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医学电子工程”的若干研究方向与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27日
王健琪 杨国胜 董秀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20卷第3期
0 引言
现代战争特点和模式的发展与变化,使军事医学中高技术含量不断加大,大量的高新技术,特别是现代电子技术应用到军事医学的各个领域,促进并支持着军事医学的发展,满足和适应着各种新的卫勤保障需要.之所以形成“军事医学电子工程”这一新兴学科分支,是因为其不仅是电子技术与医学的交叉,而且是与军事医学的交叉,它所服务的对象,应用的领域和环境都具有特殊性.“军事医学电子工程”以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等为其主要技术支柱,应用到战时的伤员生理监测、急救、监护、检验、核生化侦检、卫勤信息指挥系统等各个方面,下面以这些技术为主要线索分类,讨论其在“军事医学电子工程”的几个主要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方向与发展.
1 生物医学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历来都是军事医学电子工程领域研究的前沿,与平常临床所使用的各种医用传感器相比,用于战场卫生支援的各类传感器有其特殊性,由于它的使用环境复杂,条件恶劣,运动频繁,所以高可靠、高抗干扰、最大限度降低使用条件要求、非接触式的生物医学传感器,一直是研究者所追求的目标.各类物理、化学和生物传感器在军事医学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 http://www.100md.com
物理传感器在军事医学中,主要用来监测士兵的生命体征(脉搏、血压、体温等)[1],以准确掌握作战士兵的生理状态,这些指标在临床上监测虽已非常成熟,但在战场上长期监测运动中的士兵,仍需克服一些技术上的难点.首先传感器与士兵的直接或间接接触,必须非常可靠,在不影响战士作战的前提下,不能因为脱落或错位等影响监测效果;其次传感器必须能适应复杂的环境条件(高温、低温、防水、汗渍、灰尘、电磁干扰等);再次能提供直接性被监测指标,以减轻后续处理的硬件开销.正因为如此,柔性阵列传感器技术、非接触式光电传感器技术、智能化、数字化传感器技术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如美军使用高灵敏度震动传感器,获取心跳引起的微弱振动,从而提取心率指标,以从战场上大量的伤亡战士中探测存活者.其“生命支持及后送系统”(LSTAT),使用皮肤传感器持续监测伤员的各项关键生理指标.美国Adelpih,Md军事研究实验室研制一种简单的充满液体的声学传感器垫,放在伤员的胸部或担架下层,以监测伤员后送过程中的呼吸和脉搏[2~3].
生化传感器技术是一项重要的高新技术,在军事医学中主要用于野战救治中快速检验伤员的生化指标,探测生物和化学毒剂,是世界各国军事医学领域集中研究的焦点之一.野战救治的临床检验,追求实时、快速,同时对检验设备要求小巧、灵活、方便.因此,一些平时临床检验的方法和设备,在野战时显得不能适应,这就对生物传感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酶传感器作为生物传感器的先驱,发展到现在的光寻址电位传感器(LAPS),生物传感器继续向微型化、多参数、可重复使用、可重复生产的方向发展.在生化战剂侦检方面,响应时间比高灵敏度更为重要,是减少伤亡的关键,因此受体生物传感器是研究重点,抗体光纤生物传感器,核酸探针生物传感器,由于对病毒、细菌的高度特异性和核酸探针功能,因此也倍受关注.美军佩戴在士兵作战服上的环境传感器,可提高单兵检测化学和生物战剂的能力,同时可避免中暑、冻伤等环境条件所致病伤,其LSTAT系统,同样具备生化战剂及环境状况监测功能,并能及时调节系统内部空气,隔离外部环境,确保伤员安全.美军研制的各类各范围生化战剂探测仪,大多采用多路生化传感器,并配备有生化战剂图示及辅助决策系统.
, 百拇医药
2 微电子技术
本世纪90年代以来,微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使原来需几块,甚至几十块集成电路芯片来共同完成某项功能的系统,只需一块微小芯片即可完成,从而大大缩小了系统的体积、降低了功耗、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这正是军事医学领域中,野战医用电子装备所追求的目标,由于战时和战场的特殊性,野战医用电子装备追求微型化、智能化,又由于整体的较强的卫生力量,难以靠近前沿,因此前线的战伤救治,大多以单兵自救和互救来完成,这就需要研制一些能单兵使用的电子卫生装备.因此缩小体积、降低功耗,是该领域的科研人员永无止境的追求.
