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卷留芳 虚怀若谷——访我国著名中医文献学家、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吴贻谷
他是我国建国后第一套正规中医药教材《中医学概论》和《中药学概论》的主编者,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内容完备的中药学巨著《中药大辞典》的主编者,《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药学》、《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卷(中药方剂分支学科)》、《中华本草》……他的一生著作等身,可是每次当人们提起这些成绩时,他却总是淡然一笑。贻卷留芳,虚怀若谷,他所做的一切就像是他的名字,他就是我国著名的中医药文献学家吴贻谷。
都说做文献的人清苦,及至走进吴老的家,记者才真正体会出这两个字的含义。老式雕花的木床、古旧的书桌、藤椅……所有的摆设都在向人述说着主人淡泊出世的生活。虽然简陋,但小屋的布置干净、整洁,显示出主人严谨的性格。而屋里惟一能标志主人身份的就是那一架架书籍。由于已过80高龄,吴老的听力不好,我们的到来并没有引起他太多的注意,于是清癯的吴老戴着眼镜专注工作的神情反倒更加真实,也在记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吴老出身于中医世家,22岁时便已袭承家业悬壶济世。1955年,33岁的吴老经有关部门选定,被保送至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习。学校创办之初,校内虽然名家云集,但却缺乏统一而规范的教材。学校不得已采取任课老师与进修学员组成教学小组,民主讨论、修改临时试用讲义的办法解决没有教材的燃眉之急。吴老参加了内经教学小组,取得了优异成绩,受到了学校奖励。不久,全国兴起西医学习中医热潮,不少医学院开设了中医课程,普遍反映缺少中医教材。为此卫生部于1957年指定江苏中医学校承担编写工作,学校立即组织骨干教师全力以赴,吴老参与并主持编写工作。不足半年,数十万言的《中国医学纲要》(《中医学概论》的原始书名)草稿即成。卫生部决定修改后出版,并布置了《中药学概论》的编写任务。学校为此成立了以吴贻谷为组长的专职班子,他与编写组其他同志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在1958年国庆节前夕,近百万字的《中医学概论》、《中药学概论》编、修完毕,成为新中国高等医药院校及普及、传播中医的正规教材。当时《健康报》在发表相关消息、介绍文章的同时,专门配发了祝贺《中医学概论》出版的评论,认为该书“从理论到实际概括了中医学术的全貌,贯彻中医整体思想,将中医经典著作和后世著作的主要精神和实质概括进去,在指导临床实际上突出地显示出理论指导作用……”概论初版、再版,各地先后印刷数十次,印数约达百万册。日本也翻译了此书。
, http://www.100md.com
《中药大辞典》是一部集大成的鸿篇巨制。该书编写工作起步于1958年冬,1959年冬吴贻谷加入该书编写组中心组参与领导工作。1961年担任编写组组长,直至1979年出版。其中的艰辛曲折,难以言尽。
为使《中药大辞典》达到“全、新、精、准”的理想目标,吴贻谷从总体设计、规划到编纂体例细则及技术规范的制订,从样稿的选择、写作到资料的采集,从编撰工作的质量控制到出版时校样及付印样的审阅,操尽了心。治学严谨的他提出了“条条核实,字字追根”,可中药资料浩如烟海,散见于经史子集、诸家百科,仅参考文献就有2000多种,而当时学校资料奇缺。为此,他与编写人员一起东奔西走跑图书馆,南京找不到去上海,上海没有赴北京……往往为了澄清一组药物的名实混淆,为了追考一个药名、一个方剂的原始出处或核对一条引用原文有无错误,查了明清查宋元,查了隋唐查两汉,仿如大海捞针。又如“临床报道”一项,需从报刊上找案例,找到原单位、原作者,写信前去询问,核查是否可靠,有否修正、补充。有回音、经核实的才使用,没回音的就不用。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中药大辞典》因被视为“一本书主义”而受到批判,编写工作全部停顿。而那时这本书已完成了90%、近500万字的初稿,并全部校对、誊清,交付出版社。为了使已经写成的书稿不被毁坏,吴老几次去出版社探视已交稿件,恳求有关同志妥为保护,终使稿件幸免于难。文革之后,1972年,在吴老的主持下,编写组又对前稿进行了全面修订,增补了新的内容,并重写了成分、药理和现代临床资料部分。几经拼搏,一部按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系统总结中医传统用药经验,基本反映1949年建国以来中药科研成果的图文并茂的巨著终于诞生,填补了我国现代中药大型工具书的空白,成为当时中药辞典最高峰。该书初版第一次印刷12万册尚供不应求。此后,又多次加印,至今仍广为应用。这部书还获得1978年首届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 百拇医药
《中华本草》达2800万字,重25公斤,收集9000多种药,吴贻谷任总编审(并任500万字的精选本主编)。它的成书又是一番呕心沥血的过程。限于篇幅,在此不多赘述。
吴老不仅学术成就斐然,人品也广受赞誉。为人谦和、不争名、不争利、不贪功、只是踏踏实实地做学问,是吴老身边的人对他的一致评价。他有许多头衔,是10余个国家级、省部级编委会、学会、专业组的成员,并是南京中医药大学首位入选《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的研究员,也是该校首批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中药大辞典》虽印刷多次,但书上却始终没有出现主编吴贻谷及其他任何一位作者的名字,这虽与时代有关,但吴老却并不以为意。“那时候尽管没有稿费,但是大家的热情依然很高。当时我们又要教学,又要写书,几乎是从早到晚地连续工作,可是从没有人叫苦叫累。”提到他的成绩,吴老也总是淡然一笑,一句“过去了”,仿佛这一切都已与他无关。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中医人,他把一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医药事业,当我们凝视他清瘦的身躯,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呕心沥血”,他是把血肉熔铸到了那一部部权威的著作中了。, http://www.100md.com(汪少颖)
