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皮肤科杂志》 > 2000年第0期
编号:10502430
云南省麻风流行与防治成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0年第0期
     作者:徐琨莲 周龙朝 周玉祥 杨煌杨 军李雄

    单位:昆明,云南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 650223

    关键词:麻风发病率患病率

    中华皮肤科杂志00zk12【摘要】目的分析云南省麻风流行趋势和评价防治效果。方法利用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 析。结果全省1954~1998年累计发现麻风患者50797例,其中治愈37639例,死亡10447例, 失访和迁出1069例,至1998年底尚有现症患者1642例。全省患病率以1966年最高(0.82‰),有现 症患者18350,1998年降至0.04‰;发病率1957年为19.37/10万,1998年降至0.32/10万,发现 患者数最多的是1958年(4680例),发现率为24.45/10万,1998年降到了1.63/10万。在此期间 全省大建麻风村(院),开展了全社会的麻风病普查工作,发现的患者主要靠单一氨苯砜治疗 。1983年在勐腊县首先开展WHO-联合化疗固定疗程方案对多菌型麻风的现场研究,1986~1 989年逐渐在全省推广应用。结论通过多种形式的发现和有效的治疗,云南省的麻风患病率 和发现率已有大幅度下降。
, 百拇医药
    Analysis of Leprosy Endemic and Its Control in Yunnan Province

    XU Kunlian ZHOU Longchao ZHOU Yuxiang et al

    (Yunna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Dermatology,Kunming 650223)

    【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rends of leprosy epidemic and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its control in Yunnan Province.Methods The epidemiologic data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50 797 leprosy patients detected in Yunnan during
, 百拇医药
    1954~ 1998 with a high prevalence in china.Among these patients,37 639 were cured,10 447 died,and 1 069 dropped out.There were 1 642 active patients at the end of 1998.It was in 1966 that the prevalence is highest(0.82/1 000) with 18 350

    active patients and decreased to 0.04/1 000 in 1998.The incidence was 19.37/100 000 in 1957 and decreased to 0.32/100 000 in 1998.The most numerous patient (4 680) was detected with a rate of 24.45/100 000 in 1958,and the rate decreased to 1.63/100 000 in 1998.In 1960s and 1970s, alot of leprosy villages were built and a mass survey of leprosy patients was taken.Doctors treated patients with DDS alone at that time. MDT was the first to use in Mengla in 1983 and spread during 1986~ 1989. Conclusion Several measures were taken for detecting and treating patients effectively, and the endemic and incidence decreased by a big margin as well.
, 百拇医药
    【 Key words】 Leprosy Incidence Prevalence

    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西部,面积38万km2。全省有16个地、州(市)128个县(市)。有26种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1/3,80%以上的人从事农业。有73个国家级贫困县,41个省级贫困县,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据1937年云南省卫生实验处报告,当时有麻风患者6489例,建立隔离所,隔离患者;未被隔离者被赶进深山老林,或流浪乞讨,或被残害。解放后,政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麻风村(院)用DDS隔离治疗;1980年后改为社会防治,以宣传和发现患者为中心,1989~1998年全面扩大使用MDT,取消强制隔离,由防治人员走村串户送药上门,查治结合、治疗和康复相结合;同时采取报病奖励,线索访问调查,皮肤科门诊,定期检查接触者等方式发现患者,使患病率和发现率大幅度下降。

    材料与方法
, 百拇医药
    材料来源于全省历年防治工作年报表、联合化疗表以及1990年以来每年1次的“疫情监测个案表”,用计算机对所需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

    (一)流行情况

    麻风病在云南省的16个地、州(市),128个县(市)均有不同程度流行,至1998年底,全省累计发现麻风患者50797例(MB27579、PB23218),包括DDS单疗治愈复发858例(MB751、PB107),累计治愈37639例(MB19753、PB17886)、死亡10447例(MB5966、PB4481)、失访及迁出1069例(MB640、PB429),至1998年底尚有现症患者1642例(MB1202、PB440)。