选用市场上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经系统优化设计,研制野战医用电子装备,仍是投资少、周期短、深受欢迎的一种方式.专用集成电路(ASIC)技术的发展和实用,使研制者能够自己设计,并制作某种专用集成电路,从而使以前需一台整机所完成的功能,现在只需一块芯片即可完成,因而倍受关注.集机、电、磁、光、化学、计算机、传感器与信息处理一体化的微型电子机械系统(MEMS),是当今世界普遍关心的技术之一,它集微型化与智能化于一体,可将一台复杂的野战医用电子装备,制作成一个香烟盒、一块军表、甚至一支钢笔大小.
, http://www.100md.com
美军利用微电子技术研制的微型血样分析器,可在战争条件下即刻进行血液分析,其体积小于小巧的女用手持电话;心电图机体积小于巧克力盒;配戴于手腕或手指上的脉搏监测仪,像平装书一样大小的自动去颤器;轻便数字X线机,可用于战场查明肌肉、骨骼、神经、血管等损伤情况;小型B超,以及正在研制的手持磁共振成像扫描仪等;都大量的采用了微电子技术和MEMS技术[4,5].
3 野战医用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作为现代高新技术的一种标志,也迅速渗透到卫勤保障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它主要体现在卫勤指挥自动化系统和各类野战医用电子装备这两个大的方面,前者以台式机和便携机为主要形式,后者以手持机或单片机为主要形式.
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技术特征的卫勤指挥自动化系统,是保障应付突发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重要支撑条件,它负责提供可靠的饮食、饮水保障方案;血液及血制品、战救药品药材保障方案;伤员后送方案;可动用潜在卫生资源方案;战救卫生资源配备与药材流动协调等.齐全的各类医学、卫生资源多媒体数据库的建立,各种大型辅助分析、处理、决策软件是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美军已经建立了卫勤C3I系统,医疗后送质量评估系统,自动救护质量评价系统,战区卫生资源管理系统,战场急救、药房及牙科专家系统,核生化(NBC)信息系统等[6],丹麦也研制出NBC预警计算机系统.
, 百拇医药
各类微控制器(单片机)是智能野战医用电子装备的处理中心,该项技术的使用,使装备的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现代单片机功能齐全,几乎不需外围配置.利用单片机技术,自动监测士兵的生理状况,自动请求救援,为伤员提供早期自救方案指导以及进一步的紧急救护措施,研制可用于医疗信息支援、可用于远程医疗系统的前端接口的手持计算机设备等,是当前各军卫生部队的主要研究内容.
美军研制的单兵计算机装备,是一个功能卓越的“电子医生”,士兵负伤后,它不但能够求救,而且能为士兵提供救护指导方案,还能自动接通基地大型计算机的专家系统及医学信息库,为伤员提供更可靠的救护服务[7].其为战地军医研制的手持计算机设备,可使军医通过战术互连网络或医疗通信接口实时了解战地情况,可与其他野战卫生单位取得联系,可提供全球定位导航帮助,可与美军各兵种配备的多技术自动阅读卡和新的数字化医疗鉴定卡等兼容使用,可采集战伤信息,实现战伤电子病历,可提供远程医疗服务[8].
4 战时医疗通信技术
, 百拇医药
现代通信技术,历来是军事领域争夺的前沿,现代高技术战争的卫勤保障特点,迅速将通信技术推向战场医疗救护,特别是最近几年战场医疗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主要体现在卫勤指挥管理通信系统,寻找、发现伤员的全球定位系统,远程医疗通信系统,医疗信息系统等.研制能与军事通信网接口,以获得资源共享的野战电子卫生装备,独立机动医疗通信系统,远程医疗的前端装备,全程医疗信息的获取、输送设备等是主要研制内容和方向.
