先要肯定这些研究是必要的,但不能把它当成发展中医学和让世界认可中医学的主要手段。须知中医学是建立在我国古代的哲学基础之上,要想发展她,就必须对古代哲学有透彻的了解,认识道家、儒家与中医学的联系。在充分认识和继承的前提下再谈发展。本文基于以上目的,谈谈古代哲学与中医学的联系,管窥所见,以做引玉之砖。

    一中医理论体系源流

    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从源流上说应该是起源于道家。目前有据可查,最具说服力的经典当推《黄帝内经》,综观《内经》一书,道家思想无不贯穿其中。《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明显打上道家思想的烙印,冠之卷首。实则昭示“道”是中医学的起源。

    先秦时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鼎盛时期,其时的诸子百家文化,无不基于“道”,首先是道家对宇宙生化模式、万事万物演变规律有其深刻的认识和真知灼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四十二章》)。“物壮则老”(《道德经·五十五章》)。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道”是大自然原本就存在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名之曰道。”(《老子·二十五章》)。道家只不过将“道”以语言形式表现出来。
, 百拇医药
    先秦诸子百家很快将这种“天人哲学观”吸收并融入各家学术之中,并形成当时的百家争鸣。做为医家也不能例外,将道家“天人哲学观”中的万物演变规律吸收进来。其中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其核心。从而产生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二 古代哲学与阴阳五行

    (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道家站在“天人哲学观”的角度对宇宙生化模式和大自然万事万物演变规律所进行的高度概括。

    事物未成之前,称为“先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指天地未成之前的状态,叫“先天”。天地未成之前,哲学上把它看成是事物未成之前)。事物既成之后,称为“后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是事物未成之前,为“先天”。“三生万物”,是事物形成之后,为“后天”。“万物负阴而抱阳”,从本质上揭示了事物之体,说明事物皆有“阴阳”。“冲气以为和”,系指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在某一事物的统一体中,此消彼长,达到相对的阴阳平衡,这就是“和”。阴阳为什么能此消彼长,取得在某一统一体中的相对平衡?其实质是“五行”的相互制约。
, 百拇医药
    “道”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亘古长存的自然规律。“道”衍生“一”

    炁(事物未成前的气,称“炁”),此炁先于事物存在,又是生成该事物最原始的炁。故把它称为“先天一炁”、“祖炁”。继而此炁产生升降运动,其上升之炁称为“阳”,其下降之炁称为“阴”,即“一生二”。此时形成该事物的原始轮廓。继而“二炁”升极反降,降极反升(极者,是对某一个统一体而言,它有空间限制。天地如此,物物皆如此)。当在上之炁下降与在下上升之炁交合时,而化生该事物所应具有的一切。此即“三生万物”。至此,五行齐备,事物形成,阴阳之气(事物形成后的气,称“气”)在五行的制约下而消长,达到在该统一体中的相对平衡。“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此之谓也。

    (二)“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经·系辞上传》)。这是对河图、洛书较早的记载。“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水,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图·图略》)。河图是五行在“二生三”时由阴阳二炁所化生。它是按阴阳两炁的先后交合次序而产生。五行生成后,按洛书九宫形成方位。“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洛书·图略》)。阴阳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机上升属木,为阴中之阳;气机上升而散属火,为阳中之阳;气机下降属金,为阳中之阴;气机下降而收属水,为阴中之阴。极而反升又属木。循环往复,如环之无端。气机在升降过程中,各受五行制约。实际上阴阳的消长,在后天而论是受五行制约。气机在各阶段升降过程中,有盛有衰。当盛不盛称“不及”;当衰不衰称“太过”。咎在五行。如“阴中之阳”升发太过,责之于木。气机运行中,土为枢机,它是五行定位的根本,金、木、水、火皆赖之以存。没有土,则金、木、水、火无所依附,事物就不存在一个有机整体。在某一事物中,我们把“土”看成是一个形体,即一切有形之物。“河图”中土属“五”,阴阳之炁与“五”交合而成金木水火土。一切事物皆依“五”而成形质。有形之土在河图中以“十”表示。“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易经·彖》)。这正是儒家思想对“土”德的概述(关于五行的生成及为什么会产生生克乘侮的制约,由于涉及古代生命领域,限于篇幅不宜详论,我们只需了解抽象的五行生克乘侮规律)。
, http://www.100md.com
    《书经·洪范》对五行的解释是:“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这是一种对五行取类比象的解释方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中国传统文化对一些难以理解的道理,多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去解释,这能使抽象变具体。阴阳五行本来是已经抽象化的哲学概念,应当将其与具体事物相联系,则容易理解。阴阳五行的特性及消长、制化等规律,亦应将其与阴阳气机的升降结合去理解,举一而反三,其理自明。

    因此,古代哲学是根据宇宙生化模式和万事万物的发展演变规律而形成的。古代哲学是一门有关“天人”的哲学,“天”代表宇宙,“人”代表万事万物。故称其为“天人哲学”。“天人哲学”的核心内容为“阴阳五行”。并以此为方法论,去认识和对待世间万事万物。

