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临床运用
编号:10491445
大黄蟅虫丸应用举隅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1月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39期
     大黄蟅虫丸为张仲景《金匮要略》名方,以大黄、蟅虫(即土鳖虫)为君药,逐瘀攻下,清热凉血,配合黄芩、甘草、桃仁、杏仁、芍药、干漆、虻虫、蛴螬,共同起到祛瘀生新、缓中补虚的作用。尤在泾《金匮心典》言该方“润以濡其干,虫以动其瘀,通以去其闭”。近代药理研究表明,此方可抗肝纤维化,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能减少胶原蛋白含量等。笔者用该方治疗多种疑难病症,取效甚捷,举例如下。

    肝硬化

    吉某某,男,47岁。自述患乙型肝炎8年余,被诊断为肝硬化2年。自觉乏力、腹胀、纳差、胁痛、腰酸。刻下面色晦暗,巩膜及皮肤未见黄染及出血点,有肝掌,前胸见2枚蜘蛛痣。肝未触及,脾在胁下2.5cm,腹水征(-),双下肢凹陷性浮肿。舌质紫暗,苔薄白腻,脉沉弦。查肝功ALT169u/L,AST116u/L,HBsAg(+),HBeAg(+),HBcAg(+),HBV-DNA(+)。胃镜提示食道下段静脉曲张;B超显示内部回声增粗增强,脾左胁缘下2.3cm,诊为乙肝后肝硬化。遂服用大黄蟅虫丸,每次3g,每天3次。3个月后体力明显恢复,饮食增加,蜘蛛痣渐消,复查肝功ALT、AST均在正常范围。继续服用4个月,胃镜提示食道及胃底均未见明显静脉曲张,B超显示肝脏回声增强,脾左胁缘下未探及,HBsAg(+)、HBeAg(-)、HBcAg(+)。以六味地黄丸、参苓白术散善后调理巩固效果。随访3年,体力、精神均未见异常,已能坚持正常工作。大黄蟅虫丸能祛瘀生新,减轻肝纤维组织增生,故对抗肝硬化效果显著。
, 百拇医药
    糖尿病性多发性末梢神经病

    宋某某,男,49岁。患2型糖尿病7年余,因为糖控制不稳定,近1年来皮肤呈对称性疼痛或感觉异常,麻木、蚁走感、发热、发凉,行走不稳似脚踏海绵,深浅感觉明显减退。舌质暗,有瘀斑,脉沉弦。检查:跟腱反射、膝腱反射明显减弱。血液流变学检查:血浆黏度1.93,红细胞压积51.6%,纤维蛋白原47.2g/L。诊为糖尿病性多发性未梢神经病。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予大黄蟅虫丸每次3g,每日3次口服。20天后自觉症状减轻,行走已感灵活,继服2个月后临床诸症消失,深浅感觉及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复查血液流变,血浆黏度为1.49,红细胞压积42.16%,纤维蛋白原34.6g/L。随访3年,血糖控制较理想,无任何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存在着严重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异常,致使组织供血不足和缺氧,因而引起末梢神经病变。大黄蟅虫丸能改善微循环,防止细胞叠连,从而降低血黏度,使瘀祛血行,筋脉得养,病症消除。
, 百拇医药
    乳腺增生

    谷某某,女,34岁。发现左侧乳房肿块4个月伴疼痛,每于月经来潮时加重,心烦易怒,大便秘结。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涩。体检:左乳外上象限可扪及2~3cm大小肿块,有明显触痛,同侧腋下可及一黄豆大小淋巴结,质软,轻度触痛。红外线扫描排除恶性病变,临床诊为乳腺增生,属气血郁滞、凝而不散之乳癖。治以活血化瘀,疏肝通络,予大黄蟅虫丸口服,每次3g,每天3次。连服2周后乳房肿块开始缩小,疼痛明显缓解,至月经再次来潮时已无前述症状,继服1个月后乳房肿块完全消失。为巩固疗效,遂嘱其继服3个月,药量减为1日2次,每次2g(经期停服)。后随访2年,未见复发。