    1.患病率:1954~1978年在0.57‰~0.82‰之间,1979年文山等地用利福平(RFP)和RFP+DDS的方法治疗麻风,效果显著,尽管每年发现700~2500例新患者,但患病率仍稳定下降,由1979年的0.57‰下降到1986年的0.21‰;1986~1989年间,MDT逐渐在全省推广应用,患病率进一步降到1989年的0.11‰,90年代全省MDT的覆盖率已达98%以上;1998年底患病率降到了0.04‰,从患病率最高时的1966年(0.82‰)以后,将全省防治过程分为3个阶段,1966~1978年(DDS单疗)年下降幅度2.57%;1979~1988年(局部地区RFP+DDS及MDT治疗)年下降幅度15.90%;1989~1998年下降幅度(MDT治疗)10.63%。以县(市)为单位麻风流行程度变化见表1。至1998年底,全省已有58个县(市)(占45.31%)达到了部颁基本消灭麻风标准,尚有15个县(市)(占11.72%)的患病率在万分之一以上。流行范围缩小,有现症患者的自然村由1980年的18758个降至1998年的1424个,下降了92.41%。
, http://www.100md.com
    表1 1973~1998年云南省128个县(市)在麻风不同患病率间的分布 年代

    患病率>1.0‰(%)

    患病率1.0‰~0.1‰(%)

    患病率0.09‰~0.02‰(%)

    患病率≤0.01‰(%)

    ~1973

    33(25.78)

    80(62.50)

    14(10.94)

    1(0.78)

    ~1980
, 百拇医药
    25(19.53)

    83(64.84)

    19(14.84)

    1(0.78)

    ~1984

    7(5.45)

    88(68.75)

    27(21.09)

    6(4.69)

    ~1989

    1(0.78)

    62(48.44)
, 百拇医药
    55(42.97)

    10(7.81)

    ~1994

    0(0.00)

    21(16.41)

    67(52.34)

    40(31.25)

    ~1998

    0(0.00)

    15(11.72)

    55(42.97)

    58(45.31)
, 百拇医药
    2.发病率:发病率最高为1957年(19.37/10万),以后逐年下降,到1998年降至0.32/10万,比1957年下降了98.35%(表2)。表2 云南省麻风5年段平均患病率、发病率、发现率 年代

    患病率(‰)

    发病率(1/10万)

    发现率(1/10万)

    1954~1958

    0.32

    14.35

    11.28

    1959~1963

    0.71
, http://www.100md.com
    6.62

    7.22

    1964~1968

    0.77

    5.18

    5.91

    1969~1973

    0.76

    4.20

    4.78

    1974~1978

    0.64

    2.97
, http://www.100md.com
    2.81

    1979~1983

    0.50

    2.13

    3.42

    1984~1988

    0.22

    1.71

    2.08

    1989~1993

    0.08

    1.42

    1.74
, 百拇医药
    1994~1998

    0.05

    0.92

    1.38

    3.发现率:50年代末,全省大面积普查,发现了大量患者,发现率最高的是1958年24.45/10万(4680例),随后十几年中保持在(12.3~4.33)/10万之间,以后全省各县市进行过多次普查、线索调查、家属检查、报病奖励等,使发现患者逐年下降,到1998年底(667例)为1.63/10万,比1958年下降了93.30%。但近10年来每年发现数稳定在461~765例之间,平均每年592例,1989~1998年间年下降幅度较小(0.97%)。如排除1958、1959、1960年3次大规模普查较高的发现率(分别为24.30/10万,12.30/10万,9.96/10万),从1961年按上述分3个阶段,各阶段下降幅度分别为2.8%、6.77%、0.97%。
, 百拇医药
    4.发现患者特征:①1955~1998年,新发现患者中,男性比例高(71%~73%)。②多菌型比例、畸残率及主动报病:以每10年为一阶段求出的平均多菌型比例(MB/总患者数),此比例上升较有规律。1986年以后的新发现患者中,Ⅱ级畸残率一直很高(24%~30%);1980年以前主动报病所占比例较低,在32%~36%之间波动,1980年以后,这一指标上升趋势较为明显(表3)。③少年儿童比:50年代末60年代初,普查发现的大量患者中,15岁以下少年儿童所占比例占8.42%~9.21%,以后逐渐下降,70~90年代稳定在5%~6%之间(表3)。表3 云南省1955~1998年发现患者特征(%) 年代

