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事业发展迅速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区,有祖国传统医学的优势和丰富的中药、民族药资源。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的同时,广西中医药事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中医机构稳定发展。全区有中医机构95所,其中中医院88所,科研机构4所,教学机构3所;全区在职中医药人员1.16万人,其中高级职称约800人。中医医院设置病床9494张,业务用房面积52.78万平方米,医疗设备3.27亿元。43所中医医院通过评审,其中三级甲等6所,三级乙等2所,二级甲等35所,占全区中医医院总数的48.86%。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组建名老中医方阵,同时多方引进人才,加强学科建设,打出了中医特色品牌;瑞康医院投资500多万元开展卫生下乡结对扶贫,为56个乡镇卫生院装备救护车和医疗设备。柳州市中医医院勇于改革,实施“十大工程”,使医院发生了显著变化,并被评为全国百佳医院。
——中医医疗服务功能不断完善。通过示范中医医院建设、专科专病建设和等级评审制度的实施,全区中医医院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服务功能不断加强。桂林、柳州、防城港、桂平市中医院4所示范中医院“九五”期间全部通过验收;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等9所中医院被评为自治区示范中医院。该区重点抓了专科专病的规模、人才、技术水平、特色疗法与专方专药、中医药治疗率,如桂林市中医医院乳腺病医疗中心通过国家验收;骨伤、肛肠、蛇伤、眼底病等分别建成为一些中医医院的重点专科;8个专科(专病)中心通过自治区卫生厅验收,其中5个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骨伤病人收治人数居全区第一。
, 百拇医药
——农村中医药工作得到加强。灵山、武鸣、全州等7个县(市)先后批准成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创先县(市),灵山、武鸣、全州、恭城4县通过了验收。县级中医医院不断发展,有的已逐步成为当地中医工作的龙头,特别是近3年实施的“中医药人才培养113计划”,为医院培养了一批专科专病骨干和急诊技术骨干。全区半数以上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诊室,中心卫生院普遍设立中医科。有的村卫生所设置了中药柜,不少乡村医生能运用中西医两法开展医疗保健业务。
——中医药教育成绩显著。全区中医药教育已初步形成了学校教育、在职教育、乡村医生教育体系。广西中医学院今年荣获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该院增设了骨伤、针灸、中西医结合等专业;拥有1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与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联合编写了12门壮医本科系列教材。各级中医医院有计划、多形式、多渠道培养中医各科人才,3年来共有465名县级中医医院技术骨干到区内外的中医专科(专病)医疗中心接受培训。自治区第一批8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的12
位学术继承人、第二批7名学术继承人全部合格出师。
——中医药科研及民族医药工作取得新进展。据不完全统计,“九五”计划以来,该区获厅级以上的中医药科研课题立项120多项,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0多项,自治区科委40多项,卫生厅70多项。5项成果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奖,12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6项获广西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同时,在开展全区民族医药普查的基础上,对壮、瑶医药进行了发掘、整理和研究,先后获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60多项,其中国家级13项、省部级15项。《广西民族医药验方汇编》、《壮族医学史》、《中国壮医学》、《中国瑶医学》等相继出版;壮医目诊已列为全国民族医药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壮医药线点灸和药物竹罐疗法分别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西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壮医理论的发掘整理与临床实验研究》课题通过成果鉴定。, 百拇医药(梁启成 黎甲文)
——中医机构稳定发展。全区有中医机构95所,其中中医院88所,科研机构4所,教学机构3所;全区在职中医药人员1.16万人,其中高级职称约800人。中医医院设置病床9494张,业务用房面积52.78万平方米,医疗设备3.27亿元。43所中医医院通过评审,其中三级甲等6所,三级乙等2所,二级甲等35所,占全区中医医院总数的48.86%。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组建名老中医方阵,同时多方引进人才,加强学科建设,打出了中医特色品牌;瑞康医院投资500多万元开展卫生下乡结对扶贫,为56个乡镇卫生院装备救护车和医疗设备。柳州市中医医院勇于改革,实施“十大工程”,使医院发生了显著变化,并被评为全国百佳医院。
——中医医疗服务功能不断完善。通过示范中医医院建设、专科专病建设和等级评审制度的实施,全区中医医院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服务功能不断加强。桂林、柳州、防城港、桂平市中医院4所示范中医院“九五”期间全部通过验收;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等9所中医院被评为自治区示范中医院。该区重点抓了专科专病的规模、人才、技术水平、特色疗法与专方专药、中医药治疗率,如桂林市中医医院乳腺病医疗中心通过国家验收;骨伤、肛肠、蛇伤、眼底病等分别建成为一些中医医院的重点专科;8个专科(专病)中心通过自治区卫生厅验收,其中5个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骨伤病人收治人数居全区第一。
, 百拇医药
——农村中医药工作得到加强。灵山、武鸣、全州等7个县(市)先后批准成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创先县(市),灵山、武鸣、全州、恭城4县通过了验收。县级中医医院不断发展,有的已逐步成为当地中医工作的龙头,特别是近3年实施的“中医药人才培养113计划”,为医院培养了一批专科专病骨干和急诊技术骨干。全区半数以上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诊室,中心卫生院普遍设立中医科。有的村卫生所设置了中药柜,不少乡村医生能运用中西医两法开展医疗保健业务。
——中医药教育成绩显著。全区中医药教育已初步形成了学校教育、在职教育、乡村医生教育体系。广西中医学院今年荣获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该院增设了骨伤、针灸、中西医结合等专业;拥有1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与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联合编写了12门壮医本科系列教材。各级中医医院有计划、多形式、多渠道培养中医各科人才,3年来共有465名县级中医医院技术骨干到区内外的中医专科(专病)医疗中心接受培训。自治区第一批8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的12
位学术继承人、第二批7名学术继承人全部合格出师。
——中医药科研及民族医药工作取得新进展。据不完全统计,“九五”计划以来,该区获厅级以上的中医药科研课题立项120多项,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0多项,自治区科委40多项,卫生厅70多项。5项成果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奖,12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6项获广西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同时,在开展全区民族医药普查的基础上,对壮、瑶医药进行了发掘、整理和研究,先后获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60多项,其中国家级13项、省部级15项。《广西民族医药验方汇编》、《壮族医学史》、《中国壮医学》、《中国瑶医学》等相继出版;壮医目诊已列为全国民族医药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壮医药线点灸和药物竹罐疗法分别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西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壮医理论的发掘整理与临床实验研究》课题通过成果鉴定。, 百拇医药(梁启成 黎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