美军的佩带在士兵身上的个人状态监视器,具有定位接收和无线收发功能,它能进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军用高级无线电话(宽频密码分隔多路进入系统)系统,以监测寻找伤员位置,遥测伤员的生命特征[9,10].他们研制的战地远程医疗系统,主要由数字化野战医院承担,它包括佩戴于战场医生激光防护眼镜上的视频器、以及喉头送话器、微型耳机和膝上型计算机,通过宽频密码分隔多路进入系统与单道视频和双道音频数据通信相连接,后方医生或医学专家通过这一系统能随时对战场救治工作实施指导,包括观察战场抢救过程和伤员后送途中的进一步治疗.美军建立的医疗信息系统,与全球远距离通信网相联接,它使医疗信息不间断地投送到伤员救治的所有阶梯,它通过战伤电子病历等,从前方战场到后方医疗基地,连续、迅速的获取、分发、输送医疗信息(伤情、化验报告、放射和病理影像等),并将其存于多媒体数据库,医疗人员可随时通过通信系统调用[11,12].
, http://www.100md.com
5 其它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激光技术在“军事医学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在生化战剂侦检方面,无源激光、紫外激光、红外激光都起着重要作用,激光雷达在大、中、小范围内的生化战剂检测方面,取得了成功的应用.美军《陆军》杂志1997年3月刊报道,美军利用红外激光将名为“埃拉斯汀”(ELASTIN)的一种动物组织产品“焊接”到人体伤口上,“埃拉斯汀”在激光的作用下可以很快的堵在伤口上,甚至可转变为受伤机体组织的替代物,从而达到迅速闭合伤口的目的.
6 结束语
“军事医学电子工程”是生物医学工程与军事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同样以通用技术作为其主要技术支持,紧紧抓住战场这个特殊环境,以及战伤救护的主要特点,以微型化、智能化、数字化、高可靠性等为共同的追求目标,从而形成该学科的主要技术特征.另外,传统的卫勤保障在技术上主要以机械、电气为主要手段,突出“装备”,而现代的卫勤保障在技术上不但以电子为主要手段,而且在“装备”研制的基础上,“系统”的建立与方法越来越重要,而支持系统工作的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这种技术特征的转移,必须引起每个从事该领域工作的同仁们的高度重视.
, http://www.100md.com
作者简介:王健琪,男,1962-04-12生,陕西省商州市人,汉族.1990年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工学硕士,副教授,发表论文20篇.电话:(029)3374843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电子学教研室,陕西西安 710033
参考文献
1 Kimura M,Sugiura T, Harada Y et al. Addition to an RF-Coupled phrenic nerve stimulation implant to provide outward transmisson of bady temperature . med Biol Eng Comput, 1986 ;24(6): 659-661
2 Tanaka S,Yamakoshi T, Rolfe P. New portable instrument for long-term ambulatory monitoring of posture change use miniature electro-magnetic in clinometers. Med Biol Eng Comput, 1994 ;32(3): 357-360
, http://www.100md.com
3 胡文蕾,王 平.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检测中的应用.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8;21(4):228-237
4 王运斗.美军野战卫生装备的现状和趋势. 后勤科技装备,1995;(5):31-32
5 李贵堂,李 英. 美军战场救治技术新进展.后勤科技装备,1995;(6):21-23
6 王运斗,陈德瑞,刘训勤.野战卫生装备跨世纪发展及其对策. 后勤科技装备,1996;(3):21-23
7 Galarneau M R, Wilcox WW. Design and refinement of an automated method of documenting combat casualty care. AD-A278 280/3/HDM(1995)
, http://www.100md.com
8 Galarneau M R, Wilcox WW. Field evaluation of an electronic battlefield combat casualty medical data collection device(MEDTAG) . AD-A276 016/3/HDM(1995)
9 Lilienthat MGl. Defense simulation internet: Net generation, information highway. J Med Syst, 1995;19(3):213-217
10 Puskin D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elemedicine in rural America. j Med Syst, 1995;19(1):59-69
11 Norton SA, Lindborg CE, Delaplain CB. Consent and privacy in telemedicine. Hawai Med J, 1993;52(12):340-341
12 刘训勤. 远程医疗与野战卫生装备发展. 后勤科技装备,1997;(3):37-38, http://www.100md.com
0 引言
现代战争特点和模式的发展与变化,使军事医学中高技术含量不断加大,大量的高新技术,特别是现代电子技术应用到军事医学的各个领域,促进并支持着军事医学的发展,满足和适应着各种新的卫勤保障需要.之所以形成“军事医学电子工程”这一新兴学科分支,是因为其不仅是电子技术与医学的交叉,而且是与军事医学的交叉,它所服务的对象,应用的领域和环境都具有特殊性.“军事医学电子工程”以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等为其主要技术支柱,应用到战时的伤员生理监测、急救、监护、检验、核生化侦检、卫勤信息指挥系统等各个方面,下面以这些技术为主要线索分类,讨论其在“军事医学电子工程”的几个主要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方向与发展.