    主动报病

    多菌型比例

    儿童比例

    男性比例

    Ⅱ级畸残
, 百拇医药
    1959以前

    32.20

    53.08

    8.42

    72.18

    ~1969

    34.01

    50.37

    9.21

    72.81

    ~1979

    35.96

    50.99
, 百拇医药
    5.98

    72.78

    ~1989

    51.12

    57.84

    5.07

    72.88

    31.18

    ~1999

    64.45

    62.26

    5.47

    71.37
, http://www.100md.com
    24.38

    (二)防治措施

    1980年以前,遵循我国政府提出的“预防为主”的方针,以“积极防治,控制传染”为原则,经普查、线索调查发现患者为主,并在麻风村(院)隔离治疗。1980年以后,在高流行区建立专业机构,并与基层防保网相结合,协同开展防治工作。重建省级皮研所1个,建地、州、市级皮防所(院)4个,皮防科13个;县级皮防站(院)69个,防疫站内皮防科58个。培训各级防治人员,到1998年底有防治人员1377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中级296人。培训了一支富于献身精神、有专业技术水平的麻风防治队伍。通过广泛健康教育,多渠道、多形式最大限度地发现患者,强调主动发现与被动发现方式相结合,促进自报和他报,并予登记管理,以院外、在家治疗为主,狠抓宣、查、治、培、康、研工作,特别是宣、查、治三项关键措施,促进社会综合防治的四个转变,即:①由单一药物治疗转变为多种药物联合化疗;②由住院隔离为主转变为院外社会防治为主;③由单纯治疗转变为治疗与康复医疗相结合;④由专业队伍的孤军作战转变为动员社会力量协同作战。尤其把工作重点放在发现患者及开展MDT上。1983年在勐腊县开展WHO推荐的MDT试点,1986年扩大到昆明、文山、西双版纳三地州的23个县(市),1989年推广到全省128个县(市)。至1998年底,累计接受MDT11174例(MB8854,PB2320),完成MDT9720例(MB7416,PB2304),完成MDT监测1988例(MB527,PB1461),正在接受MDT治疗1477例(MB1259,PB218),接受MDT监测6361例(MB5852,PB509),采用MDT后,缩短了疗程,减少了复发,加快了防治步伐。新发现患者数前20年平均每年发现1191例,后20年平均每年发现751例,近10年平均每年发现592例。1996年以来,逐步对全省23个中流行县中的12个县开展了消除麻风运动(LEC),发现了大量隐藏患者。1998年发现的667例患者中,228例是开展LEC后发现的,占34.18%。
, http://www.100md.com
    讨论

    云南省麻风流行时间长,发病率、患病率高,流行范围广。经过40多年的综合防治,特别是推行WHO—MDT后,发现和治愈了大量患者,流行趋势明显下降。自1973年以来,高流行县由33个下降为0个(1998年),中流行县由80个下降为15个,低流行县由15个上升至113个(患病率≤0.01‰的由1个上升到58个)。发病率、患病率持续下降,患病率高峰的1966年(0.82‰)与1998年(0.04‰)相比,下降了95.12%。流行范围缩小,流行强度减弱,主动发现增高。这些均说明云南省近几年来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但每年仍新发现500~700例,在新发现患者中,多菌型所占比例有所上升,畸残百分比下降不明显,尚有0~14岁儿童发病,这说明麻风流行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影响麻风流行的因素较多,如,营养状况,居住条件,气候,以及经济、文化、卫生发展程度等。

    云南省为我国麻风流行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交通不便,又是一个少数民族省份,防治经费严重不足,每年新发现患者数占全国1/3~1/4,现症患者数也占全国总数的1/3~1/4,存活患者中有Ⅱ级畸残12063例,他们存在着许多康复问题和社会问题,均需要较长期的医疗护理、康复医疗和生活照顾,每年还有500~700例新患者等待去发现,这是防治人员面临的严峻任务。而当今又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机构改革等因素的影响,防治队伍不稳定,防治经费严重不足等,这将影响云南省的麻风防治步伐。

    (收稿日期:1999-07-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