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骨伤推拿科
编号:10491488
推拿治疗脑瘫斜视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1月1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41期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这类患儿的视功能障碍以内斜视为主,也有部分外斜视者,而无论是哪种斜视均不仅影响外貌,也影响双眼单视及立体视功能,目前多采用手术矫正,但效果不理想。临床上,脑瘫康复多注重患儿肢体功能的恢复,其实视觉对脑瘫患儿较肢体功能更重要。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用一眼注视时,另一眼的视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偏斜。在脑瘫患儿中,约有50%伴有视功能障碍,而不成熟的视觉系统,对不良环境影响的调节能力则很脆弱。孕期24~34周的早产儿,因脑缺氧会导致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影响视觉传导,是脑瘫患儿视力障碍的重要原因。伴有斜视的脑瘫患儿:核磁共振检查显示侧脑室枕角扩大、枕区白质软化;体视敏度下降,视觉深度能力下降。

    正常的眼位和眼球运动由眼外肌控制。眼球共有12块眼外肌,分别由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支配。根据眼外肌的作用方向和单眼运动时的肌力分布,负责眼球各个方向运动的肌肉各项数据基本平衡。不同程度的单一或多个肌肉的麻痹或痉挛可引起眼球运动功能障碍、眼位偏斜。脑瘫患儿发生内斜视与外斜视之比为1.8:1。眼肌解剖学显示:眼球内向运动的内直肌与下斜肌的肌重和生理横切面之和,比眼球外向运动的外直肌和上斜肌大;内直肌肌力,是外直肌肌力的3倍。此外,眼球直肌有快纤维和慢纤维之分。快纤维由粗的有髓神经纤维支配,对应于终板型运动终板,功能为快收缩与慢收缩;慢纤维由细的有髓神经纤维支配,对应于葡萄型运动终板,主要维持眼外肌的张力。内直肌肌纤维以慢纤维为主,功能为维持眼外肌张力。因此,内直肌张力容易升高。脑瘫斜视患儿由于侧脑室枕角扩大、枕区白质软化,眼球运动的张力性集合引起眼位不正,因此以发生内斜视者多见。
, http://www.100md.com
    斜视患儿的双眼视功能受损,严重者可造成立体视盲。双眼视,是指—个外界物体的形象分别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应点上,主要是黄斑部,神经元兴奋沿视觉系统传入大脑,而大脑高级中枢则把来自两眼的视觉信号分析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视知觉。

    治疗斜视不仅可以改善外貌,还可矫正眼位,提高双眼单视及立体视功能。我们对30例伴有斜视的脑瘫患儿采用了养肝柔筋法推拿治疗。患儿确诊后由同一位医生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患儿仰卧,嘱其闭目,然后行以下治疗:一是,抹双柳。医者用双拇指,从印堂穴向两侧分抹至太阳穴,点压太阳穴反复操作5~7次。二是,按揉眼周。医者以大鱼际或拇指沿眼周从内向外做按揉法,反复操作5~7次。内斜视者,内侧用重手法,外侧用轻手法,重点在印堂、睛明穴;外斜视者,外侧用重手法,内侧用轻手法,重点在丝竹空、瞳子髎、太阳穴。三是,提捻眉弓。医者以拇指与食、中指相对,从内向外沿眉弓做提捻法。四是,搓摩头两侧。五是,点穴。按压眼区的印堂、睛明、攒竹、丝竹空、瞳子髎、太阳诸穴位各1分钟;然后托起患儿头,使其呈半躺位,点风池穴,摩擦枕后边缘叶视觉区,并揉按颈项部。然后,将患儿俯卧,点穴肝俞、肾俞,拨揉光明穴。
, 百拇医药
    斜视的治疗主要是恢复麻痹肌或支配该肌肉神经的功能,或缓解拮抗肌的张力。我们选取眼部穴位和全身穴位,养肝柔筋,以达到降低眼外肌张力、纠正斜视的作用。据《灵枢·大惑论》记载:“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睛明属足太阳膀胱经,在眶内缘睑内侧韧带中,深部为眼内直肌,也是滑车神经通过之处;鱼腰穴处为动眼神经分布区;瞳子髎在外直肌附近,内为外展神经所过之处,属足少阳胆经;承泣深层眶内有眼球下直肌、下斜肌。选用上述穴位,可直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调节眼外肌的功能。肝主目、主筋,斜视与肝的功能密切相关。点按风池、光明、肾俞、肝俞等穴位,可通过全身调节改善眼肌的功能,从而纠正斜视,改善视觉功能。

    目前,脑瘫斜视患儿手术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可能与斜视患儿的病理基础有关。国外学者采用手术治疗内斜视时也发现,脑瘫患儿比非脑瘫患儿易发生术后过矫,提示脑瘫患儿斜视的发生与非脑瘫患儿相比,有一定差异。我们在研究中,采用同样方法治疗斜视,结果显示:脑瘫患儿与非脑瘫患儿的疗效有差异,提示两者的发病机理可能不同。我们对脑瘫斜视患儿采用养肝柔筋法推拿治疗后,视功能康复效果明显优于未治疗的对照组脑瘫患儿,提示该法可为脑瘫患儿的视功康复提供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步观察。, 百拇医药(韩丽娟 于天源)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炎和脑病 > 脑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