1 生物医学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历来都是军事医学电子工程领域研究的前沿,与平常临床所使用的各种医用传感器相比,用于战场卫生支援的各类传感器有其特殊性,由于它的使用环境复杂,条件恶劣,运动频繁,所以高可靠、高抗干扰、最大限度降低使用条件要求、非接触式的生物医学传感器,一直是研究者所追求的目标.各类物理、化学和生物传感器在军事医学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 http://www.100md.com
物理传感器在军事医学中,主要用来监测士兵的生命体征(脉搏、血压、体温等)[1],以准确掌握作战士兵的生理状态,这些指标在临床上监测虽已非常成熟,但在战场上长期监测运动中的士兵,仍需克服一些技术上的难点.首先传感器与士兵的直接或间接接触,必须非常可靠,在不影响战士作战的前提下,不能因为脱落或错位等影响监测效果;其次传感器必须能适应复杂的环境条件(高温、低温、防水、汗渍、灰尘、电磁干扰等);再次能提供直接性被监测指标,以减轻后续处理的硬件开销.正因为如此,柔性阵列传感器技术、非接触式光电传感器技术、智能化、数字化传感器技术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如美军使用高灵敏度震动传感器,获取心跳引起的微弱振动,从而提取心率指标,以从战场上大量的伤亡战士中探测存活者.其“生命支持及后送系统”(LSTAT),使用皮肤传感器持续监测伤员的各项关键生理指标.美国Adelpih,Md军事研究实验室研制一种简单的充满液体的声学传感器垫,放在伤员的胸部或担架下层,以监测伤员后送过程中的呼吸和脉搏[2~3].
生化传感器技术是一项重要的高新技术,在军事医学中主要用于野战救治中快速检验伤员的生化指标,探测生物和化学毒剂,是世界各国军事医学领域集中研究的焦点之一.野战救治的临床检验,追求实时、快速,同时对检验设备要求小巧、灵活、方便.因此,一些平时临床检验的方法和设备,在野战时显得不能适应,这就对生物传感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酶传感器作为生物传感器的先驱,发展到现在的光寻址电位传感器(LAPS),生物传感器继续向微型化、多参数、可重复使用、可重复生产的方向发展.在生化战剂侦检方面,响应时间比高灵敏度更为重要,是减少伤亡的关键,因此受体生物传感器是研究重点,抗体光纤生物传感器,核酸探针生物传感器,由于对病毒、细菌的高度特异性和核酸探针功能,因此也倍受关注.美军佩戴在士兵作战服上的环境传感器,可提高单兵检测化学和生物战剂的能力,同时可避免中暑、冻伤等环境条件所致病伤,其LSTAT系统,同样具备生化战剂及环境状况监测功能,并能及时调节系统内部空气,隔离外部环境,确保伤员安全.美军研制的各类各范围生化战剂探测仪,大多采用多路生化传感器,并配备有生化战剂图示及辅助决策系统.
, 百拇医药
2 微电子技术
本世纪90年代以来,微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使原来需几块,甚至几十块集成电路芯片来共同完成某项功能的系统,只需一块微小芯片即可完成,从而大大缩小了系统的体积、降低了功耗、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这正是军事医学领域中,野战医用电子装备所追求的目标,由于战时和战场的特殊性,野战医用电子装备追求微型化、智能化,又由于整体的较强的卫生力量,难以靠近前沿,因此前线的战伤救治,大多以单兵自救和互救来完成,这就需要研制一些能单兵使用的电子卫生装备.因此缩小体积、降低功耗,是该领域的科研人员永无止境的追求.