    乳腺增生居女性乳腺疾病首位,属中医乳癖范畴。乳房隶属厥阴、阳明二经,痰瘀交阻,壅结乳中,久则血滞为块,不通则痛。该方化瘀通闭而不伤正,坚持服药即能取效。

    老年性前列腺增生
, http://www.100md.com
    李某某,男,70岁。自述小便频数不畅近1年,小腹及会阴部时觉隐痛不适,曾服中西药未有显效。刻下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畏寒肢冷,夜间小便6~7次,腹胀纳差,精神疲惫,失眠多梦,面色晦暗。舌淡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沉弦。直肠指诊前列腺肿大,质较硬呈结节;B超显示前列腺II度增生。证属肾阳不足,经脉瘀阻,遂以大黄蟅虫丸每次3g,每天3次口服为主,配用肾气丸每服8粒,每日3次。服2周夜尿减少,再服1个月,小腹、会阴部隐痛消失。即减大黄蟅虫丸为每服3g,每天2次,肾气丸用量不变,连服3个月后,精神转好,小便通利,复查B超显示前列腺已无明显增生。随访3年,未见复发。

    前列腺增生是常见老年男性疾病,属中医“淋证”、“癃闭”范畴。其发病涉及痰、湿、瘀、虚。老年人肾阳日衰,病久失治,久病入血,故以大黄蟅虫丸缓补祛瘀,辅以肾气丸固肾,切中病机,故能取效。

    陈旧性肛裂

    吕某某,男,32岁。自述大便后肛门疼痛近半年,加重1个月,有便秘史,常2~4天大便1次,大便干结难解或先硬后软,便意不尽,便后滴血反复发作,血量不多,血液不与大便相混。有食辛辣肥甘和烟酒嗜好。现腰骶部胀痛,口干口苦,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沉弦。查肛门5点处肛裂,裂口长约1.2cm,深0.3cm,创面溃疡淡红色,边略硬,有明显触痛,诊断为陈旧性肛裂,建议手术。因患者不同意手术,改为中药治疗,予大黄
, http://www.100md.com
    虫丸每次3g,每日3次,1周后大便易解,便后滴血疼痛减轻,2周后疼痛消失,裂口渐愈合,即改为每次3g,每天2次。1个月后,裂口完全愈合,疤痕软化。嘱其改变饮食习惯,预防便秘。随访1年,大便通畅,肛裂末复发。

    肛裂多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日久湿热蕴结大肠,津伤便燥,便时努挣伤及肛管,渐致局部瘀血凝滞,经脉阻塞而成血败肉腐。祛瘀生新是治疗该病之关键,与大黄蟅虫丸组方宗旨吻合,肛裂自能愈合。

    面部黄褐斑

    秦某,女,33岁。面颊及鼻两侧泛发散在片状黄褐斑近3年,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融合成蝶状。每于月经期及夏季明显加重,近半年来斑片稍有增多。刻下形体偏瘦,胸胁胀满,口苦咽干,月经量少,色黯有块,经行腹痛,眩晕失眠,大便不爽,面色晦暗,舌质暗,苔薄微黄腻,脉细涩。证属气血瘀滞,面失荣养,予大黄蟅虫丸每次3g,每日3次口服,服药期间停用其它祛斑药物及化妆品,忌食辛辣油腻之物。服药20天,斑色明显变浅,诸症减轻。继服2个月,黄褐斑消退,即改为每次3g,每日2次口服,同时加用逍遥丸,每服9g,每日2次,巩固治疗1个月,黄褐斑消失,随访2年未见复发。

    《外科大成》认为,妇女面部黑斑多由血热不华,火燥结成。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多因内分泌失调所致。中医认为,凡情志失调,肾虚肝郁,脾土不健,致使气血不和,悖逆不荣于面而发生本病。大黄蟅虫丸缓中补虚,祛瘀生新,改善人体内环境,降低血黏度,从而使气血和,肾精足,肝气疏,内调脏腑,升和肌肤,故能达到营养肌肤,祛湿除斑之目的。, http://www.100md.com( 吴沛田)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理血剂 > 活血祛瘀 > 大黄虫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