都说做文献的人清苦,及至走进吴老的家,记者才真正体会出这两个字的含义。老式雕花的木床、古旧的书桌、藤椅……所有的摆设都在向人述说着主人淡泊出世的生活。虽然简陋,但小屋的布置干净、整洁,显示出主人严谨的性格。而屋里惟一能标志主人身份的就是那一架架书籍。由于已过80高龄,吴老的听力不好,我们的到来并没有引起他太多的注意,于是清癯的吴老戴着眼镜专注工作的神情反倒更加真实,也在记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吴老出身于中医世家,22岁时便已袭承家业悬壶济世。1955年,33岁的吴老经有关部门选定,被保送至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习。学校创办之初,校内虽然名家云集,但却缺乏统一而规范的教材。学校不得已采取任课老师与进修学员组成教学小组,民主讨论、修改临时试用讲义的办法解决没有教材的燃眉之急。吴老参加了内经教学小组,取得了优异成绩,受到了学校奖励。不久,全国兴起西医学习中医热潮,不少医学院开设了中医课程,普遍反映缺少中医教材。为此卫生部于1957年指定江苏中医学校承担编写工作,学校立即组织骨干教师全力以赴,吴老参与并主持编写工作。不足半年,数十万言的《中国医学纲要》(《中医学概论》的原始书名)草稿即成。卫生部决定修改后出版,并布置了《中药学概论》的编写任务。学校为此成立了以吴贻谷为组长的专职班子,他与编写组其他同志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在1958年国庆节前夕,近百万字的《中医学概论》、《中药学概论》编、修完毕,成为新中国高等医药院校及普及、传播中医的正规教材。当时《健康报》在发表相关消息、介绍文章的同时,专门配发了祝贺《中医学概论》出版的评论,认为该书“从理论到实际概括了中医学术的全貌,贯彻中医整体思想,将中医经典著作和后世著作的主要精神和实质概括进去,在指导临床实际上突出地显示出理论指导作用……”概论初版、再版,各地先后印刷数十次,印数约达百万册。日本也翻译了此书。
, http://www.100md.com
《中药大辞典》是一部集大成的鸿篇巨制。该书编写工作起步于1958年冬,1959年冬吴贻谷加入该书编写组中心组参与领导工作。1961年担任编写组组长,直至1979年出版。其中的艰辛曲折,难以言尽。
为使《中药大辞典》达到“全、新、精、准”的理想目标,吴贻谷从总体设计、规划到编纂体例细则及技术规范的制订,从样稿的选择、写作到资料的采集,从编撰工作的质量控制到出版时校样及付印样的审阅,操尽了心。治学严谨的他提出了“条条核实,字字追根”,可中药资料浩如烟海,散见于经史子集、诸家百科,仅参考文献就有2000多种,而当时学校资料奇缺。为此,他与编写人员一起东奔西走跑图书馆,南京找不到去上海,上海没有赴北京……往往为了澄清一组药物的名实混淆,为了追考一个药名、一个方剂的原始出处或核对一条引用原文有无错误,查了明清查宋元,查了隋唐查两汉,仿如大海捞针。又如“临床报道”一项,需从报刊上找案例,找到原单位、原作者,写信前去询问,核查是否可靠,有否修正、补充。有回音、经核实的才使用,没回音的就不用。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中药大辞典》因被视为“一本书主义”而受到批判,编写工作全部停顿。而那时这本书已完成了90%、近500万字的初稿,并全部校对、誊清,交付出版社。为了使已经写成的书稿不被毁坏,吴老几次去出版社探视已交稿件,恳求有关同志妥为保护,终使稿件幸免于难。文革之后,1972年,在吴老的主持下,编写组又对前稿进行了全面修订,增补了新的内容,并重写了成分、药理和现代临床资料部分。几经拼搏,一部按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系统总结中医传统用药经验,基本反映1949年建国以来中药科研成果的图文并茂的巨著终于诞生,填补了我国现代中药大型工具书的空白,成为当时中药辞典最高峰。该书初版第一次印刷12万册尚供不应求。此后,又多次加印,至今仍广为应用。这部书还获得1978年首届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 百拇医药
《中华本草》达2800万字,重25公斤,收集9000多种药,吴贻谷任总编审(并任500万字的精选本主编)。它的成书又是一番呕心沥血的过程。限于篇幅,在此不多赘述。
吴老不仅学术成就斐然,人品也广受赞誉。为人谦和、不争名、不争利、不贪功、只是踏踏实实地做学问,是吴老身边的人对他的一致评价。他有许多头衔,是10余个国家级、省部级编委会、学会、专业组的成员,并是南京中医药大学首位入选《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的研究员,也是该校首批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中药大辞典》虽印刷多次,但书上却始终没有出现主编吴贻谷及其他任何一位作者的名字,这虽与时代有关,但吴老却并不以为意。“那时候尽管没有稿费,但是大家的热情依然很高。当时我们又要教学,又要写书,几乎是从早到晚地连续工作,可是从没有人叫苦叫累。”提到他的成绩,吴老也总是淡然一笑,一句“过去了”,仿佛这一切都已与他无关。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中医人,他把一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医药事业,当我们凝视他清瘦的身躯,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呕心沥血”,他是把血肉熔铸到了那一部部权威的著作中了。, http://www.100md.com(汪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