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病人的死亡危险与BMI呈U型相关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脏科Mizra医师报告,心脏病与体质指数(BMI)的关系是复杂的,有时是不一致的,例如,心脏病和(或)心肌梗死(MI)危险增高通常与BMI高相关;二者的关系还呈现J或 U型曲线,即特别瘦和特别肥胖者危险最高。
VALIANT研究观察了24个国家的1.4万例心梗病人(用卡托普利、缬沙坦或二者合用2~3年),除主要终点即所有原因的死亡率以外,还根据病人的BMI进行分组(正常体重BMI 18.5~24.9,超重25~29.9,肥胖>30~39.9);肥胖进一步分为Ⅰ级BMI 30.0~34.9;Ⅱ级BMI 35.0~39.9;Ⅲ级 BMI >40。
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年龄与其他的混淆因素后,BMI最低组病人的死亡危险最高,BMI每增加1单位(直至30),与所有原因死亡率轻度降低相关,危险比(HR)=0.93;然而BMI在30以上者,死亡危险与BMI呈负相关,Ⅱ级肥胖者(BMI≥35)还与心性死亡、心衰住院、卒中和心肌梗死增加相关HR=1.19。Ⅰ级肥胖组调整危险比仍有统计学显著性。
BMI 20.9者,3年死亡率为27%,而BMI 30.4者的3年死亡率为18.7%。
研究者的结论认为,MI高危病人,BMI增加至30
kg/m2,不增加死亡危险;然而,MI病人合并左室功能障碍、心衰、低BMI者,则预示危险增加。, 百拇医药(苏晓)
VALIANT研究观察了24个国家的1.4万例心梗病人(用卡托普利、缬沙坦或二者合用2~3年),除主要终点即所有原因的死亡率以外,还根据病人的BMI进行分组(正常体重BMI 18.5~24.9,超重25~29.9,肥胖>30~39.9);肥胖进一步分为Ⅰ级BMI 30.0~34.9;Ⅱ级BMI 35.0~39.9;Ⅲ级 BMI >40。
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年龄与其他的混淆因素后,BMI最低组病人的死亡危险最高,BMI每增加1单位(直至30),与所有原因死亡率轻度降低相关,危险比(HR)=0.93;然而BMI在30以上者,死亡危险与BMI呈负相关,Ⅱ级肥胖者(BMI≥35)还与心性死亡、心衰住院、卒中和心肌梗死增加相关HR=1.19。Ⅰ级肥胖组调整危险比仍有统计学显著性。
BMI 20.9者,3年死亡率为27%,而BMI 30.4者的3年死亡率为18.7%。
研究者的结论认为,MI高危病人,BMI增加至30
kg/m2,不增加死亡危险;然而,MI病人合并左室功能障碍、心衰、低BMI者,则预示危险增加。, 百拇医药(苏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