选用市场上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经系统优化设计,研制野战医用电子装备,仍是投资少、周期短、深受欢迎的一种方式.专用集成电路(ASIC)技术的发展和实用,使研制者能够自己设计,并制作某种专用集成电路,从而使以前需一台整机所完成的功能,现在只需一块芯片即可完成,因而倍受关注.集机、电、磁、光、化学、计算机、传感器与信息处理一体化的微型电子机械系统(MEMS),是当今世界普遍关心的技术之一,它集微型化与智能化于一体,可将一台复杂的野战医用电子装备,制作成一个香烟盒、一块军表、甚至一支钢笔大小.
, http://www.100md.com
美军利用微电子技术研制的微型血样分析器,可在战争条件下即刻进行血液分析,其体积小于小巧的女用手持电话;心电图机体积小于巧克力盒;配戴于手腕或手指上的脉搏监测仪,像平装书一样大小的自动去颤器;轻便数字X线机,可用于战场查明肌肉、骨骼、神经、血管等损伤情况;小型B超,以及正在研制的手持磁共振成像扫描仪等;都大量的采用了微电子技术和MEMS技术[4,5].
3 野战医用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作为现代高新技术的一种标志,也迅速渗透到卫勤保障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它主要体现在卫勤指挥自动化系统和各类野战医用电子装备这两个大的方面,前者以台式机和便携机为主要形式,后者以手持机或单片机为主要形式.
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技术特征的卫勤指挥自动化系统,是保障应付突发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重要支撑条件,它负责提供可靠的饮食、饮水保障方案;血液及血制品、战救药品药材保障方案;伤员后送方案;可动用潜在卫生资源方案;战救卫生资源配备与药材流动协调等.齐全的各类医学、卫生资源多媒体数据库的建立,各种大型辅助分析、处理、决策软件是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美军已经建立了卫勤C3I系统,医疗后送质量评估系统,自动救护质量评价系统,战区卫生资源管理系统,战场急救、药房及牙科专家系统,核生化(NBC)信息系统等[6],丹麦也研制出NBC预警计算机系统.
, 百拇医药
各类微控制器(单片机)是智能野战医用电子装备的处理中心,该项技术的使用,使装备的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现代单片机功能齐全,几乎不需外围配置.利用单片机技术,自动监测士兵的生理状况,自动请求救援,为伤员提供早期自救方案指导以及进一步的紧急救护措施,研制可用于医疗信息支援、可用于远程医疗系统的前端接口的手持计算机设备等,是当前各军卫生部队的主要研究内容.
美军研制的单兵计算机装备,是一个功能卓越的“电子医生”,士兵负伤后,它不但能够求救,而且能为士兵提供救护指导方案,还能自动接通基地大型计算机的专家系统及医学信息库,为伤员提供更可靠的救护服务[7].其为战地军医研制的手持计算机设备,可使军医通过战术互连网络或医疗通信接口实时了解战地情况,可与其他野战卫生单位取得联系,可提供全球定位导航帮助,可与美军各兵种配备的多技术自动阅读卡和新的数字化医疗鉴定卡等兼容使用,可采集战伤信息,实现战伤电子病历,可提供远程医疗服务[8].
4 战时医疗通信技术
, 百拇医药
现代通信技术,历来是军事领域争夺的前沿,现代高技术战争的卫勤保障特点,迅速将通信技术推向战场医疗救护,特别是最近几年战场医疗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主要体现在卫勤指挥管理通信系统,寻找、发现伤员的全球定位系统,远程医疗通信系统,医疗信息系统等.研制能与军事通信网接口,以获得资源共享的野战电子卫生装备,独立机动医疗通信系统,远程医疗的前端装备,全程医疗信息的获取、输送设备等是主要研制内容和方向.
