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市场动态 > 分析预测 > 正文
编号:10485786
云南将大力开发生物制药资源(下)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0月21日 中国医药网
     为改变“资源强省、产业弱省”的现状,最近云南省组织有关部门对生物药用资源开发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就此提出了重点研究开发领域、目标和措施。u?&w|], 百拇医药

    一、重点研究开发领域u?&w|], 百拇医药

    1、天然动、植物药研究开发。天然动植物药研究开发重点领域,应根据资源优势,集中目标,突出重点:引进和建立天然药物筛选模型,对产储量较大的药用动植物品种进行有效成分筛选,寻找抗毒素、抗肿瘤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老年性疾病治疗有效成分,或进行有效成分结构改造、半合成,研究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疗效显著的中药复方和民族药进行二次开发,加快云南省中药现代化进程;加强珍贵药用动植物引种和规模化生产技术研究,应围绕市场占有率较高的药品对原料药的要求和促进中药现代化,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需求,研究解决珍贵药用动植物栽培(饲养)关键技术,提高药用动植物基地建设的集约化、现代化水平,促进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u?&w|], 百拇医药

    2、新生药制剂研究开发。云南省新生物制剂研究开发与国内其它省市的研究开发水平处在同一水平线,要充分利用中央驻滇研究单位的技术、设备优势,加强活性蛋白、多肽类、动物毒素治疗药物和病毒疫苗的研究开发,提高新生物制剂在医药产业中的比重。u?&w|], 百拇医药

    3、微生物制剂研究开发。云南省微生物资源比较丰富,至今研究开发和应用较少,在微生物制剂领域还没有发挥和利用优势资源。应加强微生物的筛选,研究开发抗肿瘤、抗病毒和免疫调节新药。u?&w|], 百拇医药

    二、研究开发目标u?&w|], 百拇医药

    2001-2005年:力争研究开发天然动植物药Ⅰ-Ⅱ类新药3-5个,Ⅲ-Ⅳ类新药20-30个;研究开发新生物制剂和微生物新药4-6个;u?&w|], 百拇医药

    2006-2010年:研究开发天然动植物药Ⅰ-Ⅱ类新药6-8个,Ⅲ-Ⅳ类新药30-40个;研究开发新生物制剂和微生物新药6-8个;基本解决药材基地的人工栽培重大问题。u?&w|], 百拇医药

    三、依靠科技促进药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的对策措施u?&w|], 百拇医药

    1、深化科技、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云南药用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进一步深化科技、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研究院所紧密结合的药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体系,加速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对实施“产学研”紧密结合运行机制和管理的研究开发项目,省科技各计划优先给予立项扶持。u?&w|], 百拇医药

    2、把药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纳入云南省经济、科技、社会发展重点计划。把新药研究开发和中药现代化作为云南省科技、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纳入云南省“十五”计划和长远规划。加强药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的财政投入、企业经营自筹、金融信贷,从基础研究、科技攻关、高新技术产业化及重大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重要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扶持,促进药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和加快云南中药现代化发展步伐。u?&w|], 百拇医药

    3、加强药用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动植物资源保护有关条例,制定地方性的法规,建立动植物资源保护区,加强保护措施。并把云南珍稀、濒危重要药用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纳入“建立云南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库”研究项目的重要内容。u?&w|], 百拇医药

    4、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加速云南省新药研究开发。根据云南省医药行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的情况,采取国内外引进、省院、省校联合培养等方式,有计划引进、培养不同专业层次的人才和学科带头人,重点培养中青年技术骨干。同时,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整体专业技术水平,加速云南省新药研究开发,加快医药产业的发展。u?&w|], 百拇医药

    5、加强药物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建设,形成药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从人才引培、设备更新、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试验室更多扶持,进一步完善其建设,使云南省药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水平得到提高,逐步与国际接轨。u?&w|], 百拇医药

    6、加强药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的宏观导向和协调管理。由云南省政府牵头,科委、计委、经委、财政、卫生、药品监督、医药总公司等部门参加,成立“云南药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宏观管理、协调工作,组建“云南药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专家咨询委员会”,对云南省药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和项目咨询、把关,改变行业分割、条块分散、低水平重复多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