    三 阴阳五行与藏象

    藏象一说,最早可溯及《内经》。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其生理功能实际上是将五行的特性在人身具体化。
, http://www.100md.com
    人自父母媾精,父精母血(卵)混而为一,其重浊者在下为阴,其轻清者在上为阳,继而两相交合,而生五脏,五脏全而百骸生,形体全乃至脱胎而出。人身之气运造化,无不遵循着事物的生成、演变规律。

    人体周身百骸,皆属五行。人身之五行,以五脏为中心,派生皮、肉、筋、骨、脉。配属六腑、开之五窍、发之五音、舒以五情、通之以气血津液,无一不是五行所化。人身经络是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这些流动着的物质,升则为阳,降则为阴。凡属后天阴阳之气运,皆在五行制化下消长。周身之气血、津液亦不例外。人身就是依此阴阳五行而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五脏六腑的功能是五行在人身的具体表现。弄清了五行的特性及其制化规律,就更容易明白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至于疾病的产生,实际就是五行的太过、不及。疾病的变化,不外乎五行的生克乘侮(详见阴阳五行与脉要)。“有诸内,必形诸外”。内脏病变必在其相应的五官、五体、五窍、五液、五情等外象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 百拇医药
    四 阴阳五行与脉象

    阴阳五行始终贯穿于中医学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它既能说明事物的本质,又是解决事物矛盾的主要手段。

    历代以来,中医前辈有关脉诊的著述不可不谓多,然其中良莠并存,或彼此攻讦,使后学无从下手。当被“流”所惑之时,惟一的办法只有寻“源”。《素问·玉机真藏论》以阴阳五行为核心,概括了脉学心要。起到了正本澄源的作用。

    《素问·玉机藏论》将一切疾病的发生归纳为五脏五行的“太过”、“不及”。五脏各有平脉、太过脉、不及脉三种。三五计十五种脉象,此诚谓要言不繁,为后学指出了一条明路。

    为说明脉理,现将三部九候简介如下:

    脉分三部九候,以应脏腑经络之气。《难经》独以寸口分三部九候,后世诊脉者仿之。三部者,寸、关、尺也。左寸候心,左关候肝,左尺候肾;右寸候肺,右关候脾,右尺候命门。因肾为水火之藏,故候之两尺。又寸者,候胸膈以上之气;关者,候脐至胸之气;尺者,候脐以下之气。左者候左,右者候右。此以三部分候脏腑周身。九候者,即浮、中、沉也。三部(寸关尺)各有浮、中、沉三候,故为九候。浮、中、沉实指诊脉时下手之轻重,轻手按于皮肤而得者为“浮”;稍重按于肌肤而得者为“中”;重手按于筋骨而得者为“沉”。故又将“浮、中、沉”称为“举、按、寻”。三部之中,浮候心肺,中候脾土,沉候肾肝。而浮沉之中又有下指之轻重,浮而轻取者,肺也;浮而重取者,心也;沉而轻取者,肝也;沉而重取者,肾也。此以三部之九候消息五行之生克乘侮,从而了解疾病的变化。
, http://www.100md.com
    《素问·玉机真藏论》以五脏五行为中心,将众多脉象概为十五种(其中脾之平脉不单独显现,但随它脉而显,只要不是真藏脉,它可以无处不在)。五脏平脉各随四时而旺相:春带弦(即和缓之中带有弦象),夏带洪,秋带毛(浮),冬带石(沉)。当五行一有太过、不及,则病脉即现。

    辨脉之时,须先分主客:主者,本部之脉(即指本部之平脉);客者,本部不应得之脉皆属客。次察虚实贼微正之邪:生我者为虚邪,我生者为实邪,克我者为贼邪,我克者为微邪,正邪者本部之太过、不及。以左关肝部脉为例:凡春季脉来和缓略带弦象,为主脉。沉者,属水为虚邪;洪者,属火为实邪;浮者,属金为贼邪;缓者,属土为微邪;弦而有力(紧)为肝木太过,弦而无力为肝木不及,统称正邪。

    综上所言,中医学将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规律统括于五行的太过、不及和生克乘侮之中,并总结出其在三部九候中显现出的要点,从而使医者能够认识疾病、把握疾病、处理疾病。

    人在天地之中,外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致病,内有五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忧思属脾,恐惊属肾,故称五情)、饮食、劳欲所伤。外感致病,是外因而致五脏五行之不平;内伤致病,是内因所致五脏五行之不平。无论外感、内伤致病,皆属五行之不平。明白阴阳五行,则诊法在此,治法亦在此矣!

    五阴阳五行与药对、方阵、治法、针灸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略)

    中医学有别于其它医学体系的一大特点就是她以古代“天人哲学观”为基础,因此只有了解古代哲学,以阴阳五行为方法论,才能继承中医、发展中医。

    注:由于版面问题“《伤寒杂病论》是怎样撰成的——从《汤液经法》到《伤寒杂病论》(二)”暂停一期,文章将于10月11日七版刊登,请读者谅解。, http://www.100md.com(许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