美军的佩带在士兵身上的个人状态监视器,具有定位接收和无线收发功能,它能进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军用高级无线电话(宽频密码分隔多路进入系统)系统,以监测寻找伤员位置,遥测伤员的生命特征[9,10].他们研制的战地远程医疗系统,主要由数字化野战医院承担,它包括佩戴于战场医生激光防护眼镜上的视频器、以及喉头送话器、微型耳机和膝上型计算机,通过宽频密码分隔多路进入系统与单道视频和双道音频数据通信相连接,后方医生或医学专家通过这一系统能随时对战场救治工作实施指导,包括观察战场抢救过程和伤员后送途中的进一步治疗.美军建立的医疗信息系统,与全球远距离通信网相联接,它使医疗信息不间断地投送到伤员救治的所有阶梯,它通过战伤电子病历等,从前方战场到后方医疗基地,连续、迅速的获取、分发、输送医疗信息(伤情、化验报告、放射和病理影像等),并将其存于多媒体数据库,医疗人员可随时通过通信系统调用[11,12].
, http://www.100md.com
5 其它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激光技术在“军事医学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在生化战剂侦检方面,无源激光、紫外激光、红外激光都起着重要作用,激光雷达在大、中、小范围内的生化战剂检测方面,取得了成功的应用.美军《陆军》杂志1997年3月刊报道,美军利用红外激光将名为“埃拉斯汀”(ELASTIN)的一种动物组织产品“焊接”到人体伤口上,“埃拉斯汀”在激光的作用下可以很快的堵在伤口上,甚至可转变为受伤机体组织的替代物,从而达到迅速闭合伤口的目的.
6 结束语
“军事医学电子工程”是生物医学工程与军事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同样以通用技术作为其主要技术支持,紧紧抓住战场这个特殊环境,以及战伤救护的主要特点,以微型化、智能化、数字化、高可靠性等为共同的追求目标,从而形成该学科的主要技术特征.另外,传统的卫勤保障在技术上主要以机械、电气为主要手段,突出“装备”,而现代的卫勤保障在技术上不但以电子为主要手段,而且在“装备”研制的基础上,“系统”的建立与方法越来越重要,而支持系统工作的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这种技术特征的转移,必须引起每个从事该领域工作的同仁们的高度重视.
, http://www.100md.com
作者简介:王健琪,男,1962-04-12生,陕西省商州市人,汉族.1990年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工学硕士,副教授,发表论文20篇.电话:(029)3374843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电子学教研室,陕西西安 710033
参考文献
1 Kimura M,Sugiura T, Harada Y et al. Addition to an RF-Coupled phrenic nerve stimulation implant to provide outward transmisson of bady temperature . med Biol Eng Comput, 1986 ;24(6): 659-661
2 Tanaka S,Yamakoshi T, Rolfe P. New portable instrument for long-term ambulatory monitoring of posture change use miniature electro-magnetic in clinometers. Med Biol Eng Comput, 1994 ;32(3): 357-360
, http://www.100md.com
3 胡文蕾,王 平.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检测中的应用.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8;21(4):228-237
4 王运斗.美军野战卫生装备的现状和趋势. 后勤科技装备,1995;(5):31-32
5 李贵堂,李 英. 美军战场救治技术新进展.后勤科技装备,1995;(6):21-23
6 王运斗,陈德瑞,刘训勤.野战卫生装备跨世纪发展及其对策. 后勤科技装备,1996;(3):21-23
7 Galarneau M R, Wilcox WW. Design and refinement of an automated method of documenting combat casualty care. AD-A278 280/3/HDM(1995)
, http://www.100md.com
8 Galarneau M R, Wilcox WW. Field evaluation of an electronic battlefield combat casualty medical data collection device(MEDTAG) . AD-A276 016/3/HDM(1995)
9 Lilienthat MGl. Defense simulation internet: Net generation, information highway. J Med Syst, 1995;19(3):213-217
10 Puskin D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elemedicine in rural America. j Med Syst, 1995;19(1):59-69
11 Norton SA, Lindborg CE, Delaplain CB. Consent and privacy in telemedicine. Hawai Med J, 1993;52(12):340-341
12 刘训勤. 远程医疗与野战卫生装备发展. 后勤科技装备,1997;(3):37-3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