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空]桂希恩——温暖曾被忽略的角落
CCTV.com消息(东方时空-东方之子):
2004年2月28日,欧洲银行家马丁·哥顿来到武汉,将2003年度中国艾滋病预防的国际最高奖“贝利·马丁”奖颁给了桂希恩,奖励他在艾滋病防治领域的开创性工作。颁奖现场,桂希恩宣布将五千美元奖金全部用做艾滋病防治工作。桂希恩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传染病科主任,中国艾滋病高发区的最早发现者。1960年,他从武汉医学院毕业后,志愿赴青海从事地方病防治工作。16年后,桂希恩返回武汉,一直从事血吸虫病等传染病的防治和科研工作。1999年,一位来自河南的进修医生告诉他,老家上蔡县文楼村许多人染上了怪病,相继死亡,多年养成的职业敏感,驱使桂希恩要去实地考察一番。
桂希恩:那一次呢,我只带了11个管子,结果我抽出11个血,10个HIV是阳性的,我非常意外,因为这个里头这个村子里头病人很多了,而且这些人都是卖血的,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因为他的血还可能给别人。
觉察到问题的严重性,桂希恩马上向当地政府反映,并在两个月后再次来到了这个村。
, 百拇医药
桂希恩:为了对这个事情负责,我应当再去,所以我就利用了那一年的中秋节,我带了三个学生,我们四个人,利用两天的时间,就抽了一百四十多个血,这个加原来的11个,我们大概有一百多个血,有超过一半的是阳性,而这个结果呢,确实叫我很震惊。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受经济利益驱使,河南省某些地区非法和不规范的采血现象盛行,就在这段时间,艾滋病病毒通过交叉感染在卖血者当中开始传播,而且危及到了他们的亲人。但是在桂希恩的个人调查之前,疫情发展到底如何,无人知晓。桂希恩的呼吁也石沉大海。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
桂希恩:看到人这种情况,你视而不见,不做一些也许你能够做到的事,那我对不起这些人,我是搞这个专业工作的,做传染病工作的,遇到传染病,遇到这种情况还不过问,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
在秘密状态下,桂希恩带着他的学生继续对当地艾滋病状况进行调查。其间,他们遇到过一些困难,甚至还挨过打,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对疫情的初步调查。1999年10月中旬,桂希恩将自己的发现报告给了当地政府,10月底,他又向中央主管领导寄交了自己的调查报告。北京方面很快有了回音,桂希恩被请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报疫情调查结果。不久之后,上级部门派遣工作组进驻疫情高发区进行慰问和救治工作。五年来,桂希恩每隔两三个月就要和学生们一起带着药品远赴疫区。他自己掏腰包,为每一位患者进行身体检查,还常常给患者一些经济上的援助,得到资助的患者不下五百人。每一个接受过桂希恩治疗和援助的人都与他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中间,有很多人都定期和桂教授通信。2001年,在接到一位患者来信之后,桂希恩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
, 百拇医药
桂希恩:有一个病人,他跟我写了一封信,他非常的伤心,现在他也有病了,他想出去,到哈尔滨去打个工,如果赚了一点钱,能够给家里留个两千多块钱,那他死也瞑目了,我就看的心里很难受,当时我就想,那我应该帮助他这个忙,在这个时候呢,我就问了,有没有人愿意到武汉来检查,他们有些人愿意来检查,我就说,假如有人要来问你,你愿不愿跟这些学生,或者有新闻界的要见你,谈谈你们自己这个的经历,他们说他们愿意,我说那如果你们有这一条,我相信我一定能够给你们募捐到钱,这个多少我不知道,但是总是能够给你捐上一点钱的。
本着这样良好的初衷,桂希恩把五名艾滋病患者接到武汉,并安排了住所,但是接下来的情况桂希恩却没有料到。
桂希恩:周围的邻居不答应,要把他赶走,他们说没有考虑头,你现在就要把他们弄走,跟我这样提出来的,那我只好我说你等几分钟,让我跟家里一商量,把东西收拾好,因为有五个人,怎么怎么住,那都要安排好,以后一两个钟头以后,就带到我家去了。
, http://www.100md.com
就这样,桂希恩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把患者接到了家里。以后的日子,他们同吃同住。这之后,更多的艾滋病感染者成了桂希恩的朋友,许多人定期来医院见他。但是,社会上一些人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让桂西恩忧心忡忡。一有机会,他就会向人们呼吁要包容和平等地对待他们。桂希恩从自己做起,在给病人看病或是跟他们握手的时候,很少戴手套。
桂希恩:害怕是因为你们对这个疾病不理解,不理解,如果你了解这个疾病,你就会正确对待他,病人不可怕,这个疾病可怕,病人并不可怕,医务人员嘛,都应该有一点同情心,就像我前面讲的,如果没有同情心,这个医生不容易做好的。
在艾滋病防治的战线上,桂西恩总是身体力行。每次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检查身体的时候,他都要亲自抽血,而不让自己的学生插手。
桂希恩:但有一次例外,就是抽140份血液那一次,我就分两个组,两个人一个组,我抽,另外一个组,就找的一个护士抽的,抽血比较好的,结果她把自己扎了,就非常紧张,结果我也紧张了,我就说了一下安慰话,但我心里也很害怕,要是她感染了,我怎么跟她,跟她的家属,跟医院交代,我们回到武汉第一件事,就把那个病人的血拿来查了,是阴性的,所以她不可能感染,不过我可想到一个教训了,这种事以后不能再来了,万一发生在他们当中,我怎么跟医院,家庭,还有他这个护士我怎么交代呢,所以以后我出去抽血,都是我一个人抽,万一要有了,我是一个老头子。
67岁的桂希恩,就这样在艾滋病防控事业第一线上冲锋陷阵。在桂希恩的促进下,那个曾经病毒肆虐的文楼村,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从2003年开始,村里的艾滋病患者得到了政府的免费药物治疗和经济援助。
桂希恩: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我们应该做的是帮助他们,我愿意跟他做朋友,我愿意我和他之间没有隔阂。, 百拇医药(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