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07368
啮齿动物拥有“成家本能”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1月27日 科学时报
     □罗 夏

    人们通常使用化学药剂消灭那些不仅对农作物构成威胁,还能传播疾病的啮齿动物,但效果并不理想。俄罗斯专家通过研究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这类动物幸恢智苛业闹匦鲁杉业谋灸埽佣贡黄苹档闹秩旱靡匝杆倩指础?

    在毒剂作用下,有害啮齿动物中85%至90%的个体会被毒死,但其中一小部分因机体产生抗药性会幸存下来。这些“幸存者”将致力于使其种群“东山再起”,与此同时它们还能得到未受毒药影响的“邻居”的帮助。

    蒙古沙鼠是一种群居动物。由于可以传播鼠疫,这种动物被人类列为毒杀对象。俄科学院生态和进化问题研究所的专家通过观察发现,当“亲属”大批死亡时,幸存的蒙古沙鼠会吓得发呆。但片刻后,幸存沙鼠会放弃自己的洞穴,在被破坏种群的领地上奔跑,寻找幸存异性,组建家庭,生育后代,重新占领原先的地盘。在这一过程中,未受影响的周边地区的蒙古沙鼠也会来帮助“灾区”沙鼠成家。

    通常,通过这一方式组建新的沙鼠家族需要大约一周,约一个半月之后,在被投放过毒饵的领地上会重新出现这种动物的种群。另一种独居啮齿动物——蒙古鼠兔彼此相遇时常会打斗。但当鼠兔被大量毒杀后,“幸存者”就会暂时“休战”,迅速组建新家,等到种群恢复后才揭掉“免战牌”。参与这项研究的专家还指出,蒙古沙鼠和蒙古鼠兔等啮齿动物在遭受洪水、火灾后都会通过上述方式恢复被破坏的种群。与独居的鼠兔相比,群居的沙鼠在这方面的能力更强。

    (罗 夏), http://www.100md.com