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变身“新生水”味道像很纯的泉水
这是一个包装漂亮的小瓶子,上面印着“新生水”(NEWater)这几个字。你一定会误以为这是一瓶再普通不过的矿泉水饮料。但事实上,这瓶水也许会使你倒胃口:它原本是生活污水,可能来自马桶——因为新生水是利用废水再生制成的。
这种加拿大研制的“新生水”采用新型污水处理技术,使生活污水实现净化,主要满足工业上对纯净水的需求,但随着新加坡国民对新生水认识的提高,这种净化后的水渐渐得到认可,部分人开始饮用了。
世界上有12亿人口无法得到清洁的饮用水。平均每小时就有400名儿童死于与水污染相关的疾病。就算在美国、西欧这样的发达国家,人们对水污染的恐慌也日益上升。从长远来看,这类新科技将给日益面临水荒的地球带来希望。
水污染是全球问题
今年夏天,有人就因为在纽约自来水过滤系统中发现桡足类生物而忧心忡忡。而更严重的是“隐孢子虫”问题。
一般水的净化过程是:将地表水采用传统的沙过滤法去除杂质,然后加入氯消毒。但一些微生物,如“隐孢子虫”逐渐对氯产生了免疫力。1993年,微生物就污染了美国威斯康星州东南的自来水系统,使40万人感染上了类感冒病毒,最终有100人被夺去生命。在过去20年以来,“隐孢子虫”已经成为美国境内造成水源污染性疾病的首要原因。而加拿大等国也出现了这一问题。
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承认,通过水源传染的疾病危害人类健康,饮用水中的“隐孢子虫”是一个全球问题。
味道像很纯的泉水
而这些经过净化处理的新生水,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全部标准。ZeeWeed——用来制造新生水的薄膜,可以成功地过滤掉水中的细菌。他们已经成了未来主义者崇拜的圣物。这个由加拿大“泽农”环境公司发明的独家技术,甚至被当成艺术品被陈列在温哥华艺术馆。
在一个名为“大变换”的展览中,艺术家布鲁斯·莫将ZeeWeed薄膜和新生水作为改变人类未来生活的艺术品陈列出来。作为为数不多曾经尝过新生水的艺术家,他是这样评价的:“它喝起来没什么水的味道,像是很纯的泉水,也许应该给它添加一些水的味道才好。”独立实验证实,ZeeWeed薄膜可以过滤掉水中99.99999%的细菌以及99.7%的病毒。
恐怖分子对水源攻击的威胁,一直使美国人惶惶不可终日,这些薄膜可以有效过滤炭疽和沙林等有毒污染物,只不过遗憾的是,这些薄膜只能在水厂用。
由于这项技术过于昂贵复杂,很多发展中国家只能望洋兴叹,所以目前只有像新加坡这样富裕的亚洲国家积极实验这项新技术。时至今日,科学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要研制出既先进又便宜的净水设备造福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科学家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魏伟), 百拇医药
这种加拿大研制的“新生水”采用新型污水处理技术,使生活污水实现净化,主要满足工业上对纯净水的需求,但随着新加坡国民对新生水认识的提高,这种净化后的水渐渐得到认可,部分人开始饮用了。
世界上有12亿人口无法得到清洁的饮用水。平均每小时就有400名儿童死于与水污染相关的疾病。就算在美国、西欧这样的发达国家,人们对水污染的恐慌也日益上升。从长远来看,这类新科技将给日益面临水荒的地球带来希望。
水污染是全球问题
今年夏天,有人就因为在纽约自来水过滤系统中发现桡足类生物而忧心忡忡。而更严重的是“隐孢子虫”问题。
一般水的净化过程是:将地表水采用传统的沙过滤法去除杂质,然后加入氯消毒。但一些微生物,如“隐孢子虫”逐渐对氯产生了免疫力。1993年,微生物就污染了美国威斯康星州东南的自来水系统,使40万人感染上了类感冒病毒,最终有100人被夺去生命。在过去20年以来,“隐孢子虫”已经成为美国境内造成水源污染性疾病的首要原因。而加拿大等国也出现了这一问题。
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承认,通过水源传染的疾病危害人类健康,饮用水中的“隐孢子虫”是一个全球问题。
味道像很纯的泉水
而这些经过净化处理的新生水,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全部标准。ZeeWeed——用来制造新生水的薄膜,可以成功地过滤掉水中的细菌。他们已经成了未来主义者崇拜的圣物。这个由加拿大“泽农”环境公司发明的独家技术,甚至被当成艺术品被陈列在温哥华艺术馆。
在一个名为“大变换”的展览中,艺术家布鲁斯·莫将ZeeWeed薄膜和新生水作为改变人类未来生活的艺术品陈列出来。作为为数不多曾经尝过新生水的艺术家,他是这样评价的:“它喝起来没什么水的味道,像是很纯的泉水,也许应该给它添加一些水的味道才好。”独立实验证实,ZeeWeed薄膜可以过滤掉水中99.99999%的细菌以及99.7%的病毒。
恐怖分子对水源攻击的威胁,一直使美国人惶惶不可终日,这些薄膜可以有效过滤炭疽和沙林等有毒污染物,只不过遗憾的是,这些薄膜只能在水厂用。
由于这项技术过于昂贵复杂,很多发展中国家只能望洋兴叹,所以目前只有像新加坡这样富裕的亚洲国家积极实验这项新技术。时至今日,科学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要研制出既先进又便宜的净水设备造福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科